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教学设计[273].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531578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里馆》教学设计[27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竹里馆》教学设计[27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竹里馆》教学设计[27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竹里馆》教学设计[27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竹里馆》教学设计[27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里馆》教学设计[27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里馆》教学设计[273].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里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静的诗境2、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3、走近王维,感知田园,领悟田园。4、了解诗中的生活方式与其美妙之处。5、品悟这首诗给人带来的精神抚慰教学重难点:透过竹里馆山居秋瞑等田园诗,体委热爱自然,追求恬淡及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和情怀。教学过程一、 导入: 红色的桃花花蕊中含含着隔夜的雨滴,碧绿的柳丝和着早晨的炊烟相拥着轻轻摇动;花瓣飘落铺满小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在欢快的歌唱山客尚在酣眠。这首诗歌画面呼之欲出,尽显田园之美景与诗人闲适之乐。插入问题2: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歌是谁写的吗?答:王维。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王维与孟浩然开创唐

2、朝山水田园诗派,今天让我们走近王维了另外一首田园五绝竹里馆2、插入王维介绍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请同学说。(1-2人)3板书:竹里馆师:有哪位同学知道,竹里馆是个什么地方?请同学们看注释回答。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资料补充:王维晚年曾隐居陕西蓝田辋川,这里环境清幽,以湖为中心,王维在屋舍旁边依自然景物自设了二十几个景点,比如“白石滩”、“临湖亭”,“茱萸片”等,其中将自然界的竹林成为自己的“竹里馆”,以此独享“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诗人闲暇时没到一个景点便赋诗一首,与好友裴迪各作二十首结集辋川集。这也成为了王维山水田园派的重要作品。让我们悄悄走近王维,

3、去参观他的的竹里馆。一、 诗情画意读诗歌师:首先,让我们诗情画意来读诗。1、 听读、跟读诗歌明节奏: 大节奏: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 长啸。 深林人 不知, 明月来 相照。 2、 跟着节奏自由朗读;3、 请同学示范读(2位,评价。节奏停顿准确,语调和缓,读出一种宁静之感)4、 齐读二、 走入画面,初探诗境1、(师:王维多才多艺,能诗能书能画,而且还精通音乐。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出示问题: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我们的脑海中出现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1)请同学们找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板书意象) (2)请加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优美的语

4、言加以描绘,用2分钟的时间组织语言写下来。 (3)请同学分享你的想象。(4-5个同学) 生1:“幽篁”:簧指竹林,幽是幽静、深远之意思。我看到了一棵棵修长的竹子或直立、或歪斜,彼此之间枝叶相交,在夜风中轻轻颤抖,窸窸窣窣。 生2:“独坐”“弹琴复长啸”:我看到了诗人肚子一人坐在竹林里,手中拨弄琴弦,兴尽之时,仰天长啸。 生3:“明月来相照”:我看到了漆黑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月光如水,温柔的洒在竹林中,透过竹林的缝隙一束束月光洒在地上,洒在诗人的身上。3、为画配乐 师: 夜深人静,竹林萧萧,明月洒着大地,诗人在竹声中陶醉好一副迷人的景象!如若让你为这幅画面配上背景音乐,让他活起来,你会将

5、那些声音糅合于其中呢? 生1:琴声,诗人的歌唱声。因为诗人告诉我们,他坐在竹林中弹琴且长啸; 生2:虫鸣声。如此美丽的景色,定不止诗人为之着迷,说不定小生物们也在美景中欢唱呢! 生3:风吹动竹子的萧萧声。(不仅想到了眼前之境,还想象出了微风拂来之境。) 生4:流水潺潺声。就背景资料我们可知,作者的辋川别业以湖为中心,水要有源头,可能在深林之中还有潺潺的流水声。(言之有理即可。体会以动沉静的写法,体会清幽的环境。) 师5:总结:琴声、水声、虫鸣声、流水声夹在在一起,场面是不是很热闹?(同学答)不是。每处细微的声音之所以可以听得清清楚楚,正是因为环境安静、清幽。这种写法叫做以动衬静)ppt出示:

6、景是清幽之景师6总结过渡: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艺术家的潜质,通过同学们的描摹和配乐,竹里馆似乎成为了一首小视频,幽静的画面,悦耳的奏乐在我们脑海中流连。三、 再读诗歌,走近诗人 既然是个小视频,有景有声还应该有人!诗人在此独坐、弹琴、长啸,同学们来聊一聊:ppt出示: 景是清幽之景 人是 之人 同学们可以用一个词语,短语也可以。要咬文嚼字的发表观点才好。 生1:人是孤独之人。始终写道“独坐幽篁里”,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个人坐在竹林深处,周围环境又如此的安静,可见是一位孤独之人。(师评眼尖手快,抓住了一个关键字) 生2:人是高雅之人。诗人为什么选择坐在幽篁里?竹子自古是高雅的象征。(师评:视角独

