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有效德育观.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461727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有效德育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有效德育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有效德育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有效德育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有效德育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有效德育观武汉市第十五中学 刘绍萍 2004年3月22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根据各自担负的职责和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勇于开拓创新,注重工作实效,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德育的理念由此正式确立。 何谓有效德育?根据学习意见的体会和德育管理实践的体验,我认为:有效德育必须是“以生为本”的德育,必须是塑造美德的德育,必须是重视体验

2、的德育,必须是齐抓共管的德育。一, 有效德育必须是“以生为本”的德育 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并幸福地生活着。回归教育的本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而教育的成果终将内化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体现在学生们的行为和工作中,并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也影响着社会和国家的未来。 德育工作有效的前提,就是要做到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本。从长远着眼,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一生的成长。“大道至简”,说简单点,就是要让学生身心与智慧全面而又持续地发展,从而让他们当下幸福,未来更幸福。 学生毕业后,如果他们还非常

3、留恋母校,非常感念母校教师对他们的培养,非常怀念在母校的学习生活经历,即使当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我认为,能有这样的效果,说明这个学校的德育是有效的,也是成功的。反之,则是无效的,也是失败的。二, 有效德育必须是塑造美德的德育 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不能忽视。有人讲,学校里教的是“仁义礼智信”,社会却是“坑蒙拐骗偷”。为此,又有人担忧地说,当把一个辛辛苦苦教育了十多年的孩子推向社会的时候,他要么被同化,要么被伤害。这是十分可悲的。所以,国家在采取坚决、果断、有效的措施,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努力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要提前给孩子灌输

4、一些基本观点、基本信念,帮助他们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在众多的美德之中,我认为,要重点构建以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以修养人格为中心的品德心理教育,以良好的行为规范为重点的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维德育体系。思想品德教育以“情”为中轴,重点培养学生的“三爱”情感,即“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自己,就要爱惜生命,热爱生活,树立理想;爱他人,就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爱集体,就要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祖国。品德心理教育以“人格修养”为中心,通过内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四自”能力,即思想上做到自立,生活上做到自理,行为上做到自控,学习上做到自学。养成教育以“行”为重点,通过实

5、践锻炼养成“五好”习惯,即:文明礼貌,整洁健身,勤劳节俭,遵纪守法,勤奋好学。以上简称“三爱四自五好”教育。“三爱”情感是基础,“四自”能力是核心,“五好”习惯是目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具有“三爱四自五好”美德的学生,一定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能够培养学生“三爱四自五好”美德的德育也一定是有效的德育。三, 有效德育必须是重视体验的德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这是意见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我认为,现实中,德

6、育低效甚至无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行分离。因为思想品德教育需要说,更需要行。而体验生活的教育,则让德育知行合一,行之有效。生活无处不在,教育也就无处不在。学生在生活中的言与行,则彰显其品格的高下。如果不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学生的学习成绩即使暂时上去了,以后也会滑落下来,甚至出现人格分裂的可能。而实施体验教育,就是让生活中内蕴着有效的道德品质教育。这种教育更多的时候又是以“润无需无声”的形式产生效果的。我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应当说,还是颇有成效的。学校开设了“生本德育”的系列实践活动课程。“法制教育进校园”“交通安全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自护能力;主题班会、“向

7、国旗敬礼”、成人宣誓仪式等活动的举办,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融心理健康教育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学校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和健康教育,积极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每天“阳光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的落实,我校的“阳光跑操”经过媒体的宣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球类比赛、体操比赛、健美操比赛、课间操活动的不断开展,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明显提高。“博艺苑”的22间艺术专用教室,配备七名艺术教师,一名副校长和一名副主任专司此项工作,形成了“体艺特色”的办学特点,凸显了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学校文工团的成立

8、,艺术班的组建,各类兴趣活动的开展,一年一度艺术节的举办,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每年通过艺考、体育单招等渠道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近100人。以“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家庭充满希望”为要义的“生本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结出了丰硕成果。体验德育,知行合一,学生终生受益。四, 有效德育必须是齐抓共管的德育 随着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随着社会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在的社会风气确实不尽如人意,一些不良的东西冲击了学校,冲击了孩子。孩子对许多事情没有鉴别力,对一些坏的东西信以为真,对好的东西却将信将疑。毋庸讳言,现在社会上急功

9、近利、投机取巧、不讲诚信等不良风气浸染了许多青少年,他们又把不良风气带进学校,带坏了其他孩子。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方面影响最大。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宣扬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我们的正面教育是相悖的,尤其是暴力、金钱、色情。孩子们以为那就是真正的社会,学了那套东西就成熟了。这些不健康思想危害之深,有时甚至超过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意见的出台,反应了党和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当然,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0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限娱令”(即关于进一步

10、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虽然,社会风气不可能因为一个意见,一个决定,一个命令,而一下子彻底扭转,但我们相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将为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大的工作环境。 除了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外,我以为,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家庭教育缺失,二是学校全员德育基本是空谈。 家庭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家长纵容孩子或错误引导。纵容孩子的家长,要么是因为工作忙、应酬多,疏于关心、教育孩子;要么是以为溺爱孩子,袒护孩子,任其所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错误引导孩子的家长,则是把一些错误的观点教给孩子,比如,“别当班干部,耽误学习”,“你会做的题不要

11、告诉别人,现在是竞争社会”,等等;还有的家长认为钱能解决一切,择校、请家教、给孩子买名牌衣物,这些都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至于有些下岗的、失业的、离异的、残疾的、打工的、工作失意的家长,或多或少对社会有不满情绪,他们也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对学校的正面教育持质疑态度,有的在老师面前则明显表现为叛逆。 学校全员德育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很好。但是实际情况是:班主任抓德育,绝大多数科任教师不重视,教师愿意花时间为学生导学,却难得有时间为学生导心;社会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是升学率,于是学校评价年级、班级、教师的标准也是教学业绩,于是德育成了服务教学的辅助手段,德育活动有时也是装点门面。现在,很多学校在尝试全员导师制,可据我了解,很难落实,很多基本是空谈。新时代的德育,确实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总之,中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是将理想目标植入学生心灵的工作,是为学生的未来构建基本素质的工作,是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工作。中学德育工作非常重要,我们给学生描绘的理想蓝图也很美好,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却非常复杂,影响我们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的因素也比较复杂。如何有效德育?以上是笔者观点,欢迎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