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461080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a) 我国的国徽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b)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第二:阶级基础工农联盟第三: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结合c)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第一:人民平等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第二: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第三:必须同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作斗争,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2、 法律确认,

2、保障权利a) 公民权利第一:公民权利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某种权益第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权、监督权第三:公民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b)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第一:含义不同:公民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国家的主人(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阶级内容)第二:性质不同:人民的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第三:范围不同:公民包括具有该国籍的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剥夺政治权利的敌人c) 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利:第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及他人的保障第二:物质保障:国家从物质上保障公民的权利第三:法律保障(

3、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即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来保障公民的权利(P7)A、立法保障:用法律形式确认和维护公民权利;B、司法保障:依法制裁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二、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1、 公民权利的广泛性:a)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b) 公民的权利分为以下九类(见P9)c) 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确认,由普通法律具体规定2、 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a) 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b) 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c)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d) 要用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一、 公民的义务1、 我们的法定义务a) 我

4、国公民既享有权利,也要履行义务b)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第一: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第二:享有权利必须履行义务,履行义务才能更好地享有权利第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c) 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公民的基本义务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d)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见P16)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二:保守国家秘密 第三: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第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五: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2、 我们的道德义务a) 道德义务社会成员依据道德规范,自觉地承担为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b) 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

5、的关系:第一:密切联系:某些道德义务被法律认可为法定义务第二:区别: A、 法定义务由国家法律规定;道德义务是在生活中自我形成的B、 法定义务用国家法律强制力来保证实施,道德义务靠舆论和习惯由社会成员自觉履行c) 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二: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d)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 忠实履行义务(怎样忠实履行公民的义务?)1、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a) 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b)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 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第一: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补充第二:法律所

6、禁止的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第三:法律上的义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2、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a) 才能忠实履行义务,维护社会正常秩序b) 才能维护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的权益3、 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a) 法律禁止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b) 才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一、 生命和健康的权利1、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a) 人身健康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格权、身份权第一:人格权人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 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第二:身份权人们基于特定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 包括:亲权、配偶权、监护权

7、b)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第一:人身自由权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第二:享受人身自由权的重要性是公民参加各种活动、享受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第三:公民人身自由受法律的保护2、 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a) 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因为未成年人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b) 法律制裁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二、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1、 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a) 行使生命健康权利的方式有多种第一:锻炼身体第二:患病就医第三:依法防卫正当防卫b) 维护生命健康权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第一:注意自身生命健康,避免他人侵害第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

8、抛弃第三:轻生和自残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2、 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a) 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是我们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b) 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会受到法律的制裁c) 关爱生灵,远离暴力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 人格尊严不可辱a) 人格尊严权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第一:表现为两方面:自尊和他尊第二: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等第三: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国家法律的保护2、 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a) 名誉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客观的社会评价b) 良好的名誉对个人的有益作用(意义)第一:获得上的满足第二:获

9、得社会更好的尊重第三:获得经济利益c) 为什么要维护公民的名誉?第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名誉的民族第二:社会生活中,人的名誉常常会受到侵害第三:侵害名誉破坏了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d) 名誉权第一:含义: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第二:主要表现:名誉利益支配权、名誉利益维护权e)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第一:侮辱他人第二:诽谤他人第三:中伤他人f) 侵害公民的名誉权要承担相应责任二、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1、 我有肖像权a) 肖像:第一:含义: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第二: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b) 肖像权:(肖像支配权)第一:含义: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

10、配权第二:内容:肖像制作权、使用权、获酬权c) 保护公民肖像权的意义第一:保护公民肖像不被丑化和非法利用第二:使公民的人格得到起码的尊重2、 侵犯肖像权的表现第一:未经同意,以盈利为目的利用公民肖像第二: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第三:利用肖像进行人身攻击a) 公民要利用法律同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作斗争3、 维护姓名权a) 姓名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b) 姓名权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c) 法律保护公民姓名权的原因:因为姓名权与所指对象紧密联系,侵害姓名必须侵害其人格d) 侵犯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第一:盗用他人姓名第二:冒用他人姓名e)

11、我们既要维护自己的姓名权,也要尊重他人的姓名权第一:禁止非法干涉他人使用姓名第二:同侵犯姓名权的行为作斗争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一、 隐私和隐私权1、 人人有隐私a) 隐私与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b) 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第一:是自身安全和安宁的需要第二:个人独立和自由的需要第三:隐私被公布,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侵扰人的内心世界第四: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安定c) 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2、 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a) 隐私权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b) 隐私权的内容:第一:真谛: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正常生活不被干扰,内心世界不受侵扰第二:个人信息的保密权第

12、三:个人通信保密权c) 与社会公共利益和政治生活有关的私人生活与信息不属于隐私d)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第一:维护个人人格独立和自由第二: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第三: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体现二、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利1、 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a) 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第一:树立隐私意识A、 破除传统文化中人格依附的旧观念B、 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C、 不打听和传播别人的秘密第二: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A、 有责任保护个人隐私的安全B、 信誉体现了对他人的忠诚b) 保护公民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2、 依法保护隐私权a) 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害隐私权是违法行为b) 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式第一:自行与侵权人协商第二:请求法律保护第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c)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d) 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