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60431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统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从整体来看;试题对学生的考查项目比较齐全;注重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沿袭了对传统的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更是渗透了语文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这种意识在这次调研的语文试卷中是随处可见;体现出对当今语文教学良好的导向性。下面就我市六年级的试题及抽样试卷情况做一下分析。一、试题特点与导向1、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素质;对语言积累做出了正确的导向。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里明确提出:要指导

2、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本次六年级语文试卷;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素质;重视了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最基本的字、词、句、标点符号、关联词语和字典的使用;还有课内外阅读积累情况的考查;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如:第一大题的四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字、词句的掌握。试题既强化了基础;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考查。第三、四大题主要考查学生课内外积累和运用的能力。这样的试题既给学生划出了范围;又不局限于固定的答案;让学生从自己积累的词句中自由选择做题;不仅形式灵活;而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积累是前提、手段;学会运用才是目的。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并引导学生不仅要丰富积累

3、;更要注重对积累材料内化和运用的过程。2、加强了“生活化”和“时代感”的引导;巧妙地展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体验的关系。“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皆生活。”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语文的资源;事事都有学习语言的机会。这次调研的六年级语文试卷再一次告诉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语文教学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语文基础的同时;要注意走出课堂;将丰富多彩的生活与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本次试卷第四大题的第3小题“在不同的场合;我有不同的身份;让我写下来。”第7小题“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此时;我最想对班主任老师说的一句话是-”这样的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知识面的大小;又考查了学生对语

4、言文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再如本次试卷中提到了“2008年奥运会”;并写出自己对奥运想说的话或想做得事;这样的试题有让人赏心悦目。从这些题目可清晰地知晓命题者对这个时代敏锐的感知;以及对语文如何体现时代性的研究。3、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试题从几个方面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1)、语汇积累的选题。如第4大题的第6、7小题的设计;意在告诉学生尊敬老师;学会感恩。(2)阅读材料的选择。如阅读理解为科学献身第8小题:“读罢文章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请写下来。” 意在激

5、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激发他们发奋学习;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决心。信任告诉学生诚信是多么的高贵和美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人本意识深深植根于命题者的思想深处;命题者对人的关注其实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这种关注意识也必将通过试卷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这样的题目;不仅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命题;强调了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既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又突出了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特点。同时也在暗示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情感的渠道;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浸染;达到

6、提升道德、人格的目的。不是口号和标签;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注重了课内外结合的引导;从不同层面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此;命题人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第一、第一大题的第4小题;让学生写出描写四季的成语。这样的设计;学生既可以写课文中出现过的;也可以写自己课外阅读积累的。第二、三顾茅庐的故事你一定很熟悉;现在请你走进“三国”说说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人物。第三、“三打白骨精”是根据长篇小说 的有关内容改写的。发愤写史记的文学

7、家是 。以上几道题涉及到中外古典名著多部;要正确完成此题;学生如果没有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没有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是很难的。此题也在提醒广大教师;平时教学中注意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三;作文题“你一定读过不少书吧!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地感受和见解。”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们老师要扪心自问;自己班上的孩子有多少喜欢课外阅读?有多少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课外阅读量又有多少学生能完成呢?我们的老师又有几个能让课外阅读教学走进我们的课堂?我们有几个老师能花费大量的心思去帮助引导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任务;从而激

8、发起孩子阅读的兴趣?你对班级的课外阅读又开展过那些扎实有效的活动呢?反思之后会愈发清楚命题者的意图;死教书;教死书是没有出路的;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关在笼子一样的教室里;用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试卷去压抑孩子好读书、读图的天性是写不好这样的题目的。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生活的深刻体验;是写不出自己真实感受的。二、成绩统计与问题分析(一)数据统计表一全市参考学生数总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82分以上)低分率(60分以下)374280.44962154.7320.6%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从全市学生的考卷中随机抽取了200份试卷;对各个试题学生做答情况作了详细调查:各大题得分情况:表二题号分值平均分得分

9、率一(积累与应用)2019.4897%二(奥运我参与)54.5393%三(课内学习)108.9790%四(学习与思考)2117.0581%五(课外阅读)149.568%六(当当小作家)302379%当我们翻阅学生那一份份沉甸甸的试卷时;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在我们一线教师身上那份沉沉的担子;也加倍感觉到自己身上的那份沉重的责任。总体感受是:喜忧参半。之所以喜是因为我们透过试卷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我市六年来的课程改革是成功的;它让我们看到了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水平的提升。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孩子语文知识扎实;语文素养的提高。之所以忧是因为还有不少孩子的笔下是一塌糊涂;六年级的学

