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徐桥冲击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484315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徐桥冲击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下徐桥冲击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下徐桥冲击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下徐桥冲击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下徐桥冲击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徐桥冲击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徐桥冲击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盛宁线宁波段宁海力洋至城区段改道BT工程公路建设项目桥梁桩基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盛宁线宁波段宁海力洋至城区段改道BT工程项目经理部2013年 8月 2日目录一、工程概况31、设计标准:32、水文、地质、地貌33、主要工程数量3二、施工方案31、施工准备工作3三、安全、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的措施121、安全保证措施122、环境保护措施16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6K3+052.6下徐桥桩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1、设计标准:1、桥面宽度:单幅桥面净宽28米。2、环境类型:二类环境;3、设计安全等级:小桥为二级。4、设计荷载:主线桥公路级;主线桥辅

2、道及线外桥城市B级5、设计洪水频率:主线桥按100年一遇设计; 6、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度;2、水文、地质、地貌场地地貌属山前冲洪积地貌,拟建下徐1号桥,120m PC空心板,桥梁全长25.04米,中心桩号K3+052.6。地基土表层分布填种植土、填土,均匀性较差,上部为海积成因的粘土、淤泥等,其下为冲洪积成因含粘性土卵石及坡洪积含碎石粉质粘土等,其中在8.3-9.0m为夹软土。3、主要工程数量桥台设直径1.2米的桩基20根。二、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工作(1)图纸审核施工前由工程部主持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技术人员及班组成员要对桥梁位置的地质和水文等

3、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并熟悉图纸。(2)原材料检验及桩位复核试验室对钢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进行检验,测量组负责桥梁桩基位置的施工放样及复核工作。(3)桩基成孔方式的确定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地下水发育程度及桩基长度,确定桩基成孔方式,本桥基底地质较差,有地下水的桥梁桩基,采用冲击钻成孔施工。(4)场地平整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进行施工场地平整,对位于水田范围的桥梁桩基适当填高(约50左右);对河道内的桩基,采用筑岛围堰的施工方法,围堰顶面填筑高度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高水位0.50.7m,随后展开桩基施工。(5)施工方法应采用可靠精确的方法对桥基础中线及各桩位坐标精确放样。放样前应对提供的坐标及基底

4、标高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部施工。 桥墩桩基施工时,左右幅一排桩应先行施工外侧桩基至基岩面,并确定纵横向岩面后才能判别各桥终孔标高。终孔原则按各墩构造图,桩长及嵌岩深度应满足相关设计图纸要求。桥址处地勘钻孔数有限,施工中如发现地质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反馈以进行变更。基础施工时应加强地质监控,及时反馈岩性的变化,进行动态设计。桩基成孔后,必须测量孔深,垂直度、孔径和沉淀层度等,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灌注砼,灌注砼过程中注意控制成桩钢筋笼中心位置。应加强检测,防止坍塌、缩径、砼离析和桩偏位。钻孔桩的护壁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第8.2.6条要求

5、,尤其应注意控制失水率,保证泥皮厚度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以确保桩基承载能力的发挥。清孔要求:桩底允许沉淀厚度视持力层土质类型而定,持力层为弱风化或中风化的嵌岩桩不大于5cm,持力层为其余土质的摩擦桩不大于20cm。钢筋需接长时应有可靠连接方法,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数量应满足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等规范有关要求。下部钢筋砼耐久性要求:最大水灰比0.50,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0kg/ m3,最大氯离子含量0.15,最大碱含量3kg/ m3。桥梁下部结构桩基施工放样前应根据平面曲线要素和各墩台桩号及其几何关系对全桥桩基放样坐标进行详细的复核。钻孔桩必须逐根桩进行无破损质量检测,其检测方法由建设单位

6、和监理、施工单位协商确定。桩基质量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2、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1)桩基成孔施工原理冲击钻成孔的方法是成孔时靠提升冲击锤往下反复冲击,将孔中的土、石劈裂、破碎或挤入孔壁中,用泥浆悬浮钻渣,以便冲击锤能经常冲到新的岩层。(2)钻机就位由测量组精确放样定出桩位中心,吊车配合人工将钻机起吊就位,要求底座水平、稳固。钻头在悬吊状态下,起吊天轮中心、钻头中心与孔位中心在同一轴线上,其最大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钻机就位后,布置泥浆循环系统,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与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每台钻机采用独立一套泥浆循环工艺。(3)钻进开钻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材、取

7、材,结合在其他桥梁桩基施工的经验,保证自始至终泥浆性能稳定,护壁效果良好。具体的泥浆配制进场时由试验室通过试验计算得出比较适合的配比。钻孔阶段,采用低冲程冲击(0.61.0m),待整个钻头全部、均衡的进入地层后,再采用大冲程(1.3m)、高频次冲孔。在覆盖层中冲孔时,使用低冲程(0.61.0m)。当冲孔至基岩时,注意先用小冲程冲孔,待钻头全部进入岩层后使用大冲程(1.2m)钻进。在冲孔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河水位1.5m2.0m,掏渣后应及时补水,确保孔壁的稳定。为控制钻孔的垂直度,应检查钻孔正直度,如超过标准,必须及时修正,至合格后方可继续向下钻进。钻头修补后钻进,要缓慢下放钻头,

8、钻头不能顺利下放时,采用小冲程冲击扫孔,时刻防止发生卡钻事故。钻头放至孔底,先采用小冲程钻进,10分钟后再利用大冲程正常钻进。在钻进过程中,泥浆的性能指标要求为,泥浆相对密度:1.201.40,粘度:2230pas,泥浆含砂率:4。为了保护环境,避免对河道的污染,严禁将废浆、废渣直接排入河道内。(4)泥浆制备泥浆制备通过开孔时冲锤冲击形成,冲孔中间过程中直接添加泥浆材料冲进形成泥浆。冲击钻时不启动泥浆循环系统,等孔内形成一定浓度的泥浆,增强护筒脚处护壁效果后,开启泥浆泵反循环泥浆捞取钻渣。在冲进过程中,作好泥浆的维护管理,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21.4左右。(5)清孔在孔深达到设计标高后,采用抽

