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局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大全.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42300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业局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农业局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农业局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农业局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农业局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农业局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业局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大全.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局:生态产业开展现状大全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了加快我县魔芋产业开展,促进农民增收,按照xx省“一县一业开展要求,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根本原那么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县域经济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做引导,企业为主体,科技做支撑,订单做保障的机制运行。以推广普及魔芋丰产栽培技术和培育魔芋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魔芋板块基地建设步伐,不断提升魔芋产量和产业化开展水平,把魔芋这一传统种植工程培育成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开展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 (二)根本原那么。 1、坚持科学布局的原那么,切实

2、搞好魔芋板块基地的开展规划。根据魔芋生长对光照、土壤、温度、海拨、水分等外部环境及耕作制度要求,魔芋板块基地建设的重点区域是海拔550-202300米的川道平坝区、海拔2023001200米的浅XX县区的旱坡地。 2、坚持高产高效的原那么,加大魔芋高产栽培技术和主要病害防控技术的宣传、培训、普及,不断提高魔芋产量,增加种植效益。 3、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政府引导和科技示范作用,做好产业开展的效劳和产业龙头的培植,促进魔芋产业的开展。 (三)目标任务。从202223年到20xx年,建成魔芋基地2023万亩,产量到达18万吨,产值4亿元;建成省级龙头企业一家,年加工魔芋精粉2万吨以

3、上,生产魔芋食品1万吨,实现销售收8亿元,利税5000万元;从事魔芋生产的农户人均纯收入到达5000元,魔芋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到达60%。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魔芋产业是一项见效快、效益高、富民XX县区的xx产业。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统筹城乡协调开展的高度,统一思想,坚决信心,充分认识实施“一县一业重大意义,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上成立魔芋产业开展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农业、方案、财政、科技、综开(扶贫)、国土、水利、乡企、质量监督等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县农业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魔

4、芋产业开展指导、协调、检查、催促工作;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魔芋产业开展技术指导组,县农技中心主任任组长,负责魔芋产业的技术指导和效劳;各相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搞好本区域内魔芋产业开展的规划、协调和指导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为魔芋产业的开展搞好效劳,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重点抓,有关部门协同抓的产业开展格局,确保魔芋产业又好又快开展。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县锦泰实业为主体,用23年时间,建成30000平方米鲜魔芋加工车间,建成鲜魔芋机械化枯燥生产线24条,普通魔芋粉加工生产线15条,研魔精粉生产线5条,普通微粉生产线5条

5、,纯化魔芋粉生产线2条,魔芋食品生产线1条,年产魔芋粉4000吨,年产魔芋食品3000吨的生产能力。从工程扶持、政府担保贷款及贷款贴息补助等方面,支持企业开发魔芋微粉、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建立202300亩生产基地,与农户建立稳定的生产、收购合作关系,并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扶持,促进企业开展、农民增收,提升产业化水平。 3、建立健全魔芋技术效劳体系。建立县级魔芋技术效劳机构,充实专业技术人才,配套相关设备,具体负责制订魔芋产业开展规划、加强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等工作,为产业开展提供更好的产前、产中、产后效劳;在14个重点基地乡镇,配备12名技术专干,专

6、职从事魔芋技术指导工作;在20230个重点村每村选定35名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技术员或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一户带多户、一村带一乡、一乡带一业的产业开展新格局,促进魔芋产业快速开展。 4、加快建设高标准的魔芋基地。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开展的思路,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市场需求,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科技部门的开展模式,以xx寺、xx河、小砭xx等14个乡镇为重点,通过对本地主栽魔芋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品种更新,建成高标准的魔芋产业基地2023万亩。建设xx河5个万亩魔芋“一乡一业示范乡镇,每个示范乡镇建设种芋基地3000亩;建设20个“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开展魔芋基

7、地2万亩、种芋基地5000亩;建设60个“一村一品魔芋推进村,开展魔芋基地4万亩、种芋基地2万亩。 5、加大魔芋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力度。依托现有科技队伍,整合资金和技术力量,鼓励、扶持龙头企业、科技单位、农民合作组织开展魔芋软腐病防治技术,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采用现代组培快繁技术,破解软腐病防治的技术难题。健全完善我县魔芋技术推广队伍,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标准化魔芋栽培技术,提高魔芋标准化种植水平。采取合理轮作,选用健康种芋,合理间作,推广魔芋专用肥,加强田间管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魔芋病害的发生率,确

8、保魔芋产业健康开展。 6、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平安监测体系。积极争取省、市农业工程支持,建设xx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保障魔芋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平安。加强产品标志标识使用和管理,强化市场监管,确保我县魔芋产品质量。制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地方标准,修订完善魔芋生产标准、种芋贮藏标准、加工标准等,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测体系,引导芋农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提高龙头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效益。 7、加快基地认证,打造知名品牌。提高魔芋生产者、营销者和龙头企业的品牌意识,积极开展魔芋基地认证,到20xx年,全县魔芋基地绿色认证到达6万亩,有机认证到达2

9、万亩;加大“秦汉牌等魔芋产品的推介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强化食品平安意识,加快标准化生产进程,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8、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托锦泰实业,以魔芋基地乡镇为重点,建立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基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加快企业开展增效。到20xx年,订单魔芋面积到达8万亩以上,带动农民增收2亿元,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9、强化资金扶持。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魔芋产业投入机制,增加投入总量,集中投资方向,增加投入实效。建立魔芋产业开

10、展基金,千方百计落实省市扶持工程的配套资金,主要用于优质、抗病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优质种芋繁殖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基地建设、技术宣传培训、专业合作社扶持和培育中介效劳组织等方面。 2023、实施工程带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那么,整合工程资金,支持魔芋产业开展,加强魔芋产业基地的水、电、路、通讯等根底设施建设。县财政、方案、农业、综开、水利、电力、交通、金融等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支持魔芋产业开展,围绕魔芋产业,逐步建立魔芋开展工程的开发、贮备、推介制度和体系,抢抓机遇,加强工程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符合产业政策、带动性强的重大产业化促进工程

11、。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重点工程招商,注重提高工程整体水平和招商成功率。通过捆绑工程的方式,将农业、水利、林业、交通、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金重点投向魔芋产业。 xx、创新运行机制。一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筑牢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纽带,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实行预约生产、订单收购,保障农户收入。二是创新土地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入股机制,扩张企业魔芋基地规模,引导农户利用土地使用权入股,企业对农户按比例进行分红、提成,推进产业健康开展。三是建立抵御风险机制。多方争取国家、省上政策扶持,设立魔芋风险保障基金,对全县芋农实行魔芋种植保险和收购补贴,降低芋农种植风险,增加芋农收入。四是建立开展奖励机制。对魔芋基地建设作出突出奉献的企业、集体、个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给予现金奖励。 12、加强工作考核。县政府把魔芋产业列入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工程,分别与相关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明确生产规模、产量、产值和增收指标,将任务逐级分解,严格考核、奖惩兑现。魔芋产业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对乡镇进行检查、催促,对年终综合考核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给予一定的奖励;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具体考核方法由魔芋产业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县考核办制定实施。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