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544755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8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杭区“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余杭区“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余杭区“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余杭区“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余杭区“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杭区“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杭区“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一、现实基础 1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1 1.商贸流通发展迅速,数智消费优势突出 1 2.对外贸易提质增量,新兴模式不断涌现 3 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外资外经稳步提升 4 4.保供体系不断完善,特种行业平稳发展 5 (二)机遇与挑战 7 1.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机遇与挑战并存 7 2.我国面临发展关键节点,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7 3.省域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出更高要求 8 4.余杭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优势与挑战并存 8 (三)存在问题 9 1.商业网点布局有待优化 9 2.外贸创新活力仍需提升 9 3.招商引资力度亟需加强 10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0 (一)

2、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1 1.政府引导,统筹发展 11 2.创新引领,协同发展 11 3.内外兼顾,开放发展 11 4.注重生态,绿色发展 11 (三)发展目标 12 三、重点任务 13 (一)全面发展新消费,建设数字消费引领区 13 1.加强规划引领,全面优化商业空间布局 13 2.聚焦消费市场数字赋能,提升商贸“硬实力” 16 3.育主体强业态促活力,提升市场“软环境” 19 (二)强化数字经济支撑,建设对外贸易示范区 21 1.优进优出,推动传统贸易提质升级 21 2.数字引领,推动跨境电商全面发展 23 3.数字赋能,推动服务贸易深度优化 25 (三)“引进来”“走出去”并

3、重,建设开放型经济先行区 26 1.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 26 2.创新招商工作机制,完善招商服务保障 27 3.提升国际投资活跃度,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 30 (四)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业管理创新区 31 1.完善生活必需品保供体系 32 2.建设数字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33 3.提升商贸流通管理水平 33 四、保障措施 35 (一)强化组织领导 35 (二)完善政策支持 35 (三)引育人才队伍 35 (四)保障规划落实 36 (五)提升治理能力 36 - 1 -为实现余杭区商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浙江省商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杭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余杭区经

4、济社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为依据,特制定本规划,作为指导“十四五”时期余杭区商务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一、现实基础“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余杭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商务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1.商贸流通发展迅速,数智消费优势突出消费规模稳步扩大。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不断成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202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2.5亿元,较2015年增长110.2%;2016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增速均保持在8.0%以上

5、,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消费载体不断丰富。大型商超、综合体建设不断完善,智慧商圈建设深入推进,消费品质不断提升。大型商贸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亲橙里、西溪乐天城、万达广场、西溪印象城二期等项目相继开业,截至2020年底,全区已营业商业综合体(商超)34家。绿汀路万象城、城北万象城、宝龙星创数娱综合体、盒马鲜生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消费新业态发展向好。“新零售”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盒马鲜生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银泰“喵街”等新零售业态发展向好,天猫小店、苏宁小店等新零售业态逐渐丰富。盒马、菜鸟、首展、脸脸会等6家企业获评省级新零售示范企业,物美等5家企业入选市级新零售培育企业。夜经济发展初见成效。深

6、挖潜力,因地制宜,分区域、分梯度打造“夜余杭”地标,夜间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初步形成西溪印象城、梦想小镇等潜力较强的夜间经济集聚区,2020年获评“省级夜间经济培育城市”,夜经济活跃度在全省90个区县中排名第三。电子商务发展成效突出。依托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发挥数字经济优势,电商规模不断扩大,网络零售额增幅显著。2020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778.9亿元,较2015年增长535.8%。在未来科技城、良渚新城等平台设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开展电子商务政府培训班,电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每年举办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峰会、金麦奖颁奖盛典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电商发展氛围。直播电商火速兴

7、起。抢抓直播经济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全国直播经济第一区。2020年举办“淘直播购杭品”余杭畅购嘉年华、“良渚良品 国货新生”良渚新国货品牌直播节等直播带货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2020年6月率先正式发布直播电商支持政策。全区各大产业平台、企业纷纷布局,打造直播电商园区10个以上;快速启动直播经济产业链谋划,梳理近600个靶向企业,精准招引魔筷科技、蚊子会、遥望网络、天下秀、纳斯、颖尚传媒等产业链优质企业65家。2.对外贸易提质增量,新兴模式不断涌现进出口额稳步增长。进出口总额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进出口规模为530.7亿元,较2015年增长59.0%;其中出口总额493.2亿元,较20

8、15年增长59.0%。从出口地区看,主要出口美国、欧盟和“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对欧盟出口额持续增长,占全区出口份额由2016年的26.8%增至2020年的29.1%。从出口产品看,以纺织品、机电产品为主,20162020年两类产品出口份额均保持在30%以上,且机电产品份额逐年提高,出口结构持续优化。跨境电商蓬勃发展。2016年6月,在全省区县中首个与阿里巴巴签署“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合作协议,建设“阿里巴巴余杭产业带专区”,大力推进区内纺织服装传统外贸企业的电商应用。打造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运营中心,推动品牌化、优质化、个性化发展,培育了一批以森帛、子午线等为代表的速卖通跨境“出海品牌”