9、浆、清水换浆法清孔。冲锤提离孔底约50cm(冲锤上附着泥浆管进浆口),开动离心泵循环泥浆,悬浮钻渣,降低泥浆浓度。在储浆池与桩基间设置泥浆罐,通过泥浆泵吸起的钻渣在泥浆罐中沉淀后流入护筒内。利用泥浆泵进行泵举反循环清渣,把孔底泥浆、钻渣混合物排出孔外,一边向孔内补充经净化后的泥浆,并同时开启虑砂器虑取细砂,直到测出出浆口泥浆达到比重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小于2%,胶体率大于98%为止,整个清孔过程约需2小时,清孔后的沉淀小于5cm。做好下放钢筋笼的准备工作。(6)钻孔的安全要求冲击锤起吊应平稳,防止冲撞护筒和孔壁;进出孔口时,严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发生钻锤撞击人身事故;

10、因故停钻时,孔口应加盖保护,严禁钻锤留在孔内,以防埋住钻头。(7)钢筋笼制作安装钢筋下料钢筋下料采用钢筋切割机,下料要保持钢筋端面的平整,不得出现挠曲和马蹄形。钢筋笼的加强箍采用22的钢筋弯制成圆来作为制作钢筋笼的模具。钢筋笼制作把钢筋笼的模具立起对应摆放在钢筋的两端,并离钢筋端头1m。再把钢筋一根根摆放在模具上并同加强箍焊接起来。把制作好的钢筋笼两端套上塑料保护帽并立标识牌,以备待用。检测桩基的声测管采用焊管,按图纸位置预先绑扎在钢筋笼上,通过10圆钢制作的圆环焊接在钢筋笼上,每两米一道,在安装时通过橡胶套套住接头,橡胶套用铁丝扎紧。钢筋笼运输钢筋笼由吊车装平板车,再由平板车运到施工平台,再

11、利用起重吊起吊钢筋笼。为避免在起吊过程中钢筋笼的变形,采用两点起吊,吊点位置钢筋箍做局部加强。钢筋笼下放钢筋笼下放前,准备好管钳且把板凳定位在桩位上。板凳固定好后,吊起第一节钢筋笼进行下放。起吊时,用4条等长的钢丝绳,分四个吊点起吊钢筋笼顶部,钢筋笼底部通过吊车的另外一个钩起吊,等到整个钢筋笼在半空中以后,再缓慢钢筋笼松底部小钩,直到钢筋笼垂直后,把钢筋笼底部小钩取下,进行钢筋笼的下放。当第一节钢筋笼下放到一定高度时,将钢筋笼绑在板凳上固定,再由吊车起吊第二节钢筋笼,起吊方法与第一节相同,并同第一节钢筋笼对好位后把螺丝拧紧。接好后继续下放。注意事项A、钢筋笼主筋外侧应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弓形钢

12、筋,以保证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具有足够保护层。B、由于钢筋笼骨架较重,须在吊点位置加焊吊环,并通过吊架来承受钢筋起吊时吊点的水平分力,防止钢筋笼变形。C、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应用测锤放在管内测明声测管深度,如若不能到底,查明原因,处理好之后方能进行桩基砼浇筑。D、E、桩基砼浇筑完后再测明声测管的深度,并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对声测管持续保护,严防塞管。表4钢筋加工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频度检查方法范围点数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按每工作日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3件3用钢尺量弯起钢筋的弯折20箍筋内净尺寸5表5钢筋成形和安装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频度检查方法范

13、围点数受力钢筋间距(灌注桩)20每个构筑物或每个构件3用钢尺量,两端和中间各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连续量取钢筋(排)距,取其平均值1点螺旋筋间距105连续量取5个间距,其平均值计1点钢筋骨架尺寸长103用钢尺量,两端和中间各一处宽、高或直径53钢筋保护层厚度1010用钢尺量(8)、灌注水下混凝土导管加工导管采用内径350mm的无缝钢管加工,标准节为3m,底节为6m,另外加工非标准节,导管总数应配备备用数。导管采用法兰接头,上下两节法兰之间垫以厚45mm橡胶垫圈,法兰螺丝采用20螺丝。导管拼装应顺直,试拼完成后导管外壁以明显标记逐节编号并标明尺度。导管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桩基

14、施工过程中,每灌注一条桩前做水密试验一次。导管下放前可以分段拼接好,下放时分段起吊。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的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p可按下式计算:P=chc-wHw式中: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混凝土灌注钻至设计标高终孔后,进行第一次清孔,利用泥浆置换法使孔内泥浆达到指标后,移开钻机。利用检孔器检查成孔的直径,倾斜度,合格后下放钢筋笼。由于成

15、孔后拆除钻机、下放钢筋笼、安装灌注导管要花费较长时间,灌注水下混凝土前需进行二次清孔。利用泥浆泵和虑砂器进行反循环清孔,泥浆相对密度宜为1.07左右,粘度18pas左右,含砂率2。达到标准后,准备进行混凝土浇筑。A/导管要求、钢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考虑导管直径应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本工程选用直径35cm导管。导管中间节长3m,底节长6m,并配1m的调节管。管节采用丝扣连接。、导管采用高强钢管制成,使用前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以检验导管的性能。B、安放导管吊放导管时,使其位置居中,轴线顺直,防止碰撞孔壁。C、灌注前的准备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检查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