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530325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内容1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1-2 课时学期总第2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点1、认识5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9个词语。2、了解课文大致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教学难点1. 学习生字新词。2.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预设习题设计 第一课时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

2、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

3、。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第一自然段:坪坝(b) 绒球花 傣(di)族 景颇(p)族阿昌(chn)族 德昂(n)族 绚丽多彩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o) 山狸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hun)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

4、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六、作业1、朗读全文。2、抄写本课“我会写”的字各两行。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

5、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

6、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

7、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小结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快乐、幸福。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六、布置综合性学习1、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前预习:读课文、标拼音、

8、划词语、做手册课外搜集有关“少数民族风情”资料1、 抄写词语两遍2、 抄写生字并组词。1、 完成作业册2、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3、 小练笔我的梦想板书1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总结 美好幸福 团结友爱课后反思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因此,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刚开始,我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那些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距,因此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多少感受,所以朗读起来感情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呢?于是我借助图片资料,让学生先了解各地少数民族的风情,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和赞叹,再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同学们就有了新的朗读体会,之后,同学们的朗读果然有了很大的长进,读得声情并茂,能用发自内心的赞叹体验来朗读课文。由此我感悟到,指导朗读,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来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就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