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数说课材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499624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平均数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求平均数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求平均数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求平均数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求平均数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平均数说课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一比,求平均数”说课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比一比,求平均数”,现在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一、 说教材一) 教材分析比一比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第一次教学平均数,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特征,本课没有直接呈现概念引出平均数,而是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经历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2)

2、 能力目标:经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估算等多样化算法的讨论,会利用图形直观估计平均数,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3) 情感目标: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现实价值。难点:平均数的意义的建构。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男生套圈统计图二、 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法上我选择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把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情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法上我力求体现在学中玩,玩中

3、悟的思想,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三、说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本课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我把教材中提供的静态的“投篮比赛”的情境图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态的“套圈比赛”这一教学情境,将学生直接带入运动情景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环节:操作体验,探究新知出示了同学们举行套圈比赛的录像后提问:比赛时分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规定每人套15个圈。(课件出示:男女生套圈统计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知道什么?条形统计图是学生的旧知,

4、这个问题学生只要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统计图就能回答。紧接着下一个问题: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来当个小裁判,请你判断一下,在这次比赛中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由情境引发的问题比较简洁,指向明确。问题提出后,做短暂的停顿,旨在让学生边观察统计图,边静心思考。通过对多数学生的提问,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辩,使学生们直觉地体会到当人数不相等时比个人成绩不合理,比总数也不公平,进而产生寻找一种新的数据的需要,从而引入新知探究。这一部分老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将从不同角度选取数据作为该组数据的代表进行比较。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当学生靠个人的能力难以解决问题时,老师接着提问

5、:那么4个男生作为一组,5个女生作为一组,你们觉得到底怎样进行比较,才算公平呢?前后4人学习小组讨论讨论。讨论完后,学生汇报,老师及时板书: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问: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是什么意思?学生仅靠语言表达比较困难,于是就给学生提供了相应了学具男生套圈统计图,每两人一个学具,分小组操作。统计图上用棋子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上面的棋子可以随意移动,让学生通过想一想,亲手移一移,在指尖中感受平均数的意义。让生走上台前来展示他们的想法,师再课件演示,用动态的割补来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引导学生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移多补少,从而揭示平均数的含义。当学生的思维刚刚获得平衡时,又

6、巧妙设置认知冲突,“这平均数除了通过移动得到,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迫使学生打破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先合并再平均分),为此再次组织同学进行小组探究,从讨论、反馈中,得出如何来求平均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合作交流,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探索。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尝试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在理解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求出男生套中个数的平均数后,对于女生套中个数的平均数先让学生先估一估,目的是强化平均数是匀一匀再匀一匀这样一种产生的过程,淡化平均分,来强化学生对平均数意义而非算法的理解。在又一次争辩中使学生理解如何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在此老师进行

7、小结:刚才我们得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5个,这个5呀就是4、7、5、4、5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那这个6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紧接着,引导学生探讨平均数的范围。首先从直观的例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有些同学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多,有些同学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少。接着通过在条形统计图上移动表示平均数的虚线,让学生边回忆得到平均数的过程,边思考平均数的范围。想一想,平均数会不会比这里最大的数还要大?(板书:最大数)平均数会不会比最小的数还要小?为什么?(板书:最小数)小结:我们的平均数就是在最小数与最大数之间。第三环节: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

8、实际生活中,我再次结合运动情境,首先播放世界锦标赛我国选手张琳夺金的精彩镜头引起学生的自豪感,带着这份热情,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学校运动队队员的肺活量和普通学生的肺活量,进行关于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的计算练习。接着设计了小明学游泳的运动情境,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出示小明运动中的心率情况,使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体会理解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的特点。最后设计了郭晶晶和姚明、陈若琳等体育明星比身高的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设计这一组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旨在通过练习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在练习中继续以运动为线索,以学生熟悉的人物为主角,让学生在并不陌生的情境中自然地解决生

9、活中关于平均数的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整节课的情境创设连贯、自然、有效,让儿童伴随着生活情境,在交流中生成、在操作中探究、在练习中感悟。第四环节:质疑反思,总结评价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我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交流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后说板书设计,我设计了整个板书,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法灵活开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构建了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家课堂。板书设计:平均数 最小数 最大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4+7+5+4+5=25(个)255=5(个)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7+3+5+9=24(个) 244=6(个)答:女生套中的圈数多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