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1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52724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1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1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1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1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1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1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2010-2011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皋市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试题化 学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Al27 S32 Cu64 Cl35.5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下列现象的产生主要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A温室效应 B酸雨 C赤潮 D白色污染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3U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燃料。U原子的A质子数为143 B核电荷数为143C中子数为92

2、 D质量数为2354下列物质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Na+ BCl2HCl CSO32-SO2 DSO2S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含有6个中子的碳核素:CC+3价的氮氧化物的分子式:N2O3D漂白粉有效成分的化学式:CaCl2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Na+OH-+H2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OH-=H2O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3+Fe=3Fe2+D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CO2:CO32-+2H+=H2O+CO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B氨气是工业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C铝是金属,与强

3、碱不能发生反应D陶瓷、玻璃、水泥都属于碳酸盐产品8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Al3+、SO42、Cl BFe2+、NO3、SO42CFe3+、OH、SCN DK+ 、HCO3、NO39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的塑料瓶中C碳酸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D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10Cl-浓度与50 mL 1 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A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B75 mL 0.5molL1 CaCl2溶液C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D150 mL 2 mol

4、L1 KCl溶液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化学知识可以帮助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氢氧化钠来中和胃酸B晶体硅是在通信工程中制作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C液氯罐泄漏,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撒入生石灰D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原理可用来雕刻玻璃1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积之比为11 B分子数之比为117C原子数之比为2221 D

5、密度之比为11713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可供提取利用的有50多种,我国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开发。下列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氢气、氯气 B金属钠、镁C烧碱、液溴 D食盐、淡水14已知反应:2BrO3 + Cl2 =Br2 +2ClO3ClO3 +5Cl+6H+=3Cl2 +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ClO3BrO3Cl2BBrO3 Cl2C1O3CBrO3ClO3Cl2 DCl2BrO3C1O31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O原子数为NAB1mol/L的CaCl2溶液中含有的

6、Cl为2NAC2.4g镁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D标准状况下,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16下列各组比较中,正确是A原子半径:ClSNaB稳定性:HFH2OPH3C酸性:H3PO4H2SO4HClO4D碱性:KOHMg(OH)2Al(OH)317下列关于某些物质(离子)的检验方法或结论正确的是A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肯定有SO42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溶液中肯定有NH4+ D用焰色反应可鉴别出NaCl、KCl和Na2SO4三种物质18下列物质分离

7、方法错误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D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汽油和水19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加热制取Al2O3B将浓硫酸与碳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产物中的CO2C分别向等量的A、B两种白色粉末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区分Na2CO3、NaHCO3两种固体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验证亚硫酸的不稳定性20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

8、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的产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品红溶液A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B品红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空气污染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BaCl2溶液D中有白色固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蓝色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1(10分)实验室配制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把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 mL容量瓶中;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l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适量的蒸馏水后停止滴加;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将容量

9、瓶塞紧,充分摇匀。请填写下列空白: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实验中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晶体的质量是_。上述操作步骤中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_。若实验时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选填“偏高”、“偏低”、“无影响”)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22(10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基础。某同学用下列装置(部分未画出)研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浓氨水CaO固体实验现象记录如下:黑色氧化铜粉末变为光亮红色;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集气瓶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进一步实验证明:该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虚线框内所缺为干燥装置,采用的干

10、燥剂为_。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浓氨水与CaO固体反应:_。氨气与氧化铜反应:_。下列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l2、KI、KCl、I2、HCl、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实验】第一步:向盛有KI溶液、CCl4的试管中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第二步: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逐渐变浅,最后呈无色。第一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若第二步反应中,1mol I2被氧化失去10mol电子,则未知物X的化学式为_。23(1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现请针对表中的AI种元素,回答问题。主族周期AAAAAAA0族2ABC3DEFGH4

11、I根据下列要求,用序号填写: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氧化物、氢氧化物均具有两性的元素是_;第二周期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是_。元素B对应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元素I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元素F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元素G的单质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4(10分)下列框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C均为常见的金属单质,A、C在冷的H的浓溶液中均会发生钝化;E为固体非金属单质。B为红色固体氧化物,X为常见无色液体。L焰色为黄色,且能使酚酞变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

12、及其他产物已略去)。请回答以下问题: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C的合金,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这种合金是_。A铝合金 B青铜 C生铁 D钢检验上述黄色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I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A与B应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为_。D与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5(8分)将19.2 g 的Cu投入3mol/L 400mL过量的稀硝酸中,微热,充分反应至Cu完全溶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生成的气体。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最多为_L。 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调研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 2C 3D 4A 5C 6C 7B 8A 9B 10D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