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发问给力自主学习.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51886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会学生发问给力自主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会学生发问给力自主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会学生发问给力自主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会学生发问给力自主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会学生发问给力自主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会学生发问给力自主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会学生发问给力自主学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会学生发问,给力自主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决定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七九年级)也提出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如何保证学生这260万字的阅读有效果?这也决定于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呢?当然,方法很多,但笔者认为,教会学生发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一环。纵观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几乎没有哪一堂课不是老师预设问题,或由老师代为解答,或由学生合作解答,等到问题解答完,教学目的也就视为达成了。一堂课下来,学生是学到了不少语文

2、知识,也培养了一些语文能力,(虽然后者好像也落实了新课标的学习方式),但学生换一篇文章阅读,或者自己课外阅读一篇文章,就基本不知道如何进行了。有鉴于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教会学生发问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上不能发现疑问,或者有疑而不愿问、不敢问,归根结底源于的传统教学观,老师们的课堂都是老师备课,然后去上课。要培养学生发问的精神,应当彻底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每一堂课都应在学生预习时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收集所有问题进行归类,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也要改变简单的

3、训导、指导,而应在对话中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的过程性,让学生敢问、愿问,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发问置疑,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树立服务学生发展的理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这个问题质量并不高,也要对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久而久之,学生每读一篇文章,读到每一句话,会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养成提问的习惯和精神。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发问呢?一、教会发问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篇文章,我们都应该让学生提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探究文章内容);“怎样写的”(探究文章形式,即写法与语言);“为什么这样写”( 探究写作意图及思路)。这三个问题,有

4、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避免出现阅读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同时还可以将这种阅读的收获,运用到写作中,从而提升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构思的能力。在具体阅读课文时,我们又可以从以下方面指导学生发问。1、文章标题。一篇文章,作者常常借助标题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主题,或提供文章线索,或设置悬念等,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扣文章的标题发问。紧扣标题发问一般可围绕标题或标题中的重点词展开。如生命 生命,可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发问: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生命”做标题?又如最后一课可发问:“课文为什么题为最后一课?这是最后一堂什么课?这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对老师、对学生而言,这最后一课分别意

5、味着什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学会就文章的标题发问,既有助于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找到阅读的切入口,又有助于学生认识标题的类型和作用,掌握一些为文章自拟标题的思路和技巧。2、关键词语。一篇文章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及一些看似矛盾的词语往往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品质,抓住这些词语发问对语言的运用、人物的描写、主题的理解都有很好的帮助。如风筝一文,当读到“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时,就应发问:“为什么会惊异和悲哀?”当读到“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时,就应

6、敏锐地思考“折断、掷、踏扁”等词语有什么作用。3、关键句子。关键句子一般包括以下句子: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含义隽永深邃,蕴含哲理的句子(特别是文末议论抒情句子);推动情节的关键句及内容结构照应的关系句;表达生动、具体的句子(比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句子或者描写细致的句子); 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等。如读到社戏一文最末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就应自然而然的生出疑问:“那夜的豆真的那么好吃吗?那夜的戏真的那么好看吗?作者为什么那么说?”又如读到狼最后一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就应思考,这句话在文中有什

7、么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认真感悟,揣摩句子的深刻蕴意,可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文章的精华,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4、文章异点。所谓异点,就是与众不同之处。 (1)文中表达方式、人称、情感突然转换之处。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议论、看云识天气中的描写、魏巍我的老师中人称由第一人称到第二人称的陡转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就这些地方发现疑问,探究其妙用。(2)某些看似矛盾但又合情合理的地方。如孔乙己中“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风筝中“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却了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等。前句中的“站着”与“穿长衫”,后句中“弟弟忘却”与“我只得沉重”都令人感到好像是自相矛盾的,但实际上正是作者的别具匠心之

8、处,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类似的地方,发现疑点。(3)“张冠李戴”之处。如杨绛老王中“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的镶嵌在门框里”中“镶嵌”一词,本来形容物体的,在此却用来写人,体现了作者的用笔之神,类似情况也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疑问。5、文体特征。不同的文体,问题的类型是不一样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熟悉几种常见文体的特征,并指导学生根据文体特征去发问。比如:叙事性文章,我们可指导学生从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主旨、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特征、揣摩写人叙事方法等角度去设问;而说明文贝4要从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方面去发问;议论文则着眼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方面发问。指导学生从文

9、体的角度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握各种文体的阅读规律,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6、文章比较。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比较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三篇散文,联系三篇作品的写作背景,说出它们在选材、立意、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总结鲁迅先生散文的写作意图和写作风格;将同一主题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如比较孔乙己与范进中举,通过分析主人公的遭遇以及小说主题方面的异同点,使学生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同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前后态度的变化,故乡中环境、人物外貌、人物性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前后变化的比较,有助于学生快速把握人

10、物形象特征,深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情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语文教材中可比较的方面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问,从而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此外,课文的其他地方,如有特殊作用的标点符号,如关键语句的含义,也可以发问。也可以从体会情感、品味写法(如铺垫、对比、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发问。 二、教会学生发问的方法学生知道了哪些地方可以提问,还不一定能提示规范正确优质的问题来。为此,教可从三方面进行训练。1、教师示范,“导儿学步”。教学生提问,教师应先扶后引,先牵后导,作出示范,教给

11、学生问题的问法。比如弄清了可从关键词语发问后,就可从下列几个角度着手进行:所圈的词(根据课文具体写出这个词)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它有何表达作用?加点的词能否用其他的词代替或能否删去,为什么?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2、讲究顺序,循序渐进。训练学生提问,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七年级阶段,宜多在遣词、写法和选材方面发问;八年级阶段,进而到文章布局、行文思路和写作意图方面发问;到了九年级阶段,就应进行整体训练,并学会对文章的初步鉴赏;学会提出比较优劣得失的问题,提出假设、可能等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如“孔乙己与范进比较有什么相似处?有什么不同处?鲁迅与吴敬梓相比,在反映社会方面黑暗方面,

12、谁更深刻?”“假如于勒真的发财回来,我”的一家会出现什么情景?”3、掌握方式,授予方法。为使发问简便易学,教师应教会学生使用提问方式。直接式,如“写白杨树实际是写谁?为什么要反复赞美白杨树?为什么开头不写白杨却写黄土高原?”比较式的,如“闰土的少年和中年比较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假设式,如“陋室铭删去最后一句“孔子曰 何陋之有”行不行?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并强调这句话?此外,发问可以正向提出,即顺着课文的文脉深入理解,在疑问处正向质疑,如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也可以逆向提出,即从事物的反面进行思考。如“我”是不是真的讨厌“三味书屋”的教书先生?还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或对老师、同学、作者的观点进行批评、质疑。如作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寄托的感情,主要是通过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自己和对童真生活的依恋,而不是在批判当时的教育制度上。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此,教师只有不断通过示范引导,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才可以进入自主学习的快车道。当然,学生要达到切中肯契,高效低时,又表达准确,富有创造性地提问,必须经过一个不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锻炼和刻意的激发。愿每一位教师都能转变教育观念,升华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发问,培养学生提问意识,让学生问出精彩,从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