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读本.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497714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读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读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读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读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读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读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读本.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第一单元 我的兴趣爱好1.兴趣广泛的爱迪生 安徒生小时候是个爱幻想的孩子,他热爱大自然的花、鸟,觉得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大么美妙、神奇。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乡间生活、身边人物、各样玩具、故事中的图画,尤其是诗歌。 他开始写诗、写戏剧。 他勤奋地学习,他执着地追求。 他出版过小说,还有童话,像卖火柴的小女孩美人鱼等,他一篇又一篇的童话为全世界的儿童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唱歌、舞蹈、体育锻炼这些活动可以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增强我们的本领! 习题: 孩子,请说出你的爱好,好吗?2我成长了1.案例一放学了,我高兴地背起书包回家去。 推开院门,

2、我高声喊道:“妈妈,我放学了。”可是家里没有动静。“咦?难道妈妈没在家?”我刚想出去找妈妈,忽然听到妈妈在房间里小声地说:“孩子,进来吧。”我轻轻地把门推开,问:“妈妈,您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妈妈说:“我有点头疼。”我说:“妈妈,您可能发烧了,您口渴吗?我去倒水给您喝。”我去客厅倒了一杯开水送到妈妈手上,说:“妈妈,您在房间休息一下,我去做饭给您吃。” 妈妈看着我,欣慰地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我笑着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是孩子了,我已经长大了。”2.案例二 今天爸爸妈妈有事出去,要留我一个人在家,出门前他们很不放心地交代我不要害怕。写完作业,天已经慢慢黑了,可是爸爸妈妈还没回家,我心

3、里有些害怕了。但是想到他们临走时那不放心的脸,我下定决心要克服这胆小的毛病。因为去年有一次,妈妈乘我在睡午觉,偷偷出去买东西了。我一醒来看见家里没人,吓哭了,一直哭到他们回来为止,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让我一个人在家了。想起这事,我还有些不好意思呢。现在虽然害怕,但是为了让爸爸妈妈放心,我可要好好表现一下了。我把家里的灯全打开了,又把录音机拿出来,一边听英语磁带一边读书。这个方法好,把我一个人在家害怕的事忘了。直到爸爸妈妈回家,他们高兴地夸我长大了,是个勇敢的好孩子。3. “我”是小小裁判员1、短剧表演:情境1:小狐狸的妈妈刚给它买了一个新铅笔盒,小老鼠想向它借来看看,它却不肯。情境2:小狗汪汪

4、的小手绢脏了,就自己找来水盆和肥皂,把它洗干净。情境3:早晨7:00了,小猪贝贝还在床上睡觉,妈妈叫他快起床上学,他不听。情境4:小猴在放学路上看见一位老奶奶过马路,她急忙跑过去扶老奶奶一起过。2、评价剧中的小动物的行为是否是长大的表现,并说说为什么?(我长大了) 【参考资料】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上升时期。心理渐趋稳定,个性进一步发展,但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特点,儿童在个性形成上易形成自私、依赖、唯我独尊等心理特点。甚至因个别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致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够体谅他人等坏习惯。在意志的自觉性方面,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觉性较差。在课堂上,他们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等

5、现象时有发生,在和同学合作、交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他们的行动往往需要依靠外界的力量来督促,这些都将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他们只有在正确地了解自我,辨证地对待自我充分地完善自我时,才能使生命充满朝气、活力和欢乐,才能生动地展现儿童多彩的个性。长大的意义很深刻,不单单是体现在某一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苗一样要汲取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的各种“营养”才能茁壮地成长,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让学生正确认识怎样做才是真正长大了的表现。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实行自我教育。通过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使他们懂

6、得怎样做才是长大了的道理。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三方面教育入手。要帮助儿童养成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习惯,才能使儿童健康茁壮地成长。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在学校要养成学习自觉,不随便迟到早退,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等良好习惯;在与人相处中要做到团结同学,尊敬师长,遵守校规校纪等。在家庭中要做到尊敬长辈,做事有条有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社会上要培养乐于助人、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财物等良好行为第二单元调控台情绪一:生气害处多1.故事:“翘嘴巴的小姑娘” 一群蜜蜂想要飞到一个小姑娘的嘴巴上采蜜,为什么呢?听了“翘嘴巴的小姑娘

7、”的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有个小姑娘,很娇,动不动就爱发脾气,把嘴巴翘得老高老高。 一天,奶奶带她上公园,嘱咐她不要乱跑。她听了很不高兴,把嘴巴又翘起来了。奶奶说:“瞧你那翘嘴巴,真难看!”小姑娘回答:“我偏要翘,好看。”奶奶说:“难看,像个喇叭筒,没有人会理睬你。”小姑娘说:“好看,就是好看,人人都会喜欢我。”奶奶还想再说点什么,小姑娘却捂住了耳朵,独自跑去看猩猩了。 一只小麻雀看见小姑娘这样对待奶奶,便飞到动物们那里,对它们说:“叽叽叽,叽叽叽,翘嘴巴的小姑娘不讲礼貌,不听奶奶的话,老是发脾气。我们大家都别理睬她,快快去休息。” 于是,本来正在表演的猩猩、大象等动物都停止了表演,不去理睬小

