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教学设计之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51250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教学设计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教学设计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教学设计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教学设计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教学设计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教学设计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教学设计之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麻雀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2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着重理解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二)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段意。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查字典,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三、教学过程(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现词语,正音正字。1课文第4自然段出现了两个多音字,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正确读音。如露(lu)出的露,有lu和l)两种读音,在课文里应读lu,不读l),意思是显出来,现出来。一般读lu时用于口语。又如:像一块石头似(sh)的中的似,有sh和s两种读音,在课文中应读sh,不读s,意思是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2课文第5自然段出现的生字,其中躯、搏、浑,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与驱、博、混几个同音字的区别。可以一边对照字形和字义,一边板书在黑板上,指导学生正确组成词语。例:躯(身躯)驱

3、(驱使)博(博物馆)搏(搏斗)浑(浑身)混(混水摸鱼)另外,生字中巢和拯都是翘舌音。拯不要读成ch7ng。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本课有12个生字。教师可引导学生给生字按结构分类。如:上下结构的字有奈、巢、煞,左右结构的字有撼、躯、拯、幼、浑、哑、搏、愣,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庞。其中,撼、躯、幼、浑、哑、庞六个字,可以用部首表义类的方法识记。如:哑字,是一个亚字,加上一个口部,意思是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说话。联系课文中出现的嘶哑,应理解为声音沙哑。4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如:拯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是拯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拯作为带

4、点字,通过查字典,找出拯救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援救,救助的意思。接着,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带有拯救一词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使学生明白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不顾一切地援救自己的幼儿,使小麻雀脱离危难。5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摇撼(h4n):摇动。无可奈(n4i)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扎煞(sh1):(手、头发、树枝)张开,伸开。庞(p2ng)大:很大。本文是就猎狗的身躯同麻雀相比较而言的。(二)引导学生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1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文里找出故事中被描述的是哪三个角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在明确的基础

5、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被描述的人物有猎狗、小麻雀和老麻雀。它们之间,小麻雀是老麻雀的孩子,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2在了解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的基础上,让学生看一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哪几段是描述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由此,找出课文的重点段落,划出结构段。(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第4、5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讲了老麻雀在庞然大物mdash;mdash;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的故事。这两个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其它课文部分,1、2、3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述猎狗随我打猎归来

6、途中,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的经过。6、7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述了小麻雀得救,猎狗被带走的情形。)3在进一步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出各段的段落大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归纳。如:第一段(1、2、3自然段),教师可教给学生用分清主次内容的方法进行归纳。段意是: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第二段(4、5自然段),教师可教给学生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进行归纳。段意是:老麻雀在庞然大物mdash;mdash;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第三段(6、7自然段),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进行归纳。段意是:小麻雀得救,我带走了猎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的内容,从

7、课文内容中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二)重点学习4、5两个自然段,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着重理解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三、教学过程(一)教师为学生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

8、下发生的。(课文第1、2、3自然段是故事的开始。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突然放慢了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我在这时,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2指名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这里,野物指什么?作者用突然和嗅引出了小麻雀,自然、合理。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嗅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猎狗,所以,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都自然会对野物有着特殊的敏感,为学生理解后面的课文中猎狗想吃掉小麻雀打下基础。(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中的野物指的是小麻雀。嗅的意思是闻,用鼻子辨别气味。)教师可以补充解释嗅,一般习惯用在动物身上。比如,

9、狗、猫等。3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想一想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用笔在书上画下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我看到这样一只小麻雀: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描写小麻雀动作的句子: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描写小麻雀外形的句子: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4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中的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的无可奈何,要让学生说一说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这两个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

10、看出什么。(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中的呆呆地是死板,发愣的意思。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的无可奈何是没有任何办法的意思。从对小麻雀两个动作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刚刚出生,没有见过世面和风雨,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和巢穴的小麻雀,所以,从树上掉下来,站在地上是呆呆地,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从对小麻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外形描写中,进一步可以看出这分明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分明是明明、显然的意思。)5小结第一段的学习,过渡到第二段。小结: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看见一只才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提出问题,过渡到第二段的学习。面对这样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如果是你,会

11、怎么想?怎么做呢?现在,大猎狗发现了小麻雀,预示着什么?小麻雀的命运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对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会回答:如果是我,我会想,小麻雀多可怜呀!它离开妈妈和伙伴,一定很着急。我要把它放回梧桐树上帮它回到妈妈身边。现在,大猎狗发现了小麻雀,就预示着小麻雀的危险来了。)(三)学习课文第二段。1让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小麻雀的危险是什么?课文里哪句话表明了这种危险,在课文里画出来。(小麻雀的危险就是猎狗想吃掉它。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2从猎狗的表现中,你觉得此时的这只分明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和自己相比怎样的敌人?(从猎狗张开大嘴,露

12、出锋利的牙齿这样的表现看,小麻雀遇到了一个和自己相比强大百倍的敌人。)3教师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谁出现了?它是怎样出现的?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表明它的到来让猎狗意想不到?(当猎狗走近小麻雀的时候,老麻雀出现了。课文里用突然一词表明老麻雀的到来迅猛,让猎狗意想不到。)4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第4自然段的第2、3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并提出问题:这里,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什么?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像一块石头落地?绝望是什么意思?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羽毛,绝望地尖叫是什么样?在这里

13、说明了什么?(在这两句话中,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一块石头。因为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时迅猛、落在地上坚定,表现出老麻雀在凶猛的庞然大物猎狗面前的果敢、勇气和胆量。绝望是没有一点希望的意思。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的样子是全身每一根羽毛都立了起来,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孩子。说明老麻雀除了愤怒,还有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表现出把生死置之度外,毫不惧怕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勇敢精神。)5教师做过渡:老麻雀想拼命拯救自己的幼儿,而面对的却是一个庞大的怪物,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表现的。然后,指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提出学习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划出表示老麻雀动作的词句。(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

14、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是弱小的,没有任何保卫自己和幼儿的武器,所以,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是,它又十分的愤怒,表现出决不畏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尽管在猎狗面前,老麻雀也不能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只顾自己的安全而丢下自己的孩子不顾,而是毅然猛扑下去,为拯救孩子准备进行殊死的决斗。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力量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6教师小结重点段的学习。课文第

15、4、5两个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是文章的重点段。讲述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高尚的母爱。作者含蓄地点出了这一点,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露出来。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第三段。(二)指导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练习。三、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三段。1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6、7自然段,提出问题: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猎狗愣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愣住的原因是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表现。)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因为我被老麻雀果敢、坚定的行动和奋不顾身、拯救幼小的精神所感动,也由于爱怜之心的驱使,所以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二)总结全文。麻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