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刻不容缓.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52576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负:刻不容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减负:刻不容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减负:刻不容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减负:刻不容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负:刻不容缓.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减负:刻不容缓5月2日凌晨,南京市溧水县白马镇中心小学一名六年级男生在家中自缢身亡,年仅13岁。同时中午,该市栖霞区燕子矶吉祥山庄一名15岁初三男生坠楼身亡。自杀的六年级男生是因为五一假期作业未完成,心中不安而导致悲剧发生。而同日发生的初三男生坠楼事件,同样与假期作业有关。(教师报5月8日第8版)少年时代,是人生的起点,是憧憬未来、拥有梦想的时代。然而,同一天、同一城,两位心灵脆弱、灵魂扭曲的花季少年,却因假期作业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谁之罪?近年来,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声要求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分数”承载了太多的桂冠与希望,不

2、断升温、增值,致使减负成为一纸空文、一句口号、一种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家庭、社会层层给力。一是用“分数”评价学校、评价教师、一锤定音。迫于无奈,不少学校顶风违纪、暗箱操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的一套、暗的一套,加点延时、考试频繁;不少教师全力以赴地投入“分数”大战行列,不以遗力地“玩命”,为了私利和“红头文件”叫板!二是众多的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把上大学视为孩子将来就业的唯一出路和追求的目标,千里迢迢从农村移居城市,不顾昂贵的择校费,不惜沦为“房奴” ,给孩子选名师、择名校,甚至重金雇请“家教” ,让孩子上补习班、辅导班、特长班。孩子除了在学校承受沉重的课业负担外,回到家

3、里就像一只被囚禁的小鸟,失去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死读书,读死书,身心超负荷运转,大脑神经时时处于“0” 界状态。三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一些本科生也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为了“考官”(村官)、“考员”(公务员),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人、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过 “独木桥”,难于上青天!四是“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导向,差一分上不了高中、上不了大学,一些学生从此失去了深造、发展的机会,致使一些人才半途夭折!为了叩开高中、大学之门,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基,孩子只得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不以遗力地加班加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教师成为“分数”的替罪羊。中小学生正处于

4、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让他们在欣赏自然、触摸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寻找童趣,奠基人生,毋庸置疑是对他们的最大关心和爱护。南京市发生的学生自残血案再次警示我们: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刻不容缓!全社会必须紧急动员起来,齐心协力,多措并举,重拳出击,真抓实干。一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多方联动,各司其职,加大就业调控力度,拓宽就业渠道,下一剂“猛药”,为学生就业开辟一条阳光之路,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蓄积已久的激情实现人生价值,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二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深入实际,身体力行,加大管理、监控、督办力度,使出“杀手锏”,全面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向敢于向“

5、红头文件”叫板的学校开刀,严肃查处一批顶风违纪的校长、教师,彻底改革教师评价、绩效工资考核、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等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应试教育”问题。三是改革中考、高考制度,在试题命题上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并让学生有多次选择的机会,逐步实现由重知识向重能力的转轨,凸显学生个性特长,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勤劳致富,使广大学生家长充分认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一社会现实,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解脱出来,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选择,转变观念,理性思考,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特长,自由发展,营造宽松、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勒住“应试教育”这匹脱缰的野马,遏制分数升温、增值,只有痛下决心,动大手术,减负才能落到实处。愿我们的教育事业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场暴风雨的洗礼,云白天蓝,纯真圣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