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50655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含义P7-P9内容:(1) 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2) 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

2、 不可知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客观。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现代性问题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批判下凸显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是 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西方思潮,它对现代性问题展开了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批判。由于现代性问 题渗入到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之中,也就呈现多层面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本文首先对“现代性”的概念作一考察,分析比

3、较了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性”的不同理解, 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包容性极大的文化范畴,它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既是事实的; 也是价值的;既是确定的,也是流变的,很难从单一的层面加以界定。总的来说:“现代性”是指从文艺复兴特别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及基本原则。从内涵上说,是以启蒙运动为思想标志, 以法国大革命为政治标志, 以工业化及自由市场为经济标志的社会生 存品质和样式。它有三个基本特征:1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精神。2世俗化的“祛魅”过程,3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西方现代性在人类社会历史曾起过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 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对“元叙事”的批判;

4、对西方传统思维 方式的批判等几个面。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马克思最早全面洞察和把握了西方社会的现 代性特征并作了准确的描述。 作为启蒙运动之子和现代性的产儿与追随者, 马克思对现代性 的历史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和称赞, 作为现代性的批判者, 他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困境又有敏 锐的观察和揭露。 马克思不仅仅满足于批判西方社会现代性危机的表象, 而是深入本质地挖 掘造成这一危机的社会根源所在。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入全面的剖析, 他的社会批判思想 从抽象的伦理价值批判上升到科学的政治宣判, 进而进入细致的实证分析, 从而成为了丰富 深刻的社会批判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问题的

5、批判是为了超越, 它对未来理想社会 的到来充满信心。 马克心主义的批判理论和批判精神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产生了重大影 响,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批判思想在当代的延 续。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又有着根本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的同时还有肯定, 并 且追求最终的超越,是辩证的态度 ;而后现代主义追求单纯的解构和破坏,完全否定启蒙精 神的态度走上了理性的反面, 决定了它不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思潮, 我们要以辩证 的态度来对待它。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问题就是在中国的现代性构建和现代化进程 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和

6、现代化虽受西方的影响与之有相似之处, 但中国现代性和现代化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 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性形成中有 塑造作用,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肯定和批判在当代中国 仍有极为重要的规范和指导意义, 这是因为当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并未脱离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域,更因为马克思主义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只要我们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去对待马克 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就能永葆勃勃生机,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体现出不可估量的当代 价值。3、材料题: 大概内容是说马克思主义非常强大, 马克思本人连续四次被评选为哲学家之最。 问题:西方政治人士怒谈: “他的时代已不存在

7、,为什么他还存在?”这句话给我们什么启 示? 结合社会背景来谈,这个是无产阶级与资本主义阶级的矛盾而引发的问题。在 20 世纪所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中, 最具影响力并将在 21 世纪仍发生持久影响的, 无疑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横空出世。 “社会主义”概念并不始于 20世纪,而是 19世纪 30年代英、 法 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其著作中就已明确提出来的。 至于作为一种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则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 随着原始平等的被破坏和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的产生与发展, 在被奴役、 被剥削、 被压迫的劳动民众及某些知识分子中就产 生出抗议和批判现实社会不平等的思想以及

8、对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 完全公正和平等的理想在全世社会期盼与迫求的意识,故而“社会主义”观念古已有之。然而,正始列宁所说:界千百万被剥削者联合起来进行彻底的、坚决的、 全面的斗争, 以争取按照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来改变这个社会以前, 这样的愿望只是愿望而已。 只是当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 义把改变现状的渴望同一定阶级的斗争联系起来的时候, 社会主义的愿望才变成了千百万人 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 ”的确,以往人们所提出的一切关于批判现实、期盼理想的思想主张 只能归入于 “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范畴, 只是到了 19世纪中期, 以马克思、 恩格斯合着 共 产党宣言 的发表为标志, 迄今为止人类思想

9、文化史上最科学、 最先进的理论马克思主 义正式形成。从此, 国际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思想、行动指南。这才使人类的社会主义理想 由空想而成为科学。马克思主义是通过革命性地批判资本主义, 总结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 继承发展人类 优秀文化成果而创立起来的。 这是一个博大精深、 高度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中包含着哲 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以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主要 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包括阶级分析法、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无产阶级专 政理论等多方面内容)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 通,形成三位一体的体系: 正是在唯物史观

10、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最重要的理论发现基础之上, 产生了科学社会主义; 在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中, 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理; 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不仅概括了思维科学的成果, 而且更广泛地运用了社会经济、 社会历史发展的 材料和成果。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代表着工人阶级利益, 是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这个最先进的阶级服务的,是为工人阶级肩负伟大历史使 命,最终实现人类解放、 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目标作理论论证的。 这就使马克思主义与包括 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剥削阶级的学说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体现出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 的特征,因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

11、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并且, 马克思主义不是晦涩难懂、远离群众的思辨哲学, 不是高谈阔论、 脱离实际的清谈哲学,不 是空讲道理、 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书斋哲学, 而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的科学方法论和最锐利的工具, 是他们在破坏旧世界、 创建新世界的伟大斗争中的望远镜和 显微镜。这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强烈的革命性、实践性的特征。具有革命性、实践性、阶级性、 科学性等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 使社会主义理想从空 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创立者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作为思想遗产予以总结继承, 但其提出的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又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有着本质区别。 他们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

12、程, 发现 “以往 的全部历史, 除原始状态外, 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 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 一句话, 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因而每一时代的 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 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 哲学的和 其它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 ”如此提出来的 唯物史观, “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象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 在”,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从历史观中”驱逐了出来。社会主义“不再被看做 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 而被看做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13、级间斗争 的必然产物。 它的任务不再是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 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 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 段。”同时,他们并不是简单地痛斥私有制,指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对工人阶级 的剥削,而是客观、深刻、科学地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本性, “一方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对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性, 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 另一方面揭露这种 生产方式内部的一直还隐蔽着的性质” ,发现“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 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的剥削的基本形式” ,对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构成了有产 阶级

14、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所由积累而成的价值总量” ,由此不仅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资 本生产的过程, 提示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奥秘, 而且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 固有的 基本矛盾, 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总之,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社会 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20 世纪,不仅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成了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实践,而且更开创了人 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人类社会从此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以至共产主义过渡发 展的历史时期。回视20世纪,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凡经历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国家,都取得了伟大成就。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取得了经济上所

15、取得的伟大成就,更在于: “一是为人类社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展示了美好的前 景;二是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并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出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并存共处、 竞争和斗争的复杂局面; 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消灭了 剥削和压迫, 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和民主, 改变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 事实证明 了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 四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导致 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使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取得了国家独立、 人民解放的胜利。总之, 社会 主义制度的产生,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与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折入低潮形成鲜明对比的,

16、 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马克思主 义的内在生命力,以至出现了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研究热潮。4、材料题:1泰勒斯认为万物是水造成(古代朴素唯物)。2、毕拉哥拉斯认为万物是数目(客观唯心)。3王充认为天地人是气造就(古代朴素唯物) 。4、恩格斯认为世界的统一 性在于物质性(现代唯物主义)。问题1: 1、2、3观点相同么?并加以评述? P32-P34问题2: 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它有何意义?要结合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谈P39-P401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 并把它当成万 物的创造者。在中国,西周时代的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体系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