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需要一场哲学反思.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423709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企需要一场哲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企需要一场哲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企需要一场哲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企需要一场哲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企需要一场哲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将1631户国企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对其收取红利。国企分红,天经地义。但分多少?怎么分?国企的强大,对中国贫富格局乃至整个经济运行的利弊何在?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究竟如何定位?这些问题,都需要一场更深刻的哲学反思。本期刊发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相关分析,供参考。经济增长需要更大自由度南方周末:最近你出了本书叫没有中国模式这回事。如果没有中国模式,中国的经济增长,跟其他经济体的增长,异同何在?陈志武:中国改革开放的经历说明,人的自由恢复越多,政府管制放松得越多,私人空间包括私人财产空间扩大得越多,经济活力就提升越多。中国的经历并没有反证自

2、由促发展的一般性结论,正好相反,是证明了中国人、中国社会也不例外。什么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人的自由、私有产权,加市场经济和法治。 这是人类的模式,不是中国特有的模式。驱使人们早起晚归、勤奋耕耘的根本动力是一样的,就是要生活得更好、有更多的自由。不论哪个社会,对经济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政管控,就是限制个人的自由,必然抑制经济活力,给创新进步设置障碍,显然不利于经济增长。否则,当初何必改革?是各种私人自由的增加,而不是还存在的政府过度管控,带来了过去三十年的增长。1978年,不管在私人空间还是经济空间,到处都是政府的影子。南方周末:那时可能90%的经济社会空间都被管控,现在这个比例还有多大?陈志武:要

3、看领域,有些领域减少得多。原来婚姻是被管控的,要领导同意才能结婚、离婚,现在决定权回归到了个人,私人空间的自由度提高很多。南方周末:有人说现在这么多问题,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郎咸平就认为产权改革不是要规范而是要回到国有制。陈志武:我搞不太清楚他说了什么,因为他经常变。在原来的计划经济国有制下,权力制衡缺失,体制问题严重,只是由于计划经济产生了贫穷,权力虽然无所不入、也不受制约,但权力寻租能够得到的也不会多,体制问题在以前不是以金钱方式表现出来的。后来的市场化改革创造了巨大价值,经济自由度的增加不仅使民营经济发展很大,也迫使国企开始盈利,于是,权力就有了寻租的基础,但必须清楚,权力缺乏制衡的问题

4、在计划经济时期就严重,不是市场化改革造成的,只是市场化之后让这些问题有机会以金钱方式显现出来。一个贫穷的国家里,权力可以失控,但当权者不一定个个都能寻租捞很多钱;一个钱多的市场化社会里,权力制衡局面不一定更坏,但以金钱表现出的贪污腐败、权力寻租可能更处处可见。南方周末:自由的增加带来了经济繁荣,但因为缺乏法治规范,是否也带来诸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这些严重后果?陈志武:有些贫富分化、社会不公是因为还有许多不自由、权力渗透到太多领域所致。在自由的市场经济里,资本会往回报高的地方走,哪里投资太少,往往那里的单位资本回报就更高,各地区、各群体就更能享受到水涨船高的效应。如果行政权力不顾投资效率地配置资

5、源,表面看好像更能促进公平,但据我研究,实际情况是,国有经济比重越高、行政配置资源程度越高的社会里,贫富差距越大、社会不公越严重,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越要靠权力、关系配置资源,机会不平等、社会不公越严重。很多人怀旧,说1978年以前没什么自由也活得蛮好,现在并不一定幸福。这涉及到基本价值,也涉及到系统思考的问题。1978年时,人们没什么选择空间,有口饭吃,有个地方住,就很满足了,谈不上个人尊严,因为尊严过于奢侈。1980年代初,我去中国社科院一位研究所所长家里,三代人住一间小房。白天工作时,必须把床收拾了做桌子。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厕所更少。普通研究员连这都没有。很多年轻老师为了分一间阁楼,就勉

6、强结婚。那是一种什么生活呢?现在买不起更好、更大的房子,这问题是很大,但跟市场化改革前比较,这是锦上添花的问题,原来可是基本生存、基本尊严的问题!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后,房价涨了很多,有些是过去政策不当所致,但住房商品化后,人们的居住环境比1978年更糟了,还是反之?房价高不是否定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理由,那次改革带来的住房自由选择空间的扩大,使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在的供应量大大增加了。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的自有房比例可能在80%以上。南方周末:有这么高吗?只算本地户籍人口?陈志武:对。今天,一般人有自己的卫生间、厨房,还有书房,设计很宽敞舒适!当然,也有很多人买不起房子,或者在

7、还住房贷款。但即使抱怨的人也知道,这与1978年是完全不同数量和性质的问题。自由增加了,市场发达了,也会有头痛的问题。亿万富翁也头痛:子女怎么培养?小孩一出生就很多钱,为什么还要去工作?整个人生意义在何处?这就是人啊。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南方周末:意义感属于精神层面的问题,更多的人是贫穷病,或贫富不均的病。陈志武:美国、挪威或瑞典人都有挑战,而且很大!人就是这样的,没有挑战就难有幸福感和真正的满足感。幸福不幸福,是非常个人化的感受,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该有。一旦走出温饱挑战,幸福更多来自追求结果的过程中,而不一定是结果本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是幸福的前提。自由增加后,每个人都能选择、管理自己

8、的生活,更加是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由领导来安排。这是更高境界,但你要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责,责任和自由是相配的,这就有了一种跟生存压力不同的挑战。南方周末:有时自由是一种重负,它需要你承担更多责任。但同样是自由度的增加,会不会某一部分群体增加得太多了一些?陈志武:这主要体现在起点差别上,农村出身和城市出生不同,农民工子女和富二代、官二代面对的机会就更不同。前者是城乡户籍制度歧视所致,是人为的即可以改变的,而后者是家庭背景不同所致。1970、1980年代时,农村和城市出生的差别不大,因为大家都没有太多机会受教育,都比较无知。可是,到互联网时代,城市孩子和农村的差别就太大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越来越难

9、。人的天赋不一样,姚明个子高,篮球打得好,和其他人没法比。但在非天赋方面,设计制度就应避免歧视,尤其要通过制度设计,包括适当的税收支持,让背景不同的孩子们尽可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如9年免费义务教育等。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更符合公正原则。国企一定比民企和外资安全吗南方周末:民营资本的创业自由是个人经济权利的延伸。但在行业准入和融资方面,民企与国企、外资的待遇差别较大。这种不平等该如何解决?陈志武:国企的存在,造成机会和权利的不平等,问题非常严重。现在连国企主管部门也不一定清楚,国企、国有经济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最初推出国有经济时,整个制度建构背后包含的哲学非常清楚,当时认为私有制是所有社会不平等、社会之恶的起源。为了解决社会不公,革除这个万恶之源,通过政府拥有、经营企业,通过土地的公有,来消灭私有制,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尽管事后看,那是一种乌托邦式制度设计,有逻辑上的漏洞,但至少当时背后有非常强的政治哲学基础。可是,现在没人重新在哲学上把这个事弄清楚,今天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存在,到底为了什么?国资管理体系里,一时要国企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时又要他们追求资产规模最大化,或者追求销售收入、市场份额的最大化,变来变去,让国企高管很难把握,因为每种不同的目标意味着不同的企业策略。还有,通过国企垄断赚了很多钱,需不需要上交?上交多少?本文编辑:太岁首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