8、姑娘。大象还故意把鼻子里的热气喷向小姑娘,将小姑娘吓了一跳,她转身就跑。 跑到一个青藤架下,各种颜色的牵牛花都在朝着小姑娘微笑,可小姑娘一想起刚才受到的动物们的冷遇,便把嘴巴翘得更高了。 喇叭花发现,小姑娘的嘴巴翘起来以后,很像喇叭花的形状,如果把小姑娘的嘴巴留下来,可使喇叭花更有灵气。于是,喇叭花便争先恐后地朝小姑娘的嘴巴扑去。 小姑娘慌了,捂住嘴巴赶紧往后跑。过了一会,她又看见一群蜜蜂朝自己飞来,原来蜜蜂想在她的“喇叭嘴”上采蜜。 这下可急坏了小姑娘。要是被蜜蜂叮了,该有多难看啊!想到这里,小姑娘不禁失声喊了起来:“奶奶,奶奶,快救救我呀!” 奶奶看到小姑娘的惊慌神态,暗自发笑,然而她却不

9、动声色地说:“收起你的翘嘴巴,赶快笑一笑,蜜蜂就不会来叮你了。” 听了奶奶的话,小姑娘甜甜地笑了一下,露出两个美丽的小酒窝,好看极了。 蜜蜂看到小姑娘的“喇叭嘴”不见了,便失去了采蜜的兴趣,成群结队地向其他地方飞去。从此,小姑娘再也不乱发脾气、乱翘嘴巴了。 问题:小姑娘为什么不乱发脾气了?2.擂台赛小脾气,使不得,劳心伤神害处多。心情好,情绪稳,学习起来少差错。遇到烦恼沉住气,自我排解显效果。从小掌握自控术,有助成长添快乐。问题:学完儿歌,知道了什么?【参考文献】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有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火冒三丈,无法控制自己;有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则闷在心里,从此失去快乐;

10、也有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便想尽办法进行自我排解,努力去做情绪的主人。大量的事实说明,遇到不如意的事主动进行自我排解是最好的方法。同学们应当从小便学会这种消极情绪的自我排解方法,对健康身心大有好处! 低年级小学生的情绪受认知评价的影响很大。研究发现,低年级小学生在活动受到干扰、遭到别人指责、遇到不公平待遇、发现被人欺骗、个人期望落空、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时,都会形成消极的认知评价,从而引起生气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儿童生气时要么不吭一声,将火气压在心中,要么大吵大闹,具有明显的发泄或攻击倾向。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的研究还发现,68岁的女孩子生气发脾气的次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这一年龄段的男孩子则表现出相

11、对的稳定状态,这与该阶段的女孩子自尊心更强、挫折的体验程度更深、形成了更加消极的认知评价有关。 依据认知-评价情绪理论设计的“生气害处多”活动,以小品表演的形式形象地表现出低年级女生喜欢生气的特点,并且通过集体讨论和教师归纳,试图使学生从认知评价这一维度上了解好生气的危害,进而运用理智的力量来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然,认知评价对情绪的控制作用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因而对小学生情绪生活的认知指导不宜采用过深的理论,只要使他们明白最基本的道理即可。 * * * *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是认知-评价情绪理论的创建者。她认为,情绪是一种感受倾向,这种倾向以个体对于事物或好或

12、坏的评价为依据。评价补充着知觉并产生去做某种事情的倾向。虽然所有的评价都具有体验的成分,但只有当评价引起的活动倾向很强烈时,它才被称为情绪。由评价引起的情绪可诱导人们选择适合于刺*境的反应方式。因此,评价是情绪产生的根本条件。 阿诺德指出,记忆是评价的基础。任何新的事物都是按照过去的体验受到评价的,而过去的体验或者称作感情记忆,则是过去评价的再现。想象是评价的重要环节。一个人开始行动前,总是通过想象把感情记忆和当前的情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想象对未来的预期做出评价,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这种评价的复杂过程,几乎可能在一瞬间发生并完成。 阿诺德认为,某些评价是直接的、直觉的和先天的,与此同时,一般的

13、认知过程在情绪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既然认知因素已经如此深刻地卷入情绪之中,那么通过认知评价理当能够对人的情绪加以控制。但是,按照阿诺德的说法,依靠那些“直接的、直觉的和先天的”评价,又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阿诺德理论中的这一矛盾之处,引起某些情绪理论家的批评。尽管如此,阿诺德关于认知评价引发情绪的见解还是博得众多情绪理论家的赞赏,因为这种见解有助于端正传统心理学视情绪为“原始的、本能的、不可驾御的”主张,从而可以为情绪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拉扎鲁斯进一步扩展了认知-评价情绪理论的内容。他指出,每种情绪反应都是一种“具体的认知或评价的功能。”正是由于人们有选择地对外界刺激进

14、行具有倾向性的认知评价,才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外界刺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出于“应对”外界刺激变化的需要,人们的认知评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情绪反应的相应变化。“应对”外界刺激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靠直接的行动去应对。直接行动的成功或失败是不确定的,因而对此进行的认知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也是波动的。另一种是靠再评价去应对。所谓再评价是指对先前评价的再次评价。例如饥饿者看到所喜欢的饭菜被烧糊了时,他就会对以前的“喜欢”做出再次评价。再评价完全是一种认知活动,不包括直接的行动。拉扎鲁斯认为,在重视认知因素对情绪反应的意义时,还应重视生理和行为因素的作用。实际上,情绪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反应,每种情绪都包括生理、行为、认知三种成分。这三种成分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它们的不同组合是构成各种具体的情绪模式的标志。拉扎鲁斯强调,个体的心理结构(信仰、态度、人格特性等)对认知因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价值,其中社会文化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评价和情绪反应方式。二:快乐生活1.故事理查德菲利普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65年,他因为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趣的是,在费曼还待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就向妈妈夸下海口:“如果生下的是个男孩,我一定要把他培养成科学家!” 1918年5月,费曼出生了,欣喜的爸爸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科学地培养小费曼,实现自己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