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4916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3 我的新发现执教者:合肥市红星路小学 李妍一、教学目标1.开展“晒晒我的新发现”活动,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把新奇有趣的发现记录下来,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善于记录的好习惯。2.借助例文,学习小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具体、生动地写下来的。尝试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中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文通句顺。3.重点围绕是否“把自己的发现写得有意思”评价并修改习作,展示交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 开展“晒晒我的新发现”活动,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把新奇有趣的发现记录下来,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善于记录的好习惯。2. 借助例文,学习小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发

2、现具体、生动地写下来的。难点: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中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文通句顺。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组织开展“晒晒我的新发现”观察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卡,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可以走进树林、草丛、花园、麦田,把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在观察记录表上,还可以画出自己的观察发现。四、教学课时: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谈话导入,交流“发现”,激发热情。1.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下面老师就要让小朋友间比一比,看看哪位小朋友心思最细腻,眼睛最有神。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预设一:学

3、校里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细心的你有什么新发现呢?学生交流:星期一,我来到学校发现海棠花开了;迎春花发芽了;教学楼新装了监控;放学路队比上学期整齐了;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比上学期更规范了预设二:家里教师引导:在温暖的家里,在这个最熟悉的环境中,你用你的火眼金睛又有哪些新发现呢?学生交流:放学回到家,我发现吊兰又长长了一大截;我家里的小乌龟眼睛上长了一块白色的东西;爸爸妈妈更关心我的学习了;70多岁的爷爷迷上了电脑预设三:自然界寒冬已经过去,生机勃勃的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亲爱的同学们,老师相信,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大树下,草丛中,池塘边,甚至是泥土里,也一定会有许多

4、令人惊喜的发现。对不对?学生交流:星期天,我来到田野里,发现地里的麦苗返青了;下雨天,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了;不知名的小虫子爬出来了2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同学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里,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都有我们的发现。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及时记录下来,就能给自己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这样我们写起文章来就会有内容可选。(二)采访观察经历,培养观察习惯。1.开展了一周的观察活动,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多。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观察到这些新奇有趣的事情的,你们愿意告诉我吗?老师想请几位观察细致的小同学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提炼教学问题:你是怎样想到在这个地方观察的?观察时你看了多久,想到了什么?

5、观察时除了看看,还做了什么?回家填表时有没有忘记,又是怎样来做的?2.引导总结,习得方法。听了别人的介绍,你受到哪些启发?(三)范文引路,学会写下“发现”过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新发现,那刘常宁小朋友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1.学生自读。思考:他发现了什么?这些东西是怎样的? 2.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蚂蚁正在造新家。那土一粒粒的,像细细的沙。甲虫它是深褐色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须,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它不停地动着,大概是想接收春天的信息吧!3.对比着读一读,你觉得哪段话写得好?课件出示:我拨开小草,惊喜地发现一群蚂蚁正在造新家,洞口有一堆新土

6、。那土一粒一粒的,像细细的沙。啊,离蚂蚁洞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只不知名的甲虫!它是深褐色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须,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它不停地动着,大概想接收春天的信息吧!我拨开小草,惊喜地发现一群蚂蚁正在造新家,洞口有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啊,离蚂蚁洞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只不知名的甲虫!它是深褐色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须。它不停地动着。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5.教师小结:文中的小作者不仅会观察,而且还会联想呢!他把一粒粒的新土比作( );把甲虫那长长的须比作了( );不停地动着,他想到( )。正是由于小作者加入了自己的联想,所以文章才会这么生动、形象、有趣,小朋友在写作文时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

7、你的文章也会变得生动起来。6.仔细观察,练习说话。看下面两幅图,按照我们从例文中学到的方法来练习一下,考考你真的学会了吗?咱们比一比,看看谁最会观察,最会想象?提示: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你的想象?评价时,看看谁能得到三颗星:“发现星”“描述星”“想象星”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四)用笔表达,描绘“发现”1.作前激趣:刘常宁同学用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发现了草丛中可爱的小生命正在造新房的蚂蚁和摆动长须的甲虫。你看,小作者多么会发现,他不仅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他观察得那么仔细(板书:观察仔细),调动了所有的感官,用手扒;用眼看;用心想;写得那么有趣(板书

8、:写得有趣),给我们描述了一个表面静悄悄,实际活生生的昆虫世界。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也用了一周的时间去寻找,去发现。咱们也来试着把自己的发现变成文字,和大家快乐共享。好,现在请你们考虑一下,刘常宁写的是小草中的发现,你准备写哪里的发现呢?那就动笔写一个你的发现的小片段吧。写清你的发现,如果能加上联想那就更好了。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也用了一周的时间去寻找,去发现。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发现变成文字,和大家快乐共享呢?好,现在请你们考虑一下,刘常宁写的是小草中的发现教师在题目“小草中”上打上(),你准备写哪里的发现呢?动笔之前,请看看老师给的一点建议:温馨提示:(1)确定个合适的题目。(2)认真细致地描写,并展开合理的想象。(3)用词准确,语句通顺。(4)带着自信、愉悦的心情完成习作。2.题目自己决定吧。想好了吗?那就迅速地写吧。3.学生练习写稿,教师来回巡视,指导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同学。六、板书设计:(小草中)我的发现观察仔细 发现了什么? 写得有趣 是什么样子的? 想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