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45540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2-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I卷共50分 每题1分1、以下各句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CA骤雨zhu 纶巾(ln) 千骑j 菱歌泛夜(lng)B罗绮(q) 豆蔻 ku) 吟啸yn 揾英雄泪(wn)C寒蜩(tio) 憔悴cu 料峭(qio) 重湖叠巘(yn)D凝噎y 樯橹(l) 玉枕zhn 鲈鱼堪脍(hu)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BA.风帘翠暮 天堑无崖 竞豪奢 无语凝噎 苌弘化碧B.暮霭沉沉 骤雨初歇 羌管弄晴 金戈铁马 亢旱三年C.羽扇纶巾 醉听萧鼓 料峭春风 舞榭歌台 烽火扬州D.苍皇北顾 最难浆息 雄姿英发 寒蝉凄切 乍暖还寒3、对以下

2、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都国都门帐饮无绪。 多情自古伤为悲伤离别。B.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深情蜜意。C.封封闭山界狼居胥。 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路不平D.落日楼头,断鸿失群的孤雁声里 这次第光景,状况,怎一个愁字了得.4、对以下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A.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游历,游学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倩何人换取请求B.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服 其牙机巧制规模 怎生得黑怎么生得C.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治清明 前以降及物故死亡 再迁为太史令两次升迁D.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拨动 恐前语发揭露、暴露 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 5、以下各组句子的句式

3、特点不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D)A. 虞常生得 皆为陛下所成就 B.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君何以知燕王C.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故燕王欲结于君 D. 求人可使报秦者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6、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其一人夜亡(名词作动词,在夜里)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急,可译为“逼迫)单于壮其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壮)宜皆降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擅长,善于)空以身膏草野 膏:名词的意动用法,以肥沃。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A B C D7、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D)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举孝廉不行 衡下车,治威严,B.皆为陛下所成就 衡善机巧 且陛下春秋高C.且陛下春秋高 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D.惶恐饮药而死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8、以下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 )A司马迁凭借他的渊博学识、深邃思想、不朽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让后世文人仰慕不已。 B?史记?开我国纪传体文学的先河,既“实录历史,又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5、,无韵之离骚。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它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 D?史记?是司马迁一人的著作,因为它所塑造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饱满,个性鲜明,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 9、对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转“拜“迁“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C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6、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10、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A.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与西晋时期陈寿的?三国志?被称为“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00余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在体制上承袭?史记?,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C?后汉书?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120卷,是南朝*宋的史学家范晔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而成。课文?张衡传?即选自本书。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

7、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11、以下对诗歌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C“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不妥。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假设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气氛,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12、以下关于宋词作者的介绍,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C南宋词人 )A柳

8、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他继承并开展了民间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他通晓音律,擅长慢词创作,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本单元学习的两首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的作品,都抒发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内心情感,阐发了他的人生感悟。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

9、代表。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她的作品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思念。她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13、以下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B解析“比照错,应为“铺叙)A?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片竭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B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比照。C词的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

10、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D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局部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14、古典诗歌中常用典故,对以下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A、 周 瑜 诸葛亮 刘 裕 许 汜B、 诸葛亮 刘 备 刘义隆 拓跋焘C、 诸葛亮 孙 权 刘 裕 拓跋焘D、 周 瑜 诸葛亮 刘义隆 许 汜15、以下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 A.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变式,兴于唐代盛于宋代,又称“

11、长短句,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填写的,词原为歌词, 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等。根据词的字数的多少,传统上将词分为长调、中调、小令。B.词一般有两段,在词中叫“片,“片就是“阕,因此,词中的“片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片就是由两段乐曲组成的一个曲子。C.格律诗根本上是偶句押韵的。因为词又名“诗余,所以虽然词牌有很多,但它们押韵的位置根本都是在偶句里。词牌一般是与词的内容相关的,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渔歌子?咏的是打渔,?望海潮?写的就是杭州胜景等D.“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所以后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比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16、对?雨

12、霖铃?的鉴赏评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C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实写送别之境,但更是借痛楚的声音、萧条的景物、伤情的地点,映衬出了词人内心深沉的痛苦。从而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相生。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将“别字形象化,把彼此眷恋之情、无穷的离别之恨、无可奈何之心表现得神情逼真,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由“念字领起,实写离别之后的情形。浩淼的烟波,沉重的暮云,高远的天空,这些景物全都笼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欲与情人再相见的无期。 D“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刻画得

13、细致入微。“虚设表示良辰美景已经成为虚空的妄想,正因为这样,词人由己推人,设想未来,才更感受这次离别的痛苦。 17、以下对?雨霖铃?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解析:“寒蝉凄切,点明是深秋时节 )A这首词是写作者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是暮春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这些景物描写衬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B上片,词人以缠绵凄恻的感情、冷寂幽清的景色、铺叙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事织成了一片幽清的词境。C下片,词人从实写眼前之景转到预想别后之情,虚实相济,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意。这首词

14、铺叙委婉,语言清畅,音节幽咽,充分表现了慢词的优点和柳词的艺术特色。D这首词的上下片过渡巧妙。上片由“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过渡到下片。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也承接得巧妙,更深地开拓了词的境界。18、关于?醉花阴?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前期作品A.作品写于重阳节的时候,作者紧紧抓住初秋时候的气温变化,西风起、菊花盛开等突出秋天的节令特点。B.李清照以词寄相思,全词无一处不抒发思夫之情,却无一字直写思念,情凄婉而意含蕴,为人称颂。C这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D全词流传至今最有名的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9、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气氛,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