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干部遗属生活状况问题的调查与对策.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544685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休干部遗属生活状况问题的调查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离休干部遗属生活状况问题的调查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离休干部遗属生活状况问题的调查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离休干部遗属生活状况问题的调查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离休干部遗属生活状况问题的调查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休干部遗属生活状况问题的调查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休干部遗属生活状况问题的调查与对策.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休干部遗属生活状况问题的调查与对策 最近,XX县区委老干部局牵头,同肇州、杜蒙、林甸三县老干部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先后深入到有离休干部遗属的乡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入户走访、发放调查表和召开座谈会,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现状,摸清了离休干部遗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基本情况 我市四县共有离休干部遗孀494人,其中乡镇居住的82人,占16.6;县城居住的412人,占83。4%。机关单位离休干部遗属135人,占27.3;事业单位离休干部遗属127人,占25.7;企业单位离休干部遗属232人,占47.有工资来源的52人,占10.5;靠遗属

2、费维持生活的442人,占89。5%;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369人,占75%;自己独居的有125人,占25。现在看,离休干部遗属这个特殊社会群体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年纪上的高龄化。从XX县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县149名离休干部遗属中,80岁以上的名,占4.7;76岁至79岁的35名,占23.5;71岁至75岁的64人,占43;70岁以下的43人,占28.9%。除一小部分属于后来组成家庭遗属年纪较小外,大多数都在70岁以上,是一个高龄群体。其它三县的情况也基本一样。 (二)身体上的多病期。这些老年人,由于出生在旧社会,饱受磨难,身体严重超役,加之近年来一直没有很好的医疗护理条件,绝大多数都是

3、体弱多病。有的严重患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不起,每日都要靠用药维持,一旦离开药物,生命安全就难以保障。特别是已经有一部分离休干部遗属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增加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三)经济上的低收入。离休干部遗属除极少数有工资收入外,多数人都是靠遗属补助费维持生计.这点补助费在过去物价水平低、生活支出少、干部职工工资没有大幅度调资的时候,还能维持一般的水平.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干部职工工资大幅上涨,由此拉动物价上涨,离休干部遗属本来就很少的遗属费已经是杯水车薪,捉襟见肘了。尤其是企业的离休干部遗属,多数都是子女也在企业,企业改制、工人下岗、家庭收入比较少、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明显低于社

4、会平均水平。 二、存在问题 这几年,各县对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非常关心,都在积极想办法帮助落实生活待遇,有的县还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企业离休干部遗属生活补助费纳到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统一按月发放,使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受观念、政策、经济发展等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在离休干部遗属生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四难上。 一是政策落实“难”。个别基层单位领导对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待遇落实情况重视不够,特别是有些企业领导没有把落实遗属待遇问题放在心上,感到在岗人员的工资待遇都落实不了,哪有能力落实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待遇;有的明明有能力解决也找理由搪塞,在政策落实上就低不就高

5、,致使遗属费发放有104元、100元、80元、75元和56元不等;有的持观望态度,左顾右盼,相互攀比,怕鞭打快牛,出头的橼子先烂;还有的干脆放挺,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多年来一直没给遗属发放过遗属费.这样,就使得一部分离休干部遗属仅有一点待遇也难以落实,影响了她们的正常生活和就医。 二是资金筹措“难”。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各种竞争加剧,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较为困难,特别是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随着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有些企业被私人买断或租赁,变成了私营企业,原有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大都成了没有主管部门、没有资产、没有组织的“三无”企业。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待遇没有资金保证。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企业没有长远思想,

6、在与私营企业签定合同时没有考虑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问题,造成了个别离休干部遗属生活费无着落;有些企业已破产倒闭,仅靠收点管理费给遗属开支,一旦管理费收不上来,遗属费就要拖欠;还有的企业倒闭后,工人买断了,遗属也买断了,每月按65元,一次性发给遗属30004000元.这点钱一用完遗属就上访,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三是待遇拉平“难”。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离休干部遗属在遗属费上有差别,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遗属享受114元标准,而企业单位离休干部遗属只享受104元的标准,每月相差10元钱。特别是在离休干部去逝的待遇上,机关除1200元的安葬费外,还有10个月的工资补助,一般都在7,0008,000元

7、,而企业的离休干部去逝后,只给1,500元(500元的丧葬费和1000元的困难补助),相差七、八千元。同样是离休干部,在世时工资都拉平了,去世后遗属享受的待遇却不一样,遗属们有想法,感到心里不平衡. 四是生活保障“难”.调查显示,现在的离休干部遗属,家庭平均人口为人以上。除了一小部分遗属子女有工作外,大多数遗属子女都在企业,现在企业改制,都下岗了,家庭收入除了遗属费外,根本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只好自谋生计.或以卖菜为生,或以蹬三轮车为业,有的甚至到大街捡垃圾、废纸、纸壳卖钱来维持生活。收入水平低,且没有保障,生活非常困难;还有的到外地去打工或到农村去承包点土地为生。特别是个别离休干部遗属的子女

8、还有残疾,没有工作能力,经济更是没有保障。从现在的收入水平看,即使有点经济收入,对于一个有孩子上学的四口之家来说,也只能维持温饱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解决离休干部遗属生活待遇问题纳入日程。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创建和发展做了巨大贡献,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我们现在解决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待遇问题,就是解决离休干部的问题。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离休干部遗属生活的良好风气,把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解决好、安排好,让他们在有生之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要彻底消除把老干部遗属当作负担的错误心理,再难不能难遗属,再紧也不能紧遗属.没

9、足额发放遗属费的要马上足额发放,拖欠没发的要抓紧补发,已经买断的要马上纠正,避免引起遗属上访。要严格按中央的要求和政策办,不能错格,不能走样. (二)强化措施,对离休干部遗属生活费统一纳入社保进行集中管理。现在看,机关和事业单位离休干部遗属生活费发放得比较及时,都能按时发放,但企业单位的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费就不一样了.效益比较好的企业还能及时发放,企业效益一般的,存在发放不及时的问题。特别是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拖欠遗属费的事时有发生,有的单位长达几个月或半年不发遗属费,遗属经常上访.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外资的介入,企业改革步伐将不断加快,产权归属将发生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把离休干部遗

10、属费超前考虑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把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费统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由政府统一管理,保证按月足额发放. (三)增加待遇,保证离休干部遗属能够老有所养的正常生活支出。从现在的情况看,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补助费比较低,根本不够正常支出。除了衣食费用外,基本没有什么节余,看病用药更无从谈起。因此,建议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参照在职干部工资增长比例,提高一定的幅度,使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补助能够与在职干部调资相适应,与现在的物价水平相适应。特别是要提高企业离休干部遗属的补助标准,使企业离休干部的遗属费标准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生活补助费拉平,使企业离休干部的丧葬补助也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拉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