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4429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年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年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年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54分,以下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接近事实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为35B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C中学生爬一层楼所做的功大约1500J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600mg 2发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科学家是A牛顿 B安培 C阿基米德 D焦耳32013年6月20日,“神十”航天员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演示了在“失重”状态

2、下奇特的物理现象,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天宫一号中进行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用温度计测温度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4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D“助跑”有利于提高跳远的成绩 5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巨大损失。关于次生灾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震中心芦山的主要道路发生山体滑坡,泥石的势能转化为动能B芦山县玉溪河和金鸡峡已形成堰塞湖,水的势能增大C堰塞湖水面上的漂浮物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D流动的洪水具有巨大的动能6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认识正确的

3、是 A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浮力变大B匀速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的作用C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没有推动,推力与阻力大小相等D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小明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铅 笔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小 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小C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8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镊子 B独轮车 C起子 D扳手9东平县各学校都开展了阳光大课间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心,而且也让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活动一

4、:跳绳,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没有做功B活动二:跑步,地对脚有力的作用C活动三:打乒乓球,乒乓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时,仍受到球拍的作用力D活动四:拔河,尽量降低重心,可以减小脚与地面的摩擦力10以下是同学们对机械效率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D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11将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浸没于水中,放手后木球上浮,铁球下沉,静止时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木=F铁 BF木F铁 CF木F铁 D无法确定1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

5、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s/mt/s0 AF1F2,W1W2 BF1=F2,W1W2 CF1=F2,W1W2 DF1F2,W1W213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探究实验。下面对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14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c 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

6、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C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D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1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一个重300N的物体,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20N,如果该装置的效率为80,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的大小是 A100N B75NC50N D125N 16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A将左右两

7、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 17借助简单机械将重物提升,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以下装置最省力的是A B C D 18将一物块放在盛满足量水的杯中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是27g,当把它放在盛满足量酒精的杯中静止时,溢出的酒精质量是24g,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和密度为(酒精=0.8103kg/m3)A沉底,=1.25103kg/m3 B漂浮,=0.9103kg/m3C漂浮,=0.8103kg/m3 D悬浮,=1.0103kg/m3第II卷(非选择题

8、 共4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9暑假即将来临,溺水事件时有发生,同学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在河里游泳时最怕遇到漩涡,当人进入漩涡边沿后,往往不由自主地被吸入漩涡中心造成事故。这是因为相对于漩涡边沿,漩涡中心流速 ,压强较 ,从而形成指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把人吸进去。20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1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m2,如图所示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约为_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约为_N(g取10N/kg)。 第20题图 第21题图212012年11月,我

9、国自行研制的舰载多用途歼一15战斗机,首次成功起降在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上,如图所示:(1)歼一15在航母上起飞时相对于_,它是运动的,当它飞离时航母受到的浮力将_,在起飞上升过程中,歼一15的重力势能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或“变小”)(2)歼一15降落着舰后,虽受阻拦索作用并关闭发动机,但飞机仍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歼一15具有_。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4分)22如图所示,用细绳悬挂的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空中,画出它所受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图。23如图所示,画出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A端点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AOBG 第22题图 第23题图四、实验题(第2

10、4题3分,第25题5分,第26题9分,共17分)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2)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反向扭转相同角度后静止,这说明 。G/N90807060504000.51.01.52.02.525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

11、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液体种类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G物(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浮力F浮(N) 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 水水=1.0g/cm3121.50.55021.01.010030.5150 酒精酒精=0.8g/cm3421.60.45051.20.810060.81.2150(1)分析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 N,第三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 N。(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初步得出结论:

12、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请你计算出第三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 N。(g=10Nkg)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 原理。(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 (选填字母序号)。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 ,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

13、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 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2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要提起图(甲)中的重物,请完成滑轮组的绕线(要求最省力)。(2)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将图(甲)中的物体换成钩码,采用图(乙)所示的绕线方法,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重量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F/N拉力F通过距离s/m机械效率/%10.500.200.420.406021.000.200.750.4031.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