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学设计[444].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475966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44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44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44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44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44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44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是什么》教学设计[44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什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是科普知识性的课文,对于水的多种变化,多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很少仔细观察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所以在板书上,我采用简单的简笔画出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等不同形态的图画,学生易于理解,可以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了解水

2、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用“挑战朗读”提高朗读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了解气象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难点: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云)(2)线儿又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2.师:小

3、朋友猜谜语的本领可真高,今天,请来一位小魔术师,它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二、整体感知1.师指课题问:瞧!我是什么呢?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师范读课文。2.同学们,你们听得可真认真啊,你们听出来了吗?课文中的我到底是什么呢?生反馈答案。3.原来小魔术师就是“水”啊!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板书:水)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44,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4.认读生字(1)出示带拼音词语读。强调多音字“没”。(2)出示去拼音词语读。(3)单个生字读。5.自主识字(1)这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样的好方法记住的呢?四人小

4、组内一起交流交流吧。四人小组交流。(2)谁愿意把你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全班交流。(3)有了这些好办法,相信这些生字我们记得更牢了,再一起来读读他们吧。全班齐读生字。二、品读课文(一)朗读感悟第一自然段。1.可爱的小水珠呀,它还会变魔术呢?就让我们看看小水珠都会变成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出小水珠变成了什么?生反馈,师适机板书:汽云雨、雹子、雪2.小水珠能有这么多变化,真神奇!那它是怎样变的呢?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听老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找小水珠是怎样变成汽的句子?交流:谁能说说小水珠是怎么变成汽的?生反馈,师出示句子: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多神奇呀!谁能读

5、出它的神奇?指名读,齐读。 3.“汽”又是怎样变成“云”的呢?谁来读读汽变成云的句子?(指名读)“云”多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啊!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有时候穿着白衣服,有时候穿着黑衣服,有时候又把红袍披在身上,早晨和傍晚又把红袍披在身上。)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爱美的姑娘吧!(课件展示)穿白衣服的云叫什么云?(白云)那穿黑衣服的呢?(乌云)早晨把红袍披在身上叫什么?(朝霞)晚上把红袍披在身上又叫什么?(晚霞)这样美丽的姑娘你喜欢吗?(喜欢)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对她的喜爱吧!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二)品读学习第二自然段1.飘浮在空中的云还会变呢?你是喜欢他变成雨、雹子还是雪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

6、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吧!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带上动作读一读吧。2.交流:指明读,从学生动作中体会“雨、雹子、雪”落下时不同。3.出示第二段,生齐读,边做动作边朗读。4.三个不一样的动作,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种不一样的变化,雨落下来,雹子打下来,雪花飘下来,还会变成水的模样,水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着,多么有趣的水呀!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生说后,教师补充。)山谷中总是弥漫着(雾)冬天的早晨,草地上都有一层(霜)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 (彩虹)夏天的早晨,荷叶上会有(露珠)冬天很冷,河里会 (冰)(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水有这么多的变化,你们知道它平时生活在哪里吗?自己读一读课文第三段吧。1.

7、指名读,谈读的感受。预设: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睡觉的时候很安静,声音大了,会吵醒他的,所以要读的轻。生:散步的时候很悠闲,所以要读的慢一点。2.出示图片,结合图片,带感受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四)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觉这些水好像都有了生命一样,可是他还有一点小脾气呢!1.请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谁来介绍一下水的脾气呢?(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温和-暴躁还是一对反义词呢!2.那么,我什么时候我很“温和”?什么时候又很“暴躁”呢?说得真好!看来水的脾气的确时好时坏,温和时,他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是人类的好朋友;可发起脾气来却

8、也无情,给人们带来灾难。3.课件出示资料印尼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中死亡的人数达16万6千人,全世界在此次海啸中死亡的人数竟高达22万5千人。(图片展示)同学们,了解了水的脾气,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呢?4.那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看看人们是怎样管理它的。交流:人们都想出了什么办法来管理它的?(课件展示)修建水坝,排洪、蓄水,发电;修建水渠,合理利用水资源。5.谈话小结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面对世界上水资源的不断减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想说什么呢?(节约用水)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每一滴水,争做“节水小卫士”吧!三、写字指导1.观察字的结构,重点指导灾、害、黑

9、、器2.师范写,生书空写。3.生描红、练习,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我是什么水汽云雨、雹子、雪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科普文章,但它的描写形式很有童趣。是一篇既有知识的掌握,又有美的感受的一篇好文章。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理解又要抓住朗读训练,让学生了解神奇的自然现象,同时又能有感受到自然的美。这节课的设计源于聆听了崔峦教授的课标解读讲座以及几节“以读代讲”展示课,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给我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收获颇多,感触也很深。回来后,总想把其中精彩的部分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再结合生本,于是就设计了这样一节课。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本课我试图通过指导观看图画、动作演示朗读

10、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注重用言语描述、图片欣赏、生活体验让学生有感受地朗读。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体会地去感悟朗读的技巧,比如在指导朗读“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有时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这一句时,我先带着学生欣赏美丽的云图,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到的三幅云图:白云、乌云、彩云,学生自己感受到云的变化,云的美。我又把云儿说成是爱漂亮的小姑娘,让他们把云儿想像成爱漂亮的小姑娘,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那种美,那种快乐,让他们感受到读这一句时应有的

11、感情。在加强朗读训练时,我还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个性化阅读。例如在教学水变成雨、雹子和雪一段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理解动作词“落、打、飘”,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地理解句意、层意。通过学生的自由读,教师指导,再由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在空中飘浮,连片成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但是课堂上也暴露出很多不足。例如感知课文环节中,还是感觉到老师牵引的地方有点多,没有放手,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的感悟有时候是老师通过问题的设计拉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还有就是缺乏语言的锺炼。同样的意思,表达方法不一样,孩子们理解得深度就不一样。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或者提问时语言应该既要精炼又得适合语文阅读课的本质。课堂上,有些地方我在语言组织上不够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