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42633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考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考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考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依据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罗宗强、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依据目录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第一节宋初文坛的复古倾向第二节王禹僻与宋初诗风和文风第三节杨亿与西昆体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欧阳修第二节梅尧臣苏舜钦第三节王安石第四节曾巩苏洵苏辙第三章苏轼第一节苏轼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苏轼的散文成就第三节苏轼的诗歌创作第四节苏轼词的革新意义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第一节黄庭坚第二节陈师道陈与义第三节吕本中韩驹曾矮第五章北宋词与南渡词第一节晏殊欧阳修第二节柳永第三节秦观晏畿道贺铸第四节周邦彦第五节李清照朱敦儒第六章辛弃疾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与思

2、想第二节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第三节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第四节辛派词人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第一节陆游第二节杨万里范成大第三节朱熹的文学思想与南宋散文第八章南宋中后期词第一节姜夔第二节吴文英第三节史达祖周密王沂孙张炎蒋捷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第一节永嘉四灵第二节刘克庄与江湖诗派第三节严羽及其沧浪诗话第四节文天祥与遗民作家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一章辽金文学第一节辽代诗歌第二节金代文学第三节元好问第二章前期元杂剧第一节白朴第二节马致远第三节王实甫及其西厢记第四节其他前期杂剧作家作品第三章关汉卿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性格和剧目第二节关汉卿的历史剧第三节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第四节窦娥冤与公案剧第四章后期元杂剧及其它第

3、一节郑光祖第二节宫天挺乔吉秦简夫等第三节周德清钟嗣成第五章元代的散曲第一节元前期散曲第二节元后期散曲第六章元代的诗文第一节耶律楚材刘因姚燧等第二节虞集及“元诗四家”第三节萨都剌杨维桢等第七章宋元话本与南戏第一节宋元话本小说第二节宋元讲史话本第三节南戏与“四大传奇”第四节高明与琵琶记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明代诗歌第一节明代社会文化的嬗变与传统文学形式的衰微第二节明代前期诗歌第三节明代中期诗歌第四节明代后期诗歌第五节明代散曲与民歌第二章明代散文第一节宋濂与明初散文第二节唐宋派与明代中期散文第三节公安派及晚明小品散文第三章三国演义第一节章回小说的产生及其文体特征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第三节三

4、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思想倾向和悲剧精神第四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第五节三国演义的地位和影响第四章水浒传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作者和版本第二节水浒传的思想文化内容第三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第四节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第五章西游记第一节西游记的成书、作者和版本第二节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原型精神第三节西游记的艺术精神第六章金瓶梅第一节版本、作者和成书过程第二节金瓶梅的主要内容和社会意义第三节金瓶梅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第七章明代其他长篇小说与理论批评第一节明代中期以后长篇小说的繁荣第二节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第三节神魔小说第四节明代小说批评的繁荣与金圣叹第八章明代拟话本小说第一节拟话本小说的产生、特点和主要作品第二节

5、冯梦龙与三言第三节凌濛初与二拍第九章明代戏剧第一节明代戏剧概况第二节明代杂剧第三节明代传奇第十章汤显祖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第二节牡丹亭第三节临川四梦解析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一章清代诗歌第一节清初遗民诗人第二节清初入仕诗人第三节王士禛与清前期其他诗人第四节清中期宗法唐宋的诗歌流派第五节袁枚与性灵诗派第二章清代词第一节阳羡派、浙西派及清初词坛第二节常州派与清中叶词坛第三章清代散文与骈文第一节清初散文第二节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第三节汪中与清代骈文的复兴第四章清代小说第一节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第二节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小说第三节世情小说第四节讽刺小说与才学小说第五节文言与白话短篇小说第六节清

6、代讲唱文学与民歌第五章聊斋志异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第二节聊斋志异与清初文化价值取向第三节聊斋志异的写作笔法第六章儒林外史第一节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第二节以文人人格失落反思八股制艺的弊端第三节小说艺术的杰出创造第七章红楼梦第一节作者、版本及研究概况第二节红楼梦的悲剧意义第三节古代小说的艺术巅峰第八章清代戏剧第一节清代戏剧概述第二节李玉与苏州派作家第三节李渔的戏剧理论与创作第四节清代中期戏剧第九章长生殿第一节洪异的生平与创作第二节长生殿的思想蕴含第三节长生殿的艺术成就第十章桃花扇第一节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第二节桃花扇的思想和社会意义第三节桃花扇的艺术成就第九编近代文学第一章近代诗第一节龚自珍

7、与诗风新变第二节战争和动乱中的诗坛第三节宋诗派及汉魏六朝诗派第四节诗界革命及相关诗人第五节革命诗潮与南社第六节同光体与中晚唐诗派第二章近代文第一节经世文风的兴起第二节桐城派及湘乡派第三节报章文体与域外游记第四节文界革命与新文体第五节其他著名散文作家第三章近代小说第一节狭邪小说与侠义公案小说第二节 清末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单选题1.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的古文运动先驱者是(C)A.王禹偁B.林逋C.柳开D.穆修2.宋初文坛复古思潮中的过渡性作家是(B)A.柳开B.田锡C.杨亿D.穆修3.宋初继柳开之后专力作古文的作家是(D)A.林逋B.田锡C.王禹偁D.穆修

