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苹师德征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47638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苹师德征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姜苹师德征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姜苹师德征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姜苹师德征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姜苹师德征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姜苹师德征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苹师德征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爱无边口前镇第二小学 姜苹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作为一名教师,所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

2、、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首先,师爱是平等的。师爱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德识毫不保留地无私地传授给了学生。学生开心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学生进步就是他们最大的收获。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爱是一种奉献,是人类最无私、最纯洁的爱。教育的真意是育人,教师的灵魂是师德,有道德的教师如雪一样洁白纯洁,如金子般珍贵,他们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赋予公

3、正的爱,给学生们带来的是其享用一生的营养。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诠释教育的真正含义,才是教育事业的基石。他们是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孜孜探求、表里如一的人,更是肩负国家、民族和社会未来的人。教师用他独特的爱,发挥着父母无法企及的力量,而且有着魔力般的神奇。它可以使浪子回头,使“愚”者生辉;美好的人生被教师的爱所唤起,健康的人格为教师的爱所酿就。教师应爱每一个孩子,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充当“失败者”的角色。而享受教师的爱也是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和权利,这是他们得以健康成长的阳 光、空气和水。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 爱”才是教育的原动力,才是教育的源头。没有了“爱”,哪怕方法再多,仍只有两个字“空虚”。教师对学

4、生的爱应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而不是一部分学生,也就是说教师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学生是优是劣、是贫是富,都应一视同仁,待之以爱,不能随个人喜好,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师爱”更谈不上“师德”,由于学生各自的心理及成长环境不同,呈现在教师面前的形象也就千差万别,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身份地位及职业各不相同,教师更应一碗水端平,坚持平等对待原则,切不可受那些外界因素影响而左右自己的观点、态度。其次,师爱是严格的。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道德情感,而不是私人情感,出于教书育人的目的,对学生的爱应是“严慈相济”,也就是说既要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要有父爱的严格、庄重,在态度上

5、和蔼、严肃,行动上严格要求、细心关怀。1、在收作业本时,首先要求“齐”,一本都不能少。对于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者,重点对待,当布置作业时,就指名让他告诉同学们有几道作业题,并答应老师什么时候交作业。这样点拨几次,就能转化一个不写作业的,然后就这样各个击破。 2、在感情上打开缺口,用“父母起早贪黑,挣钱交学费”“老师辛辛苦苦地备课教学”“你们都像我的孩子,我不愿意有一个落伍”等等。这些真情实语打开孩子们感情上的缺口,让孩子们自觉自愿地学习写作业,端正学习态度。第三,师爱是尊重与信任。教师对学生尊重信任也只不过是人对人应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而已。即使不做教师,这也是为人处世应有的道德修养,对教

6、师而言更应如此。假使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不仅不能为师,而且也不是一个有完整道德修养的社会人。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任何不尊重,都应受到谴责。因为这种态度和行为,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而是损害践踏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及权利,是对学生人格的漠视和身心的损害。尊重信任学生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假使那样,又变成了放任。尊重信任学生要求可以批评教育学生,但不能污辱学生的人格,不能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漠视或污辱学生人格尊严和人格,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还会带来学生的畸形发展。因为在漠视和污辱中成长的人难以有做人的尊严,既学不会尊重人,也不会自

7、尊,心灵麻木,自尊丧失,为师之人,倘使是这样一种情形的话,敢问师德何在?良心何在?第四,师爱是高尚与艺术的化身。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 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为师者必

8、须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教师更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师爱是艺术的化身,懂得师爱艺术的教师,在抛洒爱给所有不同的学生时,能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像春风化雨,不觉不晓,沁人心脾,能“从心所欲又不逾矩”,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作为教师能拥有学生,是莫大的快慰。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书育人的基础。只要教师真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就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敬,教师的师表形象也一定会被学生自觉效法。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师德之魂,只有施爱与每一个学生,才能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才能发出灿烂的火花。师爱因学生的爱而变的浓郁和沉厚,学生的爱也因师爱而变的绵甜和悠长。选择了教育,我不后悔,选择了学生,我倍感幸福。师爱就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小事,让师爱不再有缺陷和遗憾。如果说,我们的生命真的是一只酒杯,那么请用它盛满爱的佳酿,和所有值得爱、理解爱、奉献爱、感谢爱的人一起干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