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管理制度8篇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548513995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工管理制度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工管理制度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工管理制度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工管理制度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工管理制度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工管理制度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管理制度8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工管理制度8篇 目录 1.水工管理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2.水工管理制度重要性 3.水工管理制度方案 4.水工管理制度8篇 水工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水利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安全,防止环境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设施规划与建设管理:包括项目立项、设计审批、施工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 2. 运行维护管理:涉及日常操作、设备检修、水质监测、安全检查等方面。 3. 水资源管理:如水量调度、用水许可、节水措施、防洪排涝等。 4.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包括污染控制、生态流量保障、水土保持等。 5. 应急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如洪水、干旱、设备故障

2、等。 6. 法规政策遵守:确保所有活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水利法规及标准。 包括哪些方面 1. 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水工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2. 人员培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3. 技术标准: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4. 资源分配:合理调配水资源,优化供水服务,确保供需平衡。 5. 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系统,定期评估设施运行状况和管理效果。 6. 合作与协调:与相关政府部门、社区和企业合作,共同解决水问题。 重要性 水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1. 保障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水利设施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促进效率

3、:通过规范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3. 保护环境: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减少水利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保证公平:确保水资源公平分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5. 促进和谐:通过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增进公众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解和支持。 方案 1. 制定详尽的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全面、具体的管理规定,明确责任和流程。 2. 强化人员素质: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3. 加强技术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gis等,提升管理水平。 4. 建立评估机制:设立定期评估体系,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5. 实施信息公开:公开水资源管理信息,接受

4、公众监督,增强透明度。 6.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可持续的水工管理体系,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水工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水工建筑管理制度 1、为了确保本厂水工建筑的安全、完整、正确运行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水电站的发电及综合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水电厂的水工管理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一、管理部门及范围 1、电厂生产计划部是全厂水工建筑物及设施的监测、维护及运行等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 2、水工建筑物及设施包括:大坝、副坝、主厂房、副厂房、启闭机房、尾水平台、导流墙、升

5、压站、厂区防洪墙等主体结构及大坝监测系统等设施。 二、水工管理的主要职责 1、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有关的技术规程、规范; 2、编制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建立健全大坝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负责水电站大坝日常安全运行的观测、检查和维护; 4、负责对水电站大坝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运行、安全监测的资料以及其它有关安全技术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保存,建立大坝安全技术档案以及相应数据库; 5、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水电站大坝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和定期检查、特种检查、大坝安全注册的相关工作; 6、定期对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仪器进行检查、率定,保证监测仪器能够可

6、靠监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状况; 7、组织实施水电站大坝的补强加固、更新改造和隐患治理,组织实施病坝、险坝的除险加固; 8、负责水电站大坝险情、事故的报告、抢险和救护工作; 9、负责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业绩考核。 三、水工建筑物巡检管理 1、日常性水工建筑物巡视检查由水工工程师按照水工建筑物巡检管理程序执行。 2、年度巡视检查是每年由水工工程师组织汛前、汛后对枢纽建筑物进行的检查;利用机组年度检修时间对蜗壳、尾水管等过流面检查有无裂缝、磨损和冲蚀等。根据巡检结果,提出水工建筑物维修处理计划。 3、特种巡视检查是发生影响枢纽安全运行的情况时,如发生特大洪水(50年一遇及以上)、地震、持

7、续高水位等,由维护主管组织人员对相关建筑物进行的巡视检查,发现险情随时进行排除。 4、巡检完成后要及时填写水工建筑物巡视检查记录表,记录表应包含:检查时间、部位、内容及检查人等。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四、大坝监测系统管理 1、水工工程师每月对大坝监测系统的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2、水工工程师每月对大坝监测系统的扬压力、坝基位移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主管领导,每半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备份,每年进行一次归档。 五、水工建筑缺陷分类 1、重大缺陷。指严重威胁电站运行安全,需要使用大型机械或专业施工单位处理的缺陷。由生产计划部提出立项报告,上报站部,准后采用项目外委方式实施维修

8、处理。 2、一般缺陷。指对电厂生产有一定影响,可就近选择施工队伍就能处理的缺陷。由水工工程师提出立项报告,维护主管审核,生产厂长审批后,就近选择施工队伍处理。 3、轻微缺陷。指借助少量人员和物资即可处理的缺陷。由水工工程师提出处理方案,厂长批准后实施。 六、水工建筑物维护 1、重大缺陷由维护部提出立项报告,上报站部,准后列入年度计划,实行项目外委管理,维护部负责项目施工的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 2、一般缺陷和轻微缺陷由生技安监股负责组织维护管理。 第2篇 施工防水工安全施工操作管理制度 防水工安全施工操作管理制度 1、患皮肤病、眼结膜病以及对湛历青严重敏感怕工人,不得从事沥青工作。沥青作业每班适