7、特,从环境入手。师补充:“幽篁”以此出自屈原“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使人独坐竹林之间,足见其志趣高雅。T:始终还有哪些地方可见使人志趣高雅?)弹琴。有个成语叫做对牛弹琴,琴声似乎总为取悦他们而坐,而王维对竹弹琴,全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自娱自乐,陶冶情操。链接竹、琴竹:竹子,是历代文人墨客钟爱之物。屈原: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郑板桥:一生只画竹石兰,有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琴:PPT补充听弹琴 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8、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白居易:“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王维爱古琴,自尊自爱,不随流俗这些音乐的目的是取悦他人,而王维弹琴的目的是陶冶情操、自娱自 乐、抒发心声为自己而弹。不论这琴声幽怨还是高亢,随乐曲而飞散的是我的自由心声。 生3:人是潇洒之人。弹琴还不够,毕竟要受限于音律指法。长啸更自由、长啸无言,感情更真挚,以长啸与自然沟通。弹琴还不足以表达诗人的情绪,他一边弹琴还一边长啸。(诗人曾有诗月出惊山鸟,现在是啸声景惊山鸟啊!)(师引导:一个人面对大自然突然大叫,出现这种情况诗人还可能?)生4:人是悠闲之人。诗人深夜坐在竹林中此时的“坐”不是朝堂议事的正襟危坐,也

9、不是宴饮场所的起坐喧哗,是真正的身心放松。生5:人是抑郁之人。用长啸来舒缓内心无法排遣的抑郁之气。(师引导:诗人为什么会抑郁呢? “深林人不知。”别人不了解我。轻读,读的时候感受诗人淡淡的伤感与无奈。让我们来了解背景,揭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别人不了解我的感叹。)补充王维的背景资料 因“黄狮子舞”贬官。王维十五岁只身闯长安,二十岁出头一举夺魁中状元在中央为官。结识綦勿潜、张九龄、孟浩然等知己。但为官不足半年,因在岐王府中观看黄狮子舞而被贬。此后由于朝政及个人原因,多次辞官。 唐玄宗执政后期重用李林甫,朝野布满李林甫的爪牙;同时期,安禄山兵权日重。此时,唐玄宗有了杨玉环,终日沉迷于歌舞酒色,不理朝政

10、。朝廷日益换乱。古语云“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自张九龄罢相,朝廷之中再寻不得志同道合之人,再加上朝廷混论,此时的王维于是一边做官,一边隐居蓝天辋川。 由此可知,人不知既叹无知己,亦叹朝廷之黑暗:长安城里人虽多,但知我者少;长安城里音乐多,但合我心者少;长安城里官职多,但能一展才华的少。 四、 悟情明月入怀 1、“深林人不知”有没有关系呢?世俗的社会全然与诗人不合,王维有没有因此而深陷忧郁无可自拔呢?让我们来读最后一句诗:明月来相照。2、同学们刚刚在描摹画面的时候感受到了月光洒满的、大地的美景,明月似有情啊,见到诗人抑郁长啸便探出头来,用温柔的月光抚慰诗人的心灵。老师实则在这句诗中看到了另外

11、一副景象:并非明月懂人情,而是诗人在仰头观赏月光。第一次抬头:看到皎洁的月光如华。与污浊的世俗相比,月光是何等的纯洁与可爱;在此抬头:明月宽慰了诗人的抑郁之情。潇洒如苏轼,曾经对月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颗月亮曾见证了多少棵忧伤了心,可从来不曾改变自己,我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看着看着,诗人的心动了,这颗心飞出了名为王维的躯壳,飞出了直飞到月亮上。月光照到哪里心就飞驰到哪里,月华有多悠广,心也就有多悠广。此时那还有深林人不知的抑郁,只剩月我两忘的安闲与淡泊。!1、 让我们驻足观望明月,轻声齐读最后一句诗:明月来相照。4、总结:本诗通过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清幽之境,传

12、达出诗人淡泊的心境。学习本诗我们从意象入手,通过描绘画面来感受画境。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由象入境的读诗方法。五:延读山居秋瞑1、 下边请同学们以这三个步骤自行品读王维山水田园诗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释义题目: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之景,亦为诗人隐居辋川所作。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降临使人感觉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树的缝隙间洒下清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轻轻流淌; 竹林喧响洗衣服的姑娘结队回家,莲叶轻轻摇动,是渔舟在莲叶下划行。 春日的花草任由它消歇,秋日山中的王孙自可久留。1、 请同学们齐读。

13、2、 内容讲解(山居秋瞑、竹喧、浣女、春芳、王孙),再读3、 问题: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空山、新雨、明月、松间、清泉、石上、竹林、莲花、渔舟、春芳4、 再读诗歌,你从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绿得发亮;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凉爽。 生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透过松林洒落月光,清泉轻轻的在大石头上叮咚流淌; 生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渔:竹林里传来阵阵笑声,洗衣女说笑着结队回家,其乐融融;舟在水中轻轻摇动,下水撒网之际,莲蓬轻动; 生4:泉水叮咚声;洗衣女的谈笑声;5、总结:这首诗歌用语奇特,句式变换。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间)山村(地点)美景和淳朴的民风,表现诗人寄情山水和隐居生活的怡然自得的心情。六:总结: 至此,我们领略了王维诗中的美丽画境,自然的交响乐和一颗寄情山水的淡泊之心。正如评论所说:(出示评论:王维的灵魂是天蓝色的,他好像同一切自然之美,结不解之缘。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素有宗教涵养的人,他的上帝是严父而不是慈母。吴经熊唐诗四季) 读他的诗,使我们忘却来繁杂的俗世,使我们心境平和。都说众生皆苦,其实谁能那么简单地摆脱尘俗呢?北宋文人秦观曾用读王维之诗、观王维之画来疗治其心理创伤感谢如王维这样智慧灵性的前辈,牵着我们到宁静的自然中寻找真正的自我,用月光清洗蒙尘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