10、生;整个试卷错字连篇;短短的一句话还写不通顺。本应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却看不到丝毫棱角。这足以说明写字教学还没有引起我们个别老师的重视。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有的学校、有的班级的课外阅读几乎是零;孩子的课外阅读只限于“优秀作文选”和“作文大全”;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还是学校的责任?应该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二)问题分析1、学生规范书写的指导与训练有待进一步加强。纵观本次调研试卷;多数学生与往届抽样相比;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少学生的书写令人感到孩子们都在努力写好汉字。但看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考生字迹潦草;书写欠工整。在本次试卷登统时;很难看清考生的姓名;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卷面上的字

11、迹就可想而知。原因分析:(1)、低、中年级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教师指导不到位。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教学重点不放松。语文课程课标中低年级写字教学的目标是正确、规范、整洁。要求学生在一出手时;就写一手好字。学生由于年龄小;小手控制力不强;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要注意通过书空或范写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并逐渐要求学生注意起笔、运笔、收笔;这样;学生的字就不会写散;字的结构比例就不会失调;书写才会规范。(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写字的双姿要求。“双姿”包括执笔姿势和坐姿。注意双姿是写好字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生

12、身心健康成长的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各个弱不禁风;带着小眼镜。因此学生写字时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正、身直、足平。”有的老师说;不管怎样要求;学生就是记不住。对于写字双姿的要求我们要天天讲、课课讲;学生出现问题时;时时讲。讲的时候要注重策略;如;低年级动笔前老师可引导学生说:“写字时要做到” 学生接着说“一尺、一寸、一拳;头正、身直、足平”;写字时;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激励学生注意双姿;如发现学生坐姿出现问题教师可以问:“谁的坐姿好?”学生会回答:“我的坐姿好!”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学生主动地校正了自己的坐姿。(3)、有的教师写字基本功差。我们至少有30%老师的字写得比较差;语文教师

13、应该练好自己的写字功。(4)、写字课开课不足。国家编写、下发中、高年级的写字教材;课程表中安排了每周1课时的写字的写字课;但是有的学校写字课根本没开。 只要有课堂教学就要有写字;写字教学应该是长期的。比如一篇能得28分(满分为30分)的优秀作文;如果分别让书写好、中、差的3人抄写;再让你评分;你感觉效果会怎么样?特别是差生;别说是看他文章写得怎样;就是要认他的字都比较困难;你能给他多少?可见;好作文需要好书写来展示;语文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书写质量有着必然的联系;中考、高考也不例外。特别是高考通过电脑阅卷;学生字迹不清就会吃亏;所以小学阶段打好写字基础尤其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语文基础和语文水平相

14、当)讲;语文的竞争;就是书写的竞争。2、阅读理解能力相当薄弱。“阅读理解”部分共12道小题;此题满分14分;平均得分9.5分;得分率仅为68%。纵观整道阅读题;得分率高的题目是短文一的题目;这些题目所涉及的都是关于语文的基础知识;说明我们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牢固的。再看第短文二的题目;得分率依次为56%、69%、53%、57%、61%;这足以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很差;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原因分析:(1)语言组织能力差;词不达意可能是阅读得不到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答卷中还反映学生有时虽能读懂;但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语句不通;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现象在试卷中屡见不鲜。主要

15、表现在第短文一的第7小题和短文二第1小题的做答上;从学生的答案看;他们基本上能读懂文章;弄清要求;可就是抓不住要点;语言不够精炼;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这也充分说明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亟需进一步提高。(2)阅读文章时缺乏深度的思考是目前学生阅读理解水平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短文二后4个小题的做答上;由于学生不能潜心读文;通过反复阅读;边读边思考;去仔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这也正是此题得分率最低的主要原因。阅读的过程;是需要伴随着思维进行的;阅读着;思考着。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它需要有思维的参与。很多家长会向我们抱怨;孩子也非常喜欢读书;可语文水平就是不如别的孩子。这不是个别现象;这可能与他们在阅读中缺乏思考有很大关系。没有思维参与的阅读是苍白的阅读;它没有喜;没有忧;没有爱;没有恨。所以教师在学生阅读中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如在读了一篇文章前;要联系题目想一想;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自己想知道一些什么-激发阅读的兴趣。在读了一篇文章之后;要合上书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从纷繁的材料中抓住重点;回忆最令你难忘的片断及优美词句-吸取最精华部分;大量积累;还有哪些问题是你不能读懂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