9、当啬间隙时间。 2、装卸、搬运、熬制、铺涂沥青,必须使用规定的防护用品,皮肤不得外露。装卸、搬运碎沥青,必须洒水,防止灰尘飞扬。 3、溶化桶装沥青,先将桶盖和气眼全部打开,用铁条串通手,放准烘烤,并经常疏通放油孔和气眼。严禁火焰与油直接接触。 4、熬制沥青地点不得设在电线的垂直下方,一般应距离建筑物25mm:锅与烟囱的距离应大于800mm,锅与锅之距离应大于2mm;火口与锅边,应有高700mm的隔离设施。临时堆放沥青、燃料的场地,离锅不小5m。 5、熬油前,应清除锅内杂质和积水。 6、熬油必须由有经验的工人看守,要随时测量控制油温,熬油量不得超过油锅容量的四分之三,下料应慢慢溜放。下班熄火,关

10、闭炉门,盖好锅盖。 7、锅内沥青着火,应立即用铁锅盖盖住,停止鼓风,封闭炉门,熄灭炉火,并严禁在燃烧的沥青中浇水,应用于砂,湿麻袋灭火。 8、配制冷底子油,下料应分批、少量、缓慢,不停搅拌,不得超过锅容的二分之一,温度不得超过80,并严禁烟火。 9、装运沥青的勺、桶、壶等工具,不得用锡焊。盛油量不得超过容器的三分之二。肩挑或用手推车,道路要平坦,绳具要牢固。吊运时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10、屋面铺贴卷材,四周应设置1.2mm高围栏,靠近屋面四周沿边应侧身操作。 11、在地下室、基础、池壁、管道、容器内等处进行有毒、有害的涂料防水作业,应定时轮换间歇,通风换气。 第3篇 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 为

11、预防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科学、有序、严谨地规范矿井防治水管理工作,根据有关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程,结合集团公司矿井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矿井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水措施。 2、矿长、井(区)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第一责任人,矿总工程师和井(区)主任工程师对矿井防治水负技术责任,矿、井(区)必须设专人负责具体的防治水工作,建立矿、井(区)防治水组织机构。 3、每个矿井必须配备12台探放水设备,并有一支专业队伍。 4、矿井必须定期进行水文地质观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型矿井每510天观测一次,简单型每月观测一次,

12、并且实行月末逐级上报。 5、矿井必须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和突发性水害应急预案,配备能满足抢险救灾的各种排水设备和物资,并且每年要至少进行一次以上实际演习。 6、矿井必须严格执行年、季、月、周水情水害排查与预报制度,文字和图纸齐全,水害类型明确,并且制定的防治水措施具有针对性。 7、需要进行采区探放水的,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按规定进行审批。严格按设计施工,竣工后必须提交竣工总结报告,最终要有有关部门联合鉴定结论。并实行探放水工程完成情况逐级上报制度。 8、矿、井(区)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并有书面整改措施。成立防汛机构,建立抢险队伍,执行汛期值班值宿和降雨过后重点区域要坚持巡查巡视制

13、度。 9、矿井必须建立必备的矿井涌水量观测台帐、井下突水点台帐和井下探放水成果台帐、地面水文观测台帐等和矿井充水性图、地面放排水系统图等图纸资料,并实行档案化管理。 10、坚持定期与相邻煤矿的相互联系制度,收集和查明相邻煤矿开采等情况以及废弃老窑充水、积水情况与矿井开采关系,建立完善的相邻煤矿和废弃老窑的资料。 11、坚持矿井防治水工程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的逐级审批制度。凡大型矿井防治水工程设计、区域性井下探放水设计、水体下开采设计需报集团公司审批。 第4篇 j矿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 为预防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科学、有序、严谨地规范矿井防治水管理工作,根据有关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规

14、程,结合集团公司矿井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矿井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水措施。 2、矿长、井(区)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第一责任人,矿总工程师和井(区)主任工程师对矿井防治水负技术责任,矿、井(区)必须设专人负责具体的防治水工作,建立矿、井(区)防治水组织机构。 3、每个矿井必须配备12台探放水设备,并有一支专业队伍。 4、矿井必须定期进行水文地质观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型矿井每510天观测一次,简单型每月观测一次,并且实行月末逐级上报。 5、矿井必须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和突发性水害应急预案,配备能满足抢险救灾的各种排水设备和物资,并且每年要至少进行一次以上实际演习。 6、矿井必须严格执行年、季、月、周水情水害排查与预报制度,文字和图纸齐全,水害类型明确,并且制定的防治水措施具有针对性。 7、需要进行采区探放水的,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按规定进行审批。严格按设计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