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48804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高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高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高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问题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问题研究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科学,识图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等。并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相应的问题给出了通过采取知到用时及时补、强化技能重点突破、知识与方法同授等解决策略。关键词: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一、影响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问题分析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由于成绩不理想,没有被国内各高校录取的学生。我们不能否认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无法与被高校录取的学生相比较,整体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方法也不够科学,其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也相对有些

2、局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被弱化许多。极个别基础差的学生甚至听不懂课、看不懂图,更不用说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学习兴趣缺失,学习信心不足,上课溜号,严重影响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也随之处于十分堪忧的境地。二、提高中职电机与控制教学效果的方法(一)采取“知到用时及时补”策略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这一问题,教学中可以采取“知到用时及时补”策略。比如,针对学生对电动机结构和原理都说不清楚这一问题,教学中便针对实物进行教学,把学生初中物理没有掌握好的这部分必要的基础知识弥补上来,介绍电动机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复习初中阶段学习的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基础

3、知识,重点回顾其基本结构(定子、转子)、分类(换向式和感应式;交流电动机、交直流两用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原理(换向式电动机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工作;感应式电动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工作),然后再给出电动机的基本概念(额定值、技术数据、额定工作制、铭牌)。由此再逐步提升知识难度,逐渐过度到新课教学,降低知识的难度,使新旧知识呈阶梯状上升,提高学习的学习效率。在进行“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这一内容的教学时,首先要向学生明确:直流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很大,甚至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10至20倍。如此之大的启动电流必然会导致电枢绕组和换向器的损毁,故此直流电动机必须严禁直

4、接启动。在明确这一基本原则后,就要向学生提出问题:那么根据以前学生的物理知识,谁能知道要想使电路的电流减小,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根据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可以出答案:根据I=U/R得知,要想減小电流,可以通过降低电压或者是增加电阻的方法来解决,或是同时在降压增阻也能够解决问题。根据与学生的共同分析,可能接着追问学生:那么,这个电阻应该串联在电路中还是应该并联在回路中?这个问题同样是回顾初中物理知识,此问题的解答同样能够为学习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起动”的相关新知识内容奠定基础。通过回顾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公式:1/R并=1/R1+1/R2.;R串=R1+R2+.;得出一般性结论:通过采用起动时在电枢回

5、路中串联起动电阻的方法减小起动电流,起动结束后再将起动电阻从电路中切除即可。在引导学生得出上述结论后,可以再带领学生做一道习题,达到通过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例: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110V,额定电流为15A,电枢电阻为0.4,求直接起动电流。若将起动电流限定在额定电流的两倍,应串联多大的起动电阻?以上这个例题是典型的新旧知识巧妙搭配的习题,其衔接非常紧密。通过初中学习的简单的电流电阻的计算,结合新课程内容的理解,便可以顺利写出此题答案。在进行了以上教学之后,还可以通过小结的方式进一步拓展知识面:通过上面的例题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直接起动电流为275A,而额定电流仅仅15

6、A,可见起动电流远远大于额定电流。我们家里所使用的很多电器电动机容量都比较小,所以可以直接采用全压起动。但是,像电子音响这类的设备则不同,因为全压起动,起动电流大,使电刷、换向器产生较大火花,不但使其使用寿命缩短,还因其表面电阻增大,造成电动机在额定运行状态下的转速下降,所以电子音响设备的支流电动机便会因此经常导致此类故障出现。(二)采取“强化技能重点突破”针对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相对局限,甚至听不懂课、看不懂图的问题,采取“强化技能重点突破”的策略。学生看不懂图,教学中就尽最大可能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必要时将课堂搬到实训室或是实训基地去,通过实物与图纸对照,向学生一一讲解各部分内容;

7、针对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差,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一起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师生共同进行实践操作来理解理论知识,完成分析问题的过程,从而逐步提高其分析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利用电厂机组大修的机会,把学生带到合作伙伴某电厂电机班等班组进行实训学习,通过参观现场的工人师傅的检修,配合一定的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机的结构、原理、工作过程、线路符号以及代号,通过观察实物,指导学生读懂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看懂线路图的基础上,掌握线路图各部分的作用,以便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拆解或安装,而看到安装好的设备也能够自行按要求画出相应的方框图。对于认识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察,多次对比的方法来提高认识,加深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和理解。三、结语总之,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既与初高中教学不同,也与高等院校的教学。主要侧重于适应初会需要,侧重于学生的就业。因此,其理论知识不要求过高,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既可,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