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变频器E630故障问题对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50346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弦变频器E630故障问题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正弦变频器E630故障问题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正弦变频器E630故障问题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正弦变频器E630故障问题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正弦变频器E630故障问题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弦变频器E630故障问题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弦变频器E630故障问题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弦变频器(EM630)常见故障及对策1.1 、故障内容当变频器发生异常时,数码管显示器将显示对应的故障代码及其参数,故障继电器动作,故障输出端子动作,变频器停止输出。发生故障时,电机若在旋转,将会自由停车,直至停止旋转。EM630C系列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的故障内容及对策如表11所示。表1-1EM630C系列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的故障内容及对策序号故障代码故障类型故障原因故障对策1SC短路故障/EMC故障1 .变频器输出侧相间或对地短路。2 .逆变模块损坏。3 .外接制动电阻短路4 .加减速时间太短5 .逆变模块损坏6 .现场干扰L检查接线是否有短路现象。2 .适当延长加减速时间。3 .调查原因

2、,实施相应对策后复位。4 .寻求技术支持。2HOC瞬时过流1 .变频器输出侧相间短路。2 .加减速时间太短。3 .V/F驱动方式时,V/F曲线设置不合理。4 .启动时电机处于旋转状态。5 .使用超过变频器容量的电机或负载太重。6 .逆变模块损坏(HOC)L检查接线是否有短路现象。2 .延长加减速时间。3 .合理设置V/F曲线。4 .设定转速追踪启动有效或启动直流制动。5 .更换适配的电机或变频器。3SOC稳态过流4HOU瞬时过压1 .减速时间太短,电机再生能量太大。2 .电源电压太高。L延长减速时间。2 .配合适的制动单元/制动电阻。3 .将电源电压降到规定范围内。5SOU稳态过压6SlU稳态

3、欠压L输入电源缺相。2 .输入电源接线端子松动。3 .输入电源电压降低太多。4 .输入电源上的开关触点老化。1 .检查输入电源及接线。2 .旋紧输入接线端子螺钉。3 .检查空气开关、接触器。7IlP输入缺相I.输入电源缺相。L检查输入电源。2 .检查输入电源接线。3 .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8OIP输出缺相1,输出U、V、W缺相1.检查变频器以电机之间的连线;9Ol变频器过载1 .加减速时间太短。2 .V/F驱动方式时VF曲线设置不合适。3 .负载太重。4 .长时间处于过压失速状态L延长加减速肘问。2 .合理设置VF曲线。3 .更换与负载匹配的变频器。4 .检查电机是否被别的负载带动无法停止。

4、10OH散热器过热L周围环境温度过高。2 .变频器通风不良。3 .冷却风扇故障。1 .变频器运行环境应符合规格要求。2 .改善通风环境,检查风道是否堵塞。3 .更换冷却风扇。11E13电机过载1 .加减速时间太短。2 .V/F驱动方式时VF曲线设置不合适。3 .负载太重。4 .长时间处于过压失速状态1 .延长加减速时间。2 .合理设置VF曲线。3 .更换与负载匹配的变频器。4 .检查电机是否被别的负载带动无法停止。12E14外部故障L外部设备故障端子动作。L检查外部设备I)13E15变频器存储器故障L干扰使存储器读写错误。2,存储器损坏。1 .按STOP/RESET键复位,重试。2 .寻求技术

5、支持。14E16通讯异常LSCI通讯断线1 .检查通讯线缆是否断开2 .调整FI().03通讯超时时间15E17温度传感器异常1.变频器温度传感器断开或者短路1 .检查变频器温度传感器接线是否接好2 .检查是否有铁16E18软启动继电器未吸合1 .输入电源缺相。2 .输入电源接线端子松动。3 .输入电源电压降低太多。4 .输入电源上的开关触点老化。L检查输入电源及接线。2 .旋紧输入接线端子螺钉。3 .检查空气开关、接触器I)17E19电流检测电路异常1.驱动板或控制板检测电路损坏1.寻求技术支持18E20系统干扰I.现场干扰1.寻求技术支持19E22编码器故障I.编码器与PG卡之间的线没有接

6、好2.PG卡没有装好1 .检查PG卡是否插好2 .检测PG卡和编码器的接线是否正确3 .换PG卡重试20E23键盘存储器故I.干扰使存储器读写错误。2.存储器损坏。1 .按SToP/RESET键复位,重试。2 .寻求技术支持。21E24自辨识异常1 .参数辨识过程中按下STOP/RESET键。2 .参数辨识过程中外部端子自由停止动作FRS=ONo3 .电机与变频器输出端子未连接。4 .电机未脱开负载。5 .电机故障。1 .按STOP/RESET键复位。2 .检查变频器与电机之间的连线。3 .电机脱开负载。4 .检查电机。22E25电机超速保护1 .未接PG卡2 .编码器线数F0L25设置不对3

7、 .AB相序FOl.27不对4 .由于负载过大造成电机实际速度比变频器给定速度大或者负载将电机拉反了1 .接上PG卡或者换为VF控制2 .按编码器说明书设置编码器线数3 .将负载减小或者换大一档的变频器和电机。23E27累计上电时间到达I.设定的上电时间到1.联系经销商24E28累计运行时间到达I.设定运行时间到1.联系经销商25E29内部通信故障1.内部SPl通讯异常1.掉电再上电2.寻求技术支持26E30制动器传感器异常1.使用制动器反馈传感器时传感器信号异常1.检查制动器反馈传感器接线27E31操纵杆未归零L上电时操作杆卡住了1.将操纵杆归零28E32启动检查异常1 .未接电机2 .电机