8、4.王禹偁晚年自编的文集是(A)A.小畜集B.河东先生集C.穆参军集D.嘉祐集5.王禹偁在学习白居易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大诗人是(D)A.李白B.韩愈C.王维D.杜甫6.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A)A.白居易体B.晚唐体C.西昆体D.宫体7.“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D)A.李维B.丁谓C.钱惟济D.杨亿8.“西昆体”能够形成一个诗歌流派的重要标志是(C)A.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B.重视昆体工夫C.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D.武夷新集的结集多选题1.北宋初年倡导复古并坚持写作古文的作家有(ACD)。A.田锡B.林逋C.柳开D.穆修E.刘筠2.所谓“宋初三体诗”,指的是(ABD)。A.白

9、居易体B.晚唐体C.五代体D.西昆体E.宫体3.下列家属于西昆派的有(BDE)。A.田锡B.杨亿C.王禹D.刘筠E.钱惟演4.下列作家属于北宋初期的有(ABCD)。A.柳开B.王禹C.杨亿D.穆修E.贺铸5.杨亿是(BCE)。A.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人物B.西昆诗派的代表作家C.北宋初期的作家D.晚唐体的代表作家E.西昆酬唱集的编撰结集者解释题1.宋初“三体”诗宋初诗坛派别林立,主要有三派:白体:宋初诗坛最早流行“白乐天体”,徐铉、李昉等人用浅显易晓之“白体”写应酬、酬唱之诗,其末流日趋肤浅鄙俗。“白体”中最有成就的诗人是王禹偁。晚唐体:在“白体”流行后,又出现了“晚唐体”。其作者除寇准外,多为

10、在野的文士名流,如林逋、潘阆、“九僧”及魏野等。他们推崇贾岛、姚合,多写闲情逸趣,导致诗境偏狭,唯以琢炼字句为能事,其中以林逋最受时人推重。昆体:以杨亿、刘筠和钱惟演等秘阁文人为代表,标举李商隐的近体律诗,重声律文采、讲藻饰用典。风格华丽典重。所谓“宋初三体诗”,即指这三个诗派。2.西昆诗派西昆诗派是宋初一个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当时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一批文人经常在秘阁吟诗唱和,切磋诗体。他们以李商隐为宗,主要学其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藻饰、用典、诗风绵密典雅,但内容贫弱。后由杨亿将十七位诗人的二百五十首近体诗编为西昆酬唱集。“西昆”即取玉山、册府之意,喻指帝王藏书之秘阁。西昆酬唱集的编撰

11、结集是西昆体能够成为一个诗歌流派的重要标志,而“西昆诗派”亦由此而得名。简答题1.简述北宋初期复古思潮在文坛的表现。宋初承五代余绪,骈文盛行,文风卑弱。柳开最早起来反对骈体文,自觉地以恢复韩、柳的古文传统为己任,标举文统和道统,力主文道合一,倡导质朴文风,并从明道、致用的角度强调文章的社会功利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宋初华而不实的浮靡文风,成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田锡,在文学理论方面颇有建树。他崇尚韩、柳,提倡文统和道统,但能突破“宗经”的狭小范围,从作家创作的角度来谈论“道”和“道统”;他首言性情,并用道家“任运用而且自然”的观点来强调性情的自由抒发;他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柳求变通的文学精神

12、,对文学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穆修继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并搜求校刻韩、柳文集,为文能沿溯韩、柳的道路,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王禹偁致力于倡导古文,强调以文来传道和明心,要求文道合一;继承韩愈“文从字顺”的理论,在提倡平易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复古守正以求新,这是宋初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柳开、田锡、穆修等是先驱自觉的人物,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对古文的承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他们过分强调“道统”和文章的教化作用,他们的创作也多因艰涩而成就不高,故他们的复古思潮并未成为宋初文坛的主流,亦未能真正改变文坛的风气。2.论述王禹偁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第一、提出了“传道而明心”的主张。他要求文章既要“

13、传道”,又要“明心”,即在传道的文中可以抒发作者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内心感受,做到叙事言理与主观感情结合。于“传道”之外提出“明心”,于“有言”之外提出“有文”,这实际上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并表现了重“文”的倾向;第二、他在推尊韩愈时,去其奇险而取其平易,有意继承和发扬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强调古文“句之易道,义之易晓”,这种平易晓畅的文风,对有宋一代文风的形成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为什么说杨亿是西昆诗派的代表作家?杨亿在参与撰写册府元龟过程中,与同僚钱惟演、刘筠等人吟诗唱和,切磋诗体,后由他将这些酬唱诗编撰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西昆酬唱集收十七位诗人的诗作二百五十首,而他和刘筠、钱惟演就

14、有二百零二首,占五分之四,可见他是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在西昆酬唱集序中,他提出了“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的创作主张,他写诗宗主李商隐之近体律诗,辞采华妍,音节流转,属对工整,精于用典,最能表现他的才学和工力,也最能体现西昆体“取材博赡,练词精整”的特色。所以,世人公认杨亿是西昆诗派的代表作家。4何谓“昆体工夫”?所谓“昆体工夫”,主是要指西昆诗人在讲究修辞技巧方面的才学和工力。西昆派诗人特别注重修辞,注重格律和借代,音节铿锵,属对工整,设色浓丽而富于感情;又十分讲究典故的运用,对宋诗“以学问为诗”这一突出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西昆诗人特别讲究修辞技巧,在这方面表现了很深的工力,实际上也是他们有意对“白体”末流诗庸俗化、鄙俚化的矫正,与“白体”、“晚唐体”相较,它具有堂庑大、气象宽、思致深、措词婉等特点。论述题1.论王禹偁在宋初诗风和文风变革中所起的促进作用。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的一位,他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对宋初诗风和文风的变革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从散文来说,他兼长古文、骈文和辞赋,而尤致力于倡导古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