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50827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图式及图式理论的来源及概念;然后提出了图式的类型和功能;最后介绍了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结论是:图式理论的运用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教师一方面应通过阅读建构完善学生记忆中的图式,另一方面要在阅读中激活学生已有图式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关键词:图式;图式理论;英语阅读教学。一引言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重要任务之一(王笃勤,2002)。阅读教学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原来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还是目前使用的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都指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难发现,国内各类英语试

2、卷尤其是高考试卷中阅读理解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阅读能力的高低是检验中学生英语水平及英语学习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以传授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为主,忽视学生阅读能力尤其是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学生阅读效率低下,考试中阅读题失分较多的现象。本文拟对图式理论作以阐述,并将其应用于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二图式理论1图式理论的起源和概念图式(schema)的概念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的著作纯推理判断,他提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Widdowson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总之,图式就是储存

3、于人记忆中的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网络(程晓堂 郑敏,2002)。简单地说,图式是人脑中先存的知识(prior knowledge)或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Robert E.S.,2004)。1932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Barlett F.C.正式提出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并将其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之中。后来一些语言学家把图式与阅读心理联系起来,他们发现读者的已有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应用,读者拥有的与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或先存知识即图式越丰富,他们的阅读能力越强。这种已有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的学说被定以为图式理论。它对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及学习产生

4、了重要影响。2图式的类型及功能从阅读的角度来看,图式可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1)语言图式主要是指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词汇、句法、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语言图式是阅读理解的前提。如果学生缺乏相关的语言基础知识,即使背景知识很丰富也很难理解阅读文章。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阅读的语言图式。2)形式图式是指有关文章体裁的知识。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广告等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会使用不同的词汇、句法形式及至篇章的组织形式。如果学生熟悉阅读文章的文体风格特征,记忆中具有相关的形式图式,他们就会顺利地完成阅读;反之,则难以完成。要想进行有

5、效的阅读,首先要具备篇章结构知识。不具备篇章结构知识的学生很难讲究阅读的效率(胡春洞,1998)。所以说形式图式对阅读理解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有关文章体裁及其风格特征的知识,完善学生的形式图式。3)内容图式是有关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文章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多种主题,如科技、文化、教育、法律、历史、地理、医学等,这些都属于内容图式。研究表明,广泛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三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Downup model)强调语汇教学,要求学生逐词、逐句、逐行进行解码,从而达到对整个段落、整篇文章的理解。但从阅读教学的实际来看这种阅

6、读模式容易造成学生逐词逐句的阅读习惯,忽略对文章的总体把握,从而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Goodman(1967)认为这一模型忽略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知识所起的作用,根据图式理论他提出了一个相反的阅读模型,即自上而下模型(Topdown model)。根据这一模型,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领会文字信息,而是在对语言层次的词语、句子进行解码的同时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根据文章的提供的线索,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即图式进行预测;利用上下文内容来证实或修订最初的预测,并同时为下步的预测做好准备。整个阅读过程就是在猜测、验证、修改、继续推测这样循环中进行的。可以看出,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型旨在激活学生记忆中已

7、有图式,激发阅读动机,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以达到培养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既然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到重要作用,那么中学英语教师就应重视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当中的应用,既要重视建构和丰富学生的图式,又要通过各种手段,激活已有图式,以达到启发思维,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文章的题目、插图、图表等线索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激活相关图式,促使他们积极预测。教师这时要巧妙地激活或提供一些相关的语言知识,这样可以弥补因学生词汇、语法的不足而造成的理解困难。如人教2003版SEFC BOOK1A第八单元The Olympic Games一文的主题是学生较为感兴趣又熟悉的题材,教师教学时可让学生观

8、看奥运五环(Olympic rings)的彩图,并提出以下问题:What does the picture show? What does each ring stand for?这样学生可能已猜到本课的主题与Olympic Games有关。接着教师可问学生另一个问题:What will happen in Beijing in the year 2008?这时学生就可以自然地猜到文章的主题The Olympic Games.然后教师接着问以下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Games? Where did the Olympic Games sta

9、rt? How often are they held? Do you think it is important for Beijing to host the 2008 Olympic Games?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Olympic Games?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必然会激活学生记忆中已有的有关图式,使他们的思维活跃,从而为下一步阅读文章做好准备。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和丰富他们的图式以利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人教2003 SEFC第十一单元的阅读文章时The Sounds of the world时,由

10、于学生对文章中提到的音乐种类比较陌生,头脑中缺乏相应模式,这势必会降低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影响到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如果教师能在课堂开始向学生播放一些相关音乐片段,让他们在欣赏优美音乐的同时说出或由教师列出音乐名称,如Classical music, pop music,folk music, rock and roll, hip-lop and rap,latin music,Jazz,blues,drum,piano,Indian music,country music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有关音乐的图式,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就文章的体裁和

11、题材对学生进行训练,以使他们了解各种体裁和题材的文章风格特征。人教版SEFC各年级教材基本上都是依据话题而分单元篇写的,在各个单元里的文章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按同一话题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阅读训练。比如在教学人教2003版SEFC BOOK1A第四单元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时,教师可以多花一点时间,让学生阅读有关地震、火灾、洪水、暴风等和灾后救援的文章,以丰富他们相关的内容图式。教师还可就某一体裁的文章如议论文或说明文或记叙文,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让他们掌握此类体裁文章的风格特征。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人物传记类文章时,可以利用表格或按时间顺序让学生去完成

12、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在教学人数2003版SEFC BOOKIA第五单元的阅读文章Getting to know Steven Spielberg 时,教师可让学生寻读的方式阅读课文后完成下面的表格:NameSexBirth yearBirth PlaceOccupationEducation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Long BeachMotherFatherElectrical engineerHis wifeAchievement教师还可以以时间为主线,设计有关Steven Spielberg 的要事记,让学生补充完整。1946: Steven Spie

13、lberg was born. 1958: 1959: 1962: 1975: 1982: 1993: 这样学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而且丰富了他们记忆中的形式图式。四结束语本文首先阐述了图式理论的起源和概念,继而提出了图式的类型及其功能,最后讨论了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语言图式是阅读的前提,没有语言图式,不可能进行阅读;内容图式是有关文章内容的已有知识,缺乏内容图式会使阅读困难;形式阅读是文体的体裁特点,有利于读者整体把握文章篇章结构,不熟悉文章的风格特征也会影响阅读效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加强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同时还要把各类体裁文章的组

14、织结构和诸如历史、地理、音乐、文学、法律等不同题材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建构完善学生的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图式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思维,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能达到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参考文献:1.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 胡春洞,戴忠信,英语新闻记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4. 金爱英,图式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导入策略,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12)5. Goodman,K.S.(1967).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lialist 4:126-135.6. Robert,E.S.(2004).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