8、与变频器功率相差太大3 .电机未配置制动器,未达到制动器开闸电流门限4 .制动器释放频率设置过小1.前三种故障原因,请将F20.01设为10正式使用时必须将F20.01改为02.增加上升和下降制动器释放频率当变频器发生上述故障后,若要退出故障状态,可按STOP/RESET键复位清除或使用故障复位端子,若故障已消除,变频器返回功能设定状态;若故障仍未消除,数码管将继续显示当前故障信息。英文大写字体显示对照表:abCDEFGHIIABCDEFGHILN0PQrSTUXYN0PQRSTUXY1.2 故障分析变频器通电后,由于功能设定及外接控制端子接线错误,使得电机未能按期望的结果动作,可参照本节的分

9、析内容实施相应的对策。若显示为故障代码,参照表Ll的故障对策排除。2.1 功能代码参数不能设定按UP键和DOWN键,参数显示不变变频器在运行状态时,有些代码参数不允许修改,必须停机才能修改。F12.02选择为1或2时,也会出现限制参数更改的情况,请将Fl2.02设置为。或者置了用户密码时,也会出现同样情况。2.2 电机旋转异常按下键盘RUN键,电机不旋转 启动停车为端子控制:检查功能代码F00.02的设定。 自由停车端子FRS与CC)M闭合:使自由停车端子FRS与COM断开。 运行命令切换至端子有效,此时运行命令只能由端子控制:修改使其无效。 运行命令通道的状态组合为端子控制:修改为键盘控制。

10、 参考输入频率设定为0:增加参考输入频率。 输入电源异常或控制电路故障。控制端子RUN、FR=ON,电机不旋转 外部端子启动停车功能设定无效:检查功能设定代码F00.02的设定。 自由停车端子FRS=ON:使自由停车端子FRS=OFF。 控制开关失效:检查控制开关。 参考输入频率设定为0:增加参考输入频率。 电机只能单方向旋转反转禁止有效:当反转禁止代码参数F00.21设定为1时,变频器不允许反转。 电机旋转方向相反变频器的输出相序与电机输入端不一致:在断电状态下,任意互换两根电机连线即可改变电的旋转方向。2.3电机加速时间太长电流限幅水平参数设置太低当过电流限幅设置有效时,若变频器的输出电流

11、达到其设定的电流限幅水平,则在加速过程,输出频率将保持不变,直到输出电流小于限幅水平值后,输出频率方能继续上升,这样,电机的加速时间就比设定的时间长。请检查变频器的电流限幅水平是否设置太低。设定的加速时间太长。请确认加速时间代码参数。2.4电机减速时间太长能耗制动有效时 制动电阻阻值太大,能耗制动功率太小,延长了减速时间。 制动使用率设定值(F15.32)太小,延长了减速时间。增大制动使用率设定值。 设定减速时间太长。请确认减速时间代码参数。失速保护有效时过压失速保护动作,直流母线电压超过过压失速电压(F07.07)时,输出频率保持不变,当直流母线电压低于F07.07时,输出频率继续下降,这样

12、就延长了减速时间。设定的减速时间太长。请确认减速时间代码参数。2.5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当变频器运行时,由于变频器工作于高频开关状态,会对控制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可采用以下措施: 降低变频器的载波频率(F00.23)o 在变频器的输入侧设置噪声滤波器。 在变频器的输出侧设置噪声滤波器。 电缆的外部套上金属管。变频器安装在金属机箱内。 变频器及电机一定要可靠接地。 主电路连线及控制回路连线分开独立走线。控制回路采用屏蔽线并按说明书接线所示的方法连接屏蔽线。2. 6漏电断路器动作变频器运行时,漏电断路器动作由于变频器的输出是高频PW信号,因此会产生高频漏电流,请选用电流灵敏度为30mA以上的

13、变频器专用漏电断路器;若用普通的漏电断路器,请选用电流灵敏度为200mA以上的,动作时间为0.1秒以上的漏电断路器。2.7机械振动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变频器载波频率共振电机无问题,但机械产生尖锐的声音共振时,是由于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变频器载波频率共振。请调整FOO.23载波频率,避开共振频率。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变频器输出频率共振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变频器输出频率共振,会产生机械噪声。请使用振荡抑制功能(F15.37),或在电机底板设置防振橡胶及其它防振措施。PID控制振荡PID控制器的调节参数P、Ti.Td设置不匹配。请重新设定PID参数。2. 8变频器停止输出电机仍旋转停车直流制动不足停车直流制动力矩过小。请增大停车直流制动电流设定值(F04.22)o停车直流制动时间过短。请增加停车直流制动时间设定值(F04.23)o一般情况下,请优先增大停车直流制动电流。2.9输出频率不按给定频率输出给定超过上限频率给定频率超过上限频率设定值时,输出频率按上限频率输出。重新设定给定频率,使其在上限频率范围以内;或检查F00.16.F00.17及F00.18是否适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