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517572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武汉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武汉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武汉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武汉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F 一 、-前言2005 年,武汉市开始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为规范和指导全市的 村庄建设,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市建设委员会于 2005年底编制试行了武汉市 村庄建设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稿)。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农村“家园建设行动 计划”的安排,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于2006 年编制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村湾 建设规划技术指导书,指导全市试点村建设。这两个技术文件对全市村庄建设 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2007 年,为统一、规范全市村庄的规划、设计、审查、 建设标准,在总结上述两个技术文件试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全市近年新农村建 设经验,市建设委员会和市城市规划管

2、理局联合制定了武汉市村庄建设规划设 计技术导则,此后,全市村庄建设规划一直以此为技术标准编制。2008 年,随 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为了适应农民新村规划设计需要,市政府出台了武 汉市农民新村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武政200845 号),同时市家园建设领 导小组制定了武汉市农民新村建设设计技术导则(试行)(武家园20086号), 并印发各区以指导农民新村的建设。2011 年,在全面完成以“普惠制”为特征的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基 础上,全市启动了新一轮新农村建设,按照“四个集中”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 柏泉新镇等7 个示范片。在推进中,把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 的农村新社区作

3、为农村建设的载体和重点。为指导全市农村新社区的规划。特制 订武汉市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农村新社区是指由多个建制村合并在一起,或者一个建制村内湾组集并,统 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具备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人口规模和辐射半径大小,分为中心社区和中心村 两种类型。本导则适用于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的农村 新社区建设规划,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农村新社 区建设规划可参照执行。一、总 则1、为贯彻落实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空间规划(2009-2020)、中共武汉市 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

4、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武发 (2O11)11 号)文件精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武汉特色“富裕和谐”新农 村,适应全市农村新社区建设发展需要,特制定武汉市农村新社区规划设计技 术导则,作为武汉市农村新社区规划方案审批的技术依据。2、农村新社区规划的编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城乡统筹为目标, 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着力引导农村二、 三产业和农村人口向新社区转移,吸引农民向新社区相对集中居住,推动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新社区重点配置,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 的社会生活共同体。3、农村新社区的规划编制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城乡统筹的原则。

5、农村新社区的规划要避免“就村论村”,必须立足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建制村的功能、数量和发 展方向,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村新社区规划要体现发展经济、集聚节约、保护生态 的要求。坚持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并举,坚持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相结合,坚持 新增建设用地和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相结合,坚持人居环境优化和生态文明相 协调,力争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注重特色的原则。农村新社区规划要避免“千村一面”。在体现要素聚集、 功能完善的一般要求前提下,既要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尊重健康

6、的民 俗风情和生活习惯;又要考虑各地产业发展特色和平原、山区等不同地形地貌特 点,做到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和风貌特色的融合统一。群众参与的原则。农村新社区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群 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规划编制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听取村 民的意见和建议,规划审批前要履行公示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程序,规划审批后 要张榜公布并广泛宣传。可操作原则。农村新社区规划要符合相关上位规划的原则要求,与有关专项 规划协调衔接,处理好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4、农村新社区规划应提出村庄建设与政治、产业发展、社区管理总要求, 明确村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范围

7、、人口聚集、居民点缩减、土地集约利用、基 础设施配配置、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规划目标和相关项目建设 要求。5、农村新社区规划的规划期限为 2012-2020年,近期建设项目计划安排为3-5 年。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116号,1993 年)3、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74 号)4、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工作的通 知(国发201047 号)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6、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7、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2006-2020年)8、武汉市高产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年)9、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空间规划(2009-2020 年)10、武汉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1、区、镇(乡、场、街)城镇总体规划12、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13、武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14、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15、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三、农村新社区类型及规模1、农村新社区类型根据武汉市农村新社区的成因、人口规模、辐射半径,农村新社区分为中心 社区、中心村两种类型。(1)中心社区:在新城和新城组群、小城镇规划用地范围内,由于大型项 目引进而征用农民的土地,多村统一拆迁集中安置村民;或

9、由于城镇化发展的需 要,城镇周边的村向其中的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村逐步集中形成的常住人 口在4000-8000人以上,辐射半径5公里左右、功能和设施完善的农村新社区。中心社区建设规模一般分四种类型:一是因引进大型项目,多村统一拆迁集 中新建形成的中心社区;二是依托企业开发,以一个较大的村为中心、,周动村 向其集中形成的中心社区;三是对目前街乡镇政府所在地或已经撤销的乡镇政府 所在地的城镇社区,通过进一步完善功能和设施形成的中心社区;四是以土地增 减挂钩为手段,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集并所形成的中心社区。(2)中心村:在乡村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因为土地整理和村湾集并而形 成的常住人口在150

