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问题学生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517850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化问题学生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转化问题学生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转化问题学生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化问题学生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化问题学生案例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化“问题学生”案例分析案例: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问题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少的就是自信。对于问题学生来说,由于某些问题的存在,很有可能经常受到各种批评、指责、更有甚者或是被冷落。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不仅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义务,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育人质量,维护校园稳定和谐的重要工作。帮助问题学生建立自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因为问题学生出现问题也不是一日、一时。而是长期在不良的环境或是家长面对孩子错误时不当的处理方式,而出现的不健康或是不正常的行为。所以我们也要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任何有助于帮助学生的方式、方法。我们在帮

2、助问题学生的时候要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如:我们班有一名学生,老师说的话,他总听不明白是什么。平日里非常好动,上课时一不留意,他就离开座位走到别处去。上课精神不集中,愿意跟同学打闹,遇到事时总是斤斤计较,作业书写错误百出,多次批评教育也不见效。一年级时,连最基本的数数都数的丢三落四。很多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由于他母亲是朝鲜族,所以平时说话都是朝族语,而我们在学校说的都是普通话。这样使得他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上课时听不明白,上起课来就感受很没意思。所以上课时才会那么好动。明白了他出现问题的症结之后,我仔细分析,认真琢磨。改变了原来一味的批评教育。采

3、取了指导、说服、鼓励等一系列方式。在语言沟通上,我说话时尽量以最简洁、明白的语言与他沟通。说完之后,先问问他听明白了没有,如果没听明白再说一遍,再不明白就换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说。还鼓励他遇到有不会、不懂的地方要跟老师说。每次做作业,我也总是把他叫到我的跟前,让他在我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各种作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出错。有的时候说七、八遍还是不明白。有的时候看到他这样真的很生气,但更多的着急,怕他这么小就跟不上,以后的学习就更加困难了。在担心之余,我还在不断寻找各种方法。我首先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的家长尽可能的用普通话。这样对他更快的适应学校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还指导家长在家时,多指导他写作业。

4、这样家、校联合教育,可以更好的帮助他取得进步。在做题时看到他的点滴进步都会及时表扬。他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由最开始的惧怕到我旁边写作业到现在只要一有作业就主动到我这里,有的时候我看他完成的很好,让他回到座位去写,他也不肯离开。我知道他在进步,他对学习的热情也在一点点高涨。现在他上课不再到处走动,每次作业也都能比较认真的完成了。他的点滴进步不仅他自己感受的到,就连以前不愿意跟他一起玩的同学也感受到了,他们发现他进步了,都很高兴跟他一起玩,还有学生说要永远跟他当好朋友。同学的支持与关心更加增强了他的自信,他也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再也不在上课时离开座位到处走了,他要好好学习,将来

5、跟同学们一起考大学。看到他的进步,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的问题虽然有时让我们很头疼,但是只要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去关心他们,教育他们。运用科学而合理的方法去引领他们,帮助他们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寻找自信,那么,他们是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从问题中走出来的。反思:一、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不能少,不仅是指班级里不缺少学生的数量。而是指他们都能在教师的教育下取得进步。不让任何一个人落后或掉队。虽然这样做会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而对学生来讲,就有着更大的意义,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一生。问题学生也是学生,他们同样有受教育,被关爱的权利,我们不能剥夺学生这种权利。只有我们心中有爱,才有拯救那些问题学生,帮助他们从问题中

6、走出来。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一时的问题,就否定他们的存在,或是忽视他们的存在。这样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如电影中那个小魏老师一样,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问题学生。让他们建立自信,并依靠自信从问题中解脱出来,逐步与其他学生看齐。二、教育从了解开始。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论语中也有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往往因为无知,所以狂妄;因为不了解,所以偏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以为自己教学生的时间越长,越能了解学生,越有资格给学生下结论。实际上,时间的累积并不代表了解的加深:其一,教师的工作往往只能探测到学生某一时段或某一领域的能力,并

7、不是全方位的;其二,基于各种因素,学生往往会约束自己,伪装自己,教师所看到的并不见得是学生真实的状态。其实“问题学生”并不像我们认为的有那么多问题。他们多数只是某一方面落后。昔日冷眼中的瓦特、讥笑中的牛顿、愚笨的爱迪生,不是都成了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了吗?这还不足以给教师们以警醒吗?我们不能早早地下结论,早早地摇头叹息。四、自信,是问题学生进步的催化剂。教师们面对的差生,往往差的不只是学业,还有行为习惯、技能技巧,所以他需要的帮助很多很多,我们根本就来不及也不可能一一弥补,只能给予他最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培养他的自尊自信。记得唐拉德.希尔顿有句警示的话:“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于缩小了自己的成就。”每个人潜力的大小,能力的强弱,往往决定于自我评价的高低。而这个自我评价的水平,是受他人长期暗示的结果!最容易给予这种暗示的人,就是学生眼里最具权威最值得信赖的人,往往正是他们的父母或者老师。在他们心里,老师所否定的,往往不是一件事,而很可能是一种能力,一种希望,甚至是一个人的一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为什么不多给学生一份肯定一份鼓励?为什么不多给他一份成功的希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许,真正的给予是从培养自尊自信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