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46561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廖朝珍学习是从古至今的永恒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长期关注。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目前,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小学是打好基础的阶段,非智力因素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发挥积极方向的作用,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入手正确引导。提高有效教学的力度,提升有效学习的程度。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沈德立提到 “成才过程”的观点,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成才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智慧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在智力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同时非智力因素还影响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刚进入校园,学生对学习没有养成一

2、个系统的、规范的模式,导致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效果不太好,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一、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从教师教的角度思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做好事情的必要条件,当然,学习数学也不例外。兴趣是影响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要提高学生数学兴趣,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中要能带动学生积极性。如:老师在引入问题时,不是先告诉答案,即使学生不会,也可以让其先去猜测,这样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就有兴趣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跟着教师的指导寻求答案,由此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其从中体会一种追求答案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3、但是在老师教的同时,学生学习方法和态度也非常重要,有句俗话这样说道:“师傅领进们,修行在个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虽然老师教的好能使学生成绩有效提高,但“教”始终还是外因,“学”才是内因,外因通过与内因协调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学”即是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非智力因素。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新课改后的课堂,要求营造一种课堂气氛,数学老师的教学观念,不断从传统数学观到现代数学观念转变。从单纯的老师讲到师生合作;从信息单向传递转向信息多向交流;从封闭型教学到开放式教学;从“管”的教育转向“导”的教育。学生要自己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主动攫取有用的知

4、识,培养独立自学的能力,就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学生找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适合的方法解不同类型的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相同的题,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解题要慢慢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迁移,总结经验,灵活掌握结论和规律。如: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一系列结论和各种规律,不需要每个人死记硬背,而是重在理解记忆,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例: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字母、或图形,并说明理由。1,1,2;1,1,2;( ),( ),( );A,A,B;A,A,B;( ),( ),( );, ,;, ,;( ),

5、( ),( );此题需要学生观察,探索总结规律,认识到:对于有规律性的事物,无论是数字还是字母或图形都可以反映相同的规律,知识表达形式不同,要能做到举一反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数学体会,对数学有不同的情感。对于“题海战术”的看法,现在还是存在一些分歧,这样的分歧主要根源是数学体会。而这个问题正体现了新旧课标的区别,课改后的教学正在逐步从过去注重知识的量和“题海战术”向注重数学观、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价值转变,重视数学的情感体会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情感体会取向正确了,就能朝着正确的导向前进。性格对数学学习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性格自

6、卑、羞怯、不自信的同学,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也不敢回答问题,怕回答错了同学笑他(她),性格相反的同学态度却正好与之相反。有的同学坚韧性强、有恒心,因此在学习上就不怕遇到难题,耐心思考,直到自己攻破它;而没恒心的同学连看到复杂的计算题就会烦,甚至发脾气,常常想好好学数学,但一遇到困难就泄气了。这样不同的性格差异明显影响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性格,有利于更好的学习数学以及其他科目。从众人说的对数学学习存在新的有趣现象,如果一个班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上数学课,绝大部分都喜欢数学,那么这个班的数学就会越来越好,并且会带动其他不太喜欢数学的人一起学习,使得整体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此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1

7、897年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N.Triplett)进行“群体效应”,实验表明,让40个儿童单独或一起转钓鱼竿线圈,他发现共同做比单独做有更大的增量,即这就是群体对个体间相互促进、激励的结果,也是互相感染的结果。其次则是一种社会从众倾向,社会从众倾向说明个体在集体中会潜意识的与多数人一致的倾向,被称为社会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这就是非智力因素中情感的感染作用,受群体、同伴的影响。有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做一件事,可以促进个人活动(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出现增量或者增质,这就是所说的“社会助长作用”。因此学生在整体学习环境下,有与集体相融合的心理,看到多数人都对数学有兴趣,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喜欢数学;看到

8、同学数学成绩好,自己也会努力学习,使自己成绩也好。反之,如果班上整体数学学习氛围不浓,刚开始可能有学生喜欢数学,但由于受班级大部分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影响,心里没动力去学,没有努力的目标。如此下去,结果自然不一样,这也是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一个影响方面,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二、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数学学习的正教法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可以开展如下活动:(1)、组织数学兴趣小组,组内成员定期交流数学学习情况,收集与数学有关的报刊书籍,供组员查阅,提

9、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2)、 开展课堂小竞赛,分组进行回答问题、上台演练,并进行评讲、打分。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强,都不希望自己所在的组掉在后面,都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以此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开展数学兴趣活动,每周一次数学兴趣沙龙,让学生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数学交流与学习。2、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良好性格的形成因素很多,在课堂教学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在课堂中讲述名人故事,在班上树立学习榜样,每个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每当老师表扬一个同学时,其他同学就会像他一样去做。让他们从同伴身上学习良好性格,通过模仿榜样来塑造自己的性格。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包括诸多方面,充分利用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方法、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性格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效果。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发挥好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将有效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本文作者系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小学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