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通用.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501254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通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通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通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通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通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通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通用.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通用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棹zho船 蛮横hng 怒不可遏 接踵zhng而至B眼眶kung 彷png徨 挑拨离间jin 拾sh级而上C晦hu暗 寒噤jn 强qing词夺理 目眩xun神迷D衍yn射 浩劫ji 纷至沓t来 纵横驰骋chng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而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B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的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C到了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气氛让张亮很快适应

2、了新的学习环境。D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4、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人们喜爱观赏日出,面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偶)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拟人)C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

3、义的精神。(反问)D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比喻)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ABCD7、古诗文默写。(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韩愈在马说中,用“_,_”揭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3)诗歌创作中通常借比喻来表达思想感情。李白在送友人中运用比喻通过“_,_”来抒发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自喻,通过“_,_”来表达自己孤傲坚贞的品质。二、文言文阅读。(15分)游大林寺白居易(唐)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

5、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注释)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聚落:村落,村庄。别造:别外来到。造,到访。迨:至,到。垂:将近。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山桃始花历东、西二林,抵化城因与集虚辈叹且曰属引凄异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遗爱草堂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B时节绝晚 哀转久绝(三峡)C余与河南元集虚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D于是孟夏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3翻译下面的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环寺多清流苍

6、石,短松瘦竹。4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1(1)开花;到达;于是;连接。2D3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4(1)大林穷远;(2)名利之诱人也如此!三、现代文阅读。(30分)1、低头见花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球,又似回首时,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

7、心头。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连。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超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缘交融于一处。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此情此境之

8、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下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而更多的人,更像那些深谷之中或草叶之下的小小花朵,终其一生的平凡,就连那花儿也是毫不张扬,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抱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索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也会在某个时间,落入别人惊喜的眼中。如此,就足够了。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是无悔。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我们在

9、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下头去看那些花朵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相互洇染,相互温暖。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1阅读全文,谈谈文题“低头见花”的含义。2结合语境,品析第段“装点”一词的表达效果。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结合文中的语句,从下面的链接材料中任选一人,写出此人低头所见之“花”的深刻内涵。(链接材料)A杨绎: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幺,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

10、不安。(选自老王)B梁启超: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选自敬业与乐业)2、父亲的麦粒许心龙那年夏天的一天,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将饭碗一推,抹把汗,就喊娘到场里收麦子。凌乱的麦秸屑很有感情地揉进父亲泛黄的短发里。一晃,父亲在打麦场上忙乎了半月多,该颗粒归仓了。六月的阳光把父亲的背心烙在了身上,父亲洗澡时,脊背呈现出醒目的背心模样,白而发亮。父亲和我娘我哥齐上阵,摊开的一大场麦子很快变成一堆小麦山。麦山按捺不住地弥漫着麦香的热气。我娘拢了拢湿漉漉的乱发,瞅着麦山,脸上露出了疲劳后的笑容。这时,父亲伸出左手弯腰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用力

11、握了一下,伸开手掌盯了一会儿,又用右手食指来回划拉几下。“干透了吧?”我娘问道。父亲没有搭腔,而是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了口中。随着颚骨的上下晃动,嘴里发出了清晰的嘎嘣嘎嘣的脆响。“我要的就是麦粒嚼在嘴里的嘎嘣脆响!”父亲不容置疑地说。“装麦!”父亲将军般地命令。面对饱满的麦子,父亲的精气神儿也是永远饱满的。“麦收您爹看得最重。”我娘边往簸箕里搂麦,边说,“自从跟您奶奶分家另过,年年都是这样。”“麦子晒干了,不会生虫。”父亲边扎麦袋口边说,“交公粮时心里也踏实。”“我说多少遍了,从今年起,不再交公粮啦。”我强调说。“你以为你是皇上,说免皇粮就免了。”父亲头也不抬,接话道。其实,父亲很为有我

12、这个师范毕业执了教鞭的儿子骄傲的。我娘不置可否地笑笑,那意思是责怪我想得倒美。我望望仅会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的二老,无语了。无知者无过,只是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想借今年的饱满麦子,好好出一口去年在乡粮站交公粮时受的恶气。去年排队交公粮时,有人趁父亲去厕所,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麦子,调换给了父亲。面对坷垃秕子麦,父亲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他因此受到了大喇叭的广播批评。受了奇耻大辱的父亲回来就找村主任申冤。村主任笑笑,拍拍父亲的瘦肩膀,说公粮交掉不就好了,再争论还有意思嘛。父亲叹一声,气得夜饭也没吃就蒙头睡了。睡梦中还发癔症连喊:“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十多袋麦子规矩地躺在了架子车上。父亲还

13、跟往年一样,要提前一晚上去乡粮站排队。我娘准备好的有葱花面饼还有过夜的铺当。这时,我看到村主任朝我们的麦场走来。我忙向村主任招手。村主任不会不知道政策,这回看愚顽的父亲还有什么话可说。我长出了一口气。“老陆,今年麦子咋样?”村主任走近了,瞅着父亲问道。“亩产一千一二百斤吧。”父亲笑答。父亲说着就解开一袋麦子,抓出一把,说:“来,村主任你看看。”村主任探头看看父亲手里的麦子,点点头。“嘎嘣响呢。”父亲说着就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口中。很快,嘎嘣嘎嘣的响声就从父亲嘴里传出。我看到父亲咀嚼得很有耐心很卖力很幸福。父亲的那嘴钢牙好像就是为了麦粒生长的。最终父亲很满足地咽下那口麦面,说:“村主任,我

14、再打开一袋你看看吧。”“不,就跟这麦粒一样瓷实。”村主任再次点点头,说,“村里最过硬的,就是老陆了。”“用这样的麦子交公粮,没问题吧?”父亲胸有成竹地问道。“交啥公粮?”村主任一愣,望我一眼,恍然明白了什么,笑道,“呵呵,你交公粮交上瘾了吧?你不知道今年起公粮免征了吗?”父亲呆若木鸡。无疑,村主任的一番话在父亲看来显得惊天动地。“老陆,不交皇粮就违法的时代过去啦!”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村主任显然也很激动。“村主任,你可不敢开这样的玩笑呀!”父亲盯着村主任,小心地说。“连我的话你也不信?电视上都播了呢。”村主任拍拍父亲的瘦肩膀,一本正经地说,“老陆,对去年交公粮的事还放不下吧?”“我真咽不下这口气。

15、”父亲硬咽着说,“我的麦子粒粒嘎嘣脆响,交恁些年公粮了从没有过二样的。”“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村主任安慰道。“看看我的麦子哪粒不嘎嘣脆响?”父亲执拗地说,“那袋土坷垃秕子麦,打人的脸呀!”“好了,别伤心了。”村主任再次拍拍父亲的肩膀,说,“你就用这车麦子卖了钱,买辆三轮车吧。也一把年纪了,该省点力气了。”“听村主任的,买辆三轮车吧。”我娘忙说。我娘望村主任一眼,说:“没见过恁一根筋的,弄啥事就怕别人吃了亏。”“呵呵,谁不知道老陆!”村主任笑说,“我说老陆呀,这就是变迁。可不能坐在福中不知福。”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我娘叹一声,偎坐在了父亲的身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