10、0-3000 人以上、辐射半径 3 里左右、功能和设施比较完善的 农村新社区。中心村建设模式一般分两种类型:一是由相邻的几个小型建制村集并形成的 中心村;二是由一个人口较多的建制村通过湾组集并形成的中心村。中心社区、中心村还可以根据其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为都市型、城镇型 和乡村型等三种类型。都市型中心社区、中心村位于新城规划建设区范围内,是未来武汉市城镇化 重点推进地区。城镇型中心社区、中心村位于新城规划建设范围以外,中心镇、一般镇规划 建设范围内。乡村型中心社区、中心村位于城镇周边的农村地区。2、农村新社区人口规模中心社区常住人口规模,都市型一般不低于8000人,城镇型一般不低于6000

11、人,乡村型一般不低于 4000 人。中心村常住人口规模,都市型一般不低于3000 人,城镇型一般不低于2000 人,乡村型一般不低于1500人。中心社区、中心村内居民应尽量集并形成规模效应,以便土地的集约利用和 配套设施的集中布置。原则上,中心社区、中心村的居民点最多控制在 3个以内, 其中最大居民点的常住人口应占总人口的 50%以上。3、农村新社区居民点用地规模农村新社区内社区居民点用地规模按人均建设用地面积60-120平方米控 制。其中都市型中心社区、中心村控制60-80平方米/人,城镇型中心社区、中 心村80-100平方米/人,乡村型中心社区、中心村100-120平方米/人。四、规划编制

12、1、农村新社区建设应符合所在新城相关规划、乡镇总规和土地利用规划, 确定新社区类型、区位、职能定位、规模及范围,并落实新城相关规划、乡镇总 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的相应要求。2、农村新社区用地选址(1)农村新社区选址应结合防灾移民、生态移民、工程移民、开发移民、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用地流转和发展生产的需要进行。其中都市型中心社 区、中心村应布局在武汉市新城组群规划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城镇型中心社 区、中心村和乡村型中心社区、中心村建设用地应符合镇域村庄布局规划和镇总 体规划。选择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和建设条件适宜的岗地、 坡地及其他非耕地,避开噪音源,避开各类保护区、

13、基本农田、山口、大型基础 设施走廊、分蓄洪区、水库下游、易发山洪、内涝及地质灾害多发地带。并且乡 村型中心社区、中心村应避开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禁建区。(2)农村新社区应与生产作业区联系方便,社区居民出行便捷,有两个以 上及对外出口,避免被重要公路、高压走廊穿越。靠近铁路、过境公路、堤防的 社区,应按相关规定后退控制性分别为:铁路 50米、过境公路 30-50 米、堤防 50 米。(3)农村新社区应具备方便建设给水、供电、供气、通讯、排污、环卫、 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配套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条件。3、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应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人口规模、空间布局、生产 布局、公服设施和

14、基础设施建设等,设计深度应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4、农村新社区总体规划以村庄集并涉及到的建制村为规划范围,主要解决范围内的土地使用、社区 布点、对外交通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问题,做好基础设施的规划。(1)人口预测:中心社区人口规模预测应以自然增长为主,人口机械增长 不能作为核定规划建设用地的依据。中心村应充分考虑农业人口转化向外迁移, 造成的机械增长率为负。(2)总体空间布局。统筹安排规划区范围内产业、居住、生态、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空间布局。(3)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地方资源、市场需求和现状基础条件分析,本着 扬长避短、兴利除弊的原则,确定规划区内发展的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推荐特 色化社

15、区建设。应突出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 体验的场所,成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基地,体现城乡统筹、产业互补、相互促 进、协调发展。(4)社区布点和用地布局:根据预测人口规模确定社区建设用地规模,提 出改扩建和新建社区的位置、规模及优化布点方案,确定规划范围内产业发展空 间布局。(5)道路交通规划:确定规划范围内道路系统、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 道路宽度,停车设施、公交车站布置等。(6)市政规划:确定规划范围内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道路交 通系统,应布置污水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地区因布置供气系统等。5、农村新社区居民点详细规划(1)社区规划布局宜综合分析当地地形、气候、传统习俗等现状特点,结合社区类型,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着力当地居民切身利益问题,突出重点,合理安排各项建设任务,推动新农村健康有序发展。社区的各类技术指标控制如下:j、类型名称都市型中心社区、 中心村城镇型中心社区、 中心村乡村型中心社区、 中心村建筑形式高层和中高层公寓型 为主,禁止低密度单户 型多层公寓型为主,鼓 励发展中高层,控制 低密度单户型低层为主,鼓励建设 多层户均建筑面积(m2)90150150180150200容积率2.03.01.52.00.61.0建筑密度()W30W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