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信息教育之透视.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499769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信息教育之透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信息教育之透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信息教育之透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信息教育之透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信息教育之透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信息教育之透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信息教育之透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信息教育之透视摘要:文化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代写论文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信息教育是信息文化继承和创生的过程。以文化为主线的信息教育嬗变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张的过程。信息教育要特别强调最一般、最丰富的信息文化的构建。关键词:文化;文化哲学;信息教育;透视文化哲学中讲的文化是广义的,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开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哲学是理论化了的世界观、方法论。文化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也是将来哲学变革的重要形态之一。因此,对信息教育进展文化哲学层面的讨论,不仅仅表达一种哲学理性的价值关心

2、,更是对人、文化与教育三者关系的深层追问。一、信息教育的嬗变:文化历程从世界信息教育宏观的开展动态来看,信息教育嬗变的文化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一)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教育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计算机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计算机产生之后不久,但正式形成却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关考证认为,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米切尔斯(Dihaels)在其著作?美国教育中的下一个转折点:计算机文化(ThenextgreatrisisinAerianeduatin;puterLiteray)?中就指出了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但首次明确提

3、出计算机文化概念的那么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刘赫曼,他在其80年代所著?计算机文化:概观?中给计算机文化以明确的定义。众所周知,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才能的培养列为根底教育的首要任务。阿瑟从运用计算机工作与传统的读、写、算三大根本技能进展横向比较后认为,人们必须重视“计算机应用才能的培养,他把这种才能定义为计算机文化概念。此后,即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原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APErshv)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

4、?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他指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才能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较的程序设计意识与才能,这种程序设计意识与才能就是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化,而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养一种程序设计的意识与才能。计算机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程序设计,不是指广义上的文化)作为认识和理论的产物,有它深化的认识根源。计算机成为学习者认识的唯一对象,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体系构造和程序设计等复杂的知识与技能。人是认识主体,计算机是客体,在人的现实观念中,计算机是将“我的文化观念通过文化活动(如程序设计)转变为文化产品(程序)的忠实执行者。主要以“

5、程序设计为内核的计算机文化,带有强烈的唯“技术中心(也称“技术理性)倾向,旨趣在于培养“程序设计技术精英,是一种“精英文化。也正是因为唯“技术理性,计算机教育几乎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习者的身心开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进步。(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信息技术工具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带有明显的“技术痕迹,表现出强烈的“技术理性和“32具理性倾向。但是,它与唯“技术理性的计算机文化之间却存在重要区别:计算机文化仅仅局限于程序设计,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那么远远超越了程序设计文化的范畴,将计算机视为极其重要的信息处理和传播工具、认识世界的认知工具以

6、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工具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计算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认识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工具、手段和方法,摒弃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狭隘文化的窠臼。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互相作用的结果。虽然信息技术工具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技术理性,但是,当计算机作为认知、交流和探究的工具时,信息技术教育也逐渐开场注重人的意识、情感、态度、兴趣和需要的内部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无疑是一个宏大的进步。“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它不可能替代人的考虑。因此,学习者不再像计算机教

7、育阶段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枯燥深奥的计算机原理、构造等知识,而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学习一些和自己亲密相关的常用软件。在这种工具文化的视野中,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人当然是认识的主体,被认识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是客体,而计算机成为“助教、“助学和认知的工具,其目的就是纯熟运用计算机完善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转贴于论文联盟.ll.(三)信息文化信息教育阶段是以信息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这里的“文化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广义文化。信息文化是一个庞杂的大系统,是人类在自身内化的信息文化观念的指引下,选择合适的文化活动方式,消费出五彩斑斓的文化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开展,尤