9、。专区累计入驻家纺服装企业超200家,实现交易额超5000万美元。2020年,全区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9.0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出口额13.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与2015年相比,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761.6%,占进出口总额比例从4.6%增长至23.3%;累计招引培育跨境电商企业超30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5家,新增就业超2万人。服贸创新发展初见成效。依托“产业平台+特色小镇”产业布局,在文化、信息、教育等领域先行先试,服贸重点领域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服贸数字化持续推进,形成了文创、数字服务、教育服务和医疗研发等优势领域,培育出一批优秀企业主体。2020年服贸出口额8.7亿美元,20

10、17年以来,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在文创领域,培育出绝地科技、华麦网络、翻翻动漫、非奇科技等优质服贸出口企业,有力推动了国产动漫、软件、游戏等领域产品“出海”。2020年3月,中国(良渚)数字文化社区顺利开园,接洽数字文化产业类优质项目60余个,网易传媒(良渚)数娱创新基地、创梦天地华东总部项目、亚马逊MSP项目等11个首批重点入驻项目顺利签约。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外资外经稳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坚持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招商引资大比拼机制、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机制,有力推动产业项目招大引强。20162020年,每年实际利用外资

11、均超10亿美元,走在全省前列;2016-2018年,浙商回归项目累计到账资金440.8亿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浙洽会、厦洽会、杭商大会等国内重点投资洽谈活动,成功举办“余杭-韦尔特市商贸洽谈会”、余杭(上海)产业合作恳谈会等活动。谋深谋实主导产业链精准招商。坚持专业招商,紧盯产业发展趋势,以补链、强链、延链为重点,谋划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3条重点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链生态体系。人工智能产业链筛选靶向企业8000余家,招引OPPO全球移动终端研发总部、vivo全球 AI 总部、阿里斑马智行、哔哩哔哩电竞等 40 余个靶向企业项目签约落户;高端装备产业链筛

12、选靶向企业552家,成功引进优必选全球总部等一批高端装备头部项目;生物医药产业链筛选50家市值200亿美元以上外资靶向企业和50家国内上市公司靶向企业,成功引进贝达梦工场、阿诺医药、张伯礼智慧健康创新实验室等医药领域头部项目。对外投资逐步提质增量。企业境外投资方向从贸易批发逐渐向高端制造、技术研发、仓储物流等领域扩张,投资行业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涌现出一批以上市公司为代表、在“走出去”方面勇气足、理念新、实力强的企业,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带动余杭制造走向世界。20162020年,累计新增对外投资额7.9亿美元,在“一带一路”国家境外投资项目9个,主要分布在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

13、西亚等6个国家和地区。4.保供体系不断完善,特种行业平稳发展粮食安全工作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收储工作,粮食收购量稳步增长,较“十二五”增加4.2万吨;区级粮食储备量逐步增加,较“十二五”增加3.3万吨;余杭区中心粮库启用,成功创建省四星级粮库1个、省三星级粮库3个,仓储管理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粮库扩容和布局优化工作稳步推进。必需品应急保供有序开展。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工作成效突出,在应对新冠疫情、历年抗击台风和雨雪冰冻过程中,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发动组织货源、加强价格监测,确保“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特别是面对新冠疫情给民生必需品保供带来的压力,加强应急处置和供应协

14、调,保证市场正常供应。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平稳推进。基本建成以虎哥、联运等“互联网+回收”企业为主体、多元模式开展回收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培育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3家,完成回收网点265个、分拣中心总面积8万平方米的体系建设任务。再生资源回收助推垃圾分类成效明显,初步形成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嵌入的垃圾治理体系,建立“垃圾革命”余杭模式。成品油分销体系日趋完善。“十三五”期间,新建、迁建加油站10家。截至2020年底,全区有成品油零售经营许可资质的加油站(点)总计131家,其中经营管理(配送)公司7家、加油站99家、加油点9家。2020年,全区成品油零售行业实现销售量85.0万吨,其中汽油59.4万吨,

15、柴油25.6万吨。成品油分销体系逐渐完善,有力保障全区经济社会良好运行。二手车行业逐步发展成熟。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二手车备案企业26家、二手车交易市场3家、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4家、经纪公司8家、经销企业10家、拍卖经营公司1家。2020年,二手车交易量20969辆,交易金额12.8亿元。(二)机遇与挑战1.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机遇与挑战并存受贸易保护主义、中美经贸摩擦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际多边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同时,在疫情影响下,国际供应链面临重构,进入“以我为主”的新发展格局,经济增长重心逐步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为我国企业搭建全球供应链提供机遇。从产业变革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促使传统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这给数字经济优势明显的余杭经济发展带来机遇。2.我国面临发展关键节点,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总体上,我国经济结构合理,创新驱动态势明显,效益表现优异显著。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持续加大。国内受教育人口大量增加,人口规模红利向人口素质红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