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479739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写好身边的平凡人之选材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通过分析材料和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到典型、真实、丰富和新颖。教学重难点:学习选材方法,训练选材能力。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在前面几堂课的学习中认识了阿长和老王,他们平凡却有着独特的人性光辉,他们存在于鲁迅和杨绛的笔下,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那我们如何用笔来写下像他们一样的平凡人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思考如何写好身边的平凡人。既然文章的主题已经确定是写平凡人,那么如何突出平凡人的特点呢?这就涉及到选材。教师出示ppt:叶圣陶曾说过:“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是材料选得精

2、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周密一点儿罢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以写平凡人为中心,来学习怎样选材。(二) 米从哪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哪里呢?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材料从生活中来。(1)直接选材提问:我们平时写作的素材来源于哪些地方呢?让学生得出材料来源于生活,需要我们用心观察和感受,才能得到。教师此时可告知学生这种直接从生活中选取材料的方法就叫直接选材。(2) 间接选材:我们除了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直接选材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选材呢?原来从报纸、书上、电视上、网上,看到的的资料都可以运用到作文中。这就叫间接选材,我们应不断积累这些材料。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告诉学

3、生什么是直接选材和间接选材。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要细致观察、用心感悟、勤于积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视野更开阔,境界才更高。既然解决了米从何来的问题,那接下来就进入如何选材。(三)如何选材选材就如同蜜蜂采花蜜,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那么到底如何选材呢?1.材料要典型(1)完成课本:阿长与山海经的选材设计意图:接着完成课本阿长与山海经的选材练习,初步了解选材要围绕中心。和中心有关的可以详写,无关的可以略写甚至不写。以“慈母心”为题,你认为哪个材料最符合主题?材料一:母亲是一个普通的民办教师,她十几年如一日,对党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满腔热忱,她

4、在教学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常常备课到深夜,连节假日也没有休息过,有时甚至还带病工作。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她所教的班级,在全乡统考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母亲也连年被评为“模范教师”。材料二:母亲自己省吃俭用,而让子女吃好穿好。材料三:母亲离孩子而去了,父亲承担起了当爸、当妈的两副担子。孩子生病,他彻夜不眠,细心照料;孩子要去春游,他不仅买来了面包、水果,还有小小的一包晕海宁;粗笨的手捏起了针钱为孩子钉钮扣谁说是严父,分明是慈母啊!教师总结:材料一 重点表现的是母亲的敬业精神,不合本文的主题。材料二 肤浅平淡,难以打动人。材料三最具有时代感,因而有一定的典型性。“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个材料可较曲折

5、地表现出母爱的深沉和伟大,使文章的感染力得以增强。2.材料要真实出示以“说说咱们班”为题进行选材的两则材料,你认为哪个材料更好? 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轶闻趣闻津津乐道“语文一族”,“数学一族”等也各有特点。生:第一则材料存在着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的毛病,缺乏感染力;第二则材

6、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设计意图:先出示两则材料,让学生谈感受。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正确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在思考和对比中自然明白选材要真实。 拓展:真实包括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莫怀戚在二十年后回忆说散步: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由我裁决,不能两全这个重要细节。当时事实是:有歧路,无争执。祖母宠孙子,一下子就依了他。但不加改造,无以产生表现力。而且那次也只背了儿子,并未背母亲,但这之前是背过母亲的。譬如1981年我们陪母亲游都江堰,离堰涉水,景象略险,我便背着母亲慢慢走。那时母亲尚不很老,似觉过意不去,我说你在我背上我

7、还稳当些。这倒是实情。母亲当时还说:“那么倒是我在保护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是而已,也无甚特别的技法。3.材料要丰富两篇课文不直接写两件重要的事:买山海经和送香油鸡蛋,前面的材料似乎没有什么用? 前面写淳朴善良的阿长真挚地对地鲁迅,陪伴鲁迅成长,而鲁迅对她却很厌烦、不大佩服,仅有的敬意都是幼稚的想法,在成年的鲁迅看来,悔恨、怜悯、感激、怀念和祝福之情更是交织在一起,而长妈妈的形象也更加丰满。老王里也是一样,如果单独只写老王送香油鸡蛋,不能体现之前两家人的交往,老王把杨绛当朋友甚至是亲人,杨绛却只是想到在物质上不让老王吃亏,所以才感到愧怍。4. 材料要新颖学生以“生日”为话题进行选材。材料

8、一: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给我梦寐以求的礼物;老师送给我祝福的话语;同学们为我开生日晚会,远方的朋友也给我发来了祝福的短信。我感觉到好温暖好幸福。材料二: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刮起了一股风给过生日的同学送礼物。今天是好朋友的生日,我不知怎么办才好。送吧,这个月为给同学送礼物借了好几回钱了;不送吧,又不好意思。我感到很困惑。同学过生日,送礼物既浪费钱财,又耽误学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社会上的“人情风”竟刮到校园里来了呢? 第一则材料表现了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美好,立意健康,但不够深刻、新颖;第二则材料通过一个小事件反映了一个大主题人情之风不可长,角度新颖,能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这里通过两则材料的出示,

9、让学生明确选材一定围绕中心。可以写一个中心事件,也可以从不同侧面写几件小事来表达一个中心。但是不管怎样都得扣题。(四)牛刀小试总结选材的几点要求后,出示一篇病文,师生共改。学生先改,展示。教师再展示自己提前修改好的作文。(五)作业强化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其运用选材的几点要求,补充题目“ 的妈妈,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作业的设计主要是想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写作中去。根据本节课所学,在选材上对之前的有关母亲主题的作文进行完善。(六)板书设计:学会选材渠道:直接、间接要求:真实、典型、丰富以上就是我教学整体的流程,整个流程以写母亲为例,让大家知道材料从哪来?如何选材?本节课的板书我是以重点知识提纲式的呈现。使课堂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其依据则是由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共同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