8、其是智能技术的出现,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逐渐放低;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步,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外的有关信息科学、信息伦理和信息意识的要求明显加强。因此,信息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详细内容包括:(1)信息意识情感。包括敢不敢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以及遇到问题想不想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2)信息伦理道德。应用信息技术时能不能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标准,利用时是否考虑到对于人类社会好不好的问题。(3)信息技术方面的根本知识。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知道,对于其开展与作用理解不理解。(4)操作、利用与开发信息的才能。信息文化视野中的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新

9、特点。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的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代理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互相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别人之间的界限和间隔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的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特殊形式中,人同时具有客体和主体双重品格。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有需要的、从事理论活动的主体,又是以自身的理论来满足其需要的客体。所以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是认识别人或事物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成为别人认识的客体。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教育嬗变经历了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三个连续统一的阶段,三种文化的概念范畴逐渐扩大,文化层

10、次逐渐提升。信息教育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是对信息文化的创生,信息教育是对传统科学教育的超越。(四)信息教育的本质:文化解构综观信息文化的万千姿态,可将之解构成群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两局部来把握其“质的内核。群众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的信息文化,带有“群众性、易学性、常用性等特点;而精英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国家、政府、商业、教育等领域的特殊的专业性的文化,带有明显的“高、精、尖的特点。当然,群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划分是相对的、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精英信息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在不断地得到解决后向社会全面推广,精英信息文化也就变成了群众信息文化。这说明群众信息文

11、化和精英信息文化是互相浸透、互相依存的。基于对信息教育的文化解构,我们可以试着对信息教育的本质作如下界定,即信息教育是对信息文化的继承和创生,并在继承和创生中形成的个性化信息素养的群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教育。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者进展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才能、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二、信息教育的施行:文化构建信息教育的施行是将信息文化构建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由于信息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价值性、生成性和多元性,施行信息教育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的指导下,对信息文化进展科学的反思、评价和选择,以构建合适本国实际情况、符合人的身心开展规律、满

12、足社会政治经济开展需求的信息文化。根底教育事关我国将来的开展,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老师对中国的当前以及将来的信息教育作了全面深化的考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导、根底教育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李艺教授,在深化反思传统“技术中心取向的计算机教育对学习者人性的压抑、创造力的扼杀以及情感体验的无视的根底上,提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他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实际是两局部的复合物,一个是群众信息技术局部,一个是技术取向局部,它们分别是群众信息技术和专业信息技术向根底教育映射的结果。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关于

13、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中有关“课程建立局部的第一条提出:“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2022年3月31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标准(实验稿)?正式发布。显然,国家文本将高中信息技术纳入技术领域,明显带有“技术理性的痕迹。正如前面所言,虽然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开场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但本质上仍是“技术理性,假如将“信息技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提出,极易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认识上的混乱。冷静睿智的李艺教授清醒地注意到了这一点,秉承“双本体观的思想,巧妙回避了这一难题,转而适度超前地提出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目的。华东师范大学

14、的祝智庭教授以其独到的目光和惊人的智慧,进一步将“信息素养提升为“信息文化。他说:“信息素养应该看做是一种新的信息文化,从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到知道如何访问信息,到批评性地考虑信息本身,到信息的技术构造,到其社会的、文化的甚至是哲学上的情境和影响力,这些对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受过教育的公民是必需的。假如我们从这种多维文化的角度去认识信息素养,那么我们推行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是对技术才能的超越,信息技术才能只是信息素养的根底,是必需的、底层的才能。他还强调应当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到信息教育的大框架中来考虑。显而易见,信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在扩大,是对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计算机文化的提升和超越,信息教育的施行就是信息文化构建过程。信息教育嬗变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的继承、批判、创造和提升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技术教育向信息教育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把“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教育的初步目的是合理的。信息素养的提出扫清了长期困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唯技术中心的阴霾,为信息技术教育向信息教育迈进铺平了道路。人是文化创生的主体,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信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信息文化的创生和信息素养的内化,通过信息教育,学习者可以自由地畅游于信息文化之长河,获得丰富的信息文化感受,形成安康丰富的信息意识。转贴于论文联盟.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