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例文.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41729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例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例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例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例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例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例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例文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的内容,具体内容:怎么写?我以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调研报告的.给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 怎么写?我以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调研报告的.给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为农村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流动儿童。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流动儿童是指农村未成年的子女不在父母身边而在城镇或在旗县政

2、府所在地就学,而父母又不能承担日常管理监护责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留守流动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流动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关乎整个农村教 育和.进步,现在是到了该救救留守流动儿童的时候了。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潜在的.问题,奈

3、曼旗妇联于 20*年 5 月至 9 月期间,在全旗 14 个苏木乡镇、1 个街道办事处、1 个国有农场全面开展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生活问题主题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通过召集全旗部分乡镇妇联.、村妇代会主任参与调研、座谈,深入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家庭了解情况,听取各地妇联的综合情况汇报、填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研表、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对全旗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和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一、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现状 (一)基本情况 据调研,目前,全旗共有 17 岁以下儿童 132441 人,其中留守流动儿童共有 16147 人,占全旗儿童总数的 12.19%。留守儿童 1355 人,占总数的0

4、.1%;流动儿童 14792 人,占总数的 11.17%。其中 06 岁的留守流动儿童248 人,712 岁的留守流动儿童 5776 人,1314 岁的留守流动儿童 2817人,1517 岁的留守流动儿童 7306 人。在留守流动儿童中,由爷爷奶奶照顾的有 902 人,由其他亲人照顾的有 216 人,由其他雇佣人员照顾的有15029 人。 (二)监护方式 一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他们是留守流动儿童的监护主体。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 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 60 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或者受过极少教育。 二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

5、姑父, 姨、姨父等。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他们有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监护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监护者与监护者本人或是跟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原因而更换监护人。 三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四是雇佣式的监护方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或者是忙于农活及生意,或者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客观上想为孩子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就讲孩子托管在学校周边小饭桌叔叔阿姨家里,家长出钱,小饭桌负责人

6、全面负责孩子日常的生活起居、学校上学及作业辅导,这种是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一种重要被监护方式,流动儿童以这种被监护方式为主。 五是监护缺失。也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他们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三)旗妇联所做的重点工作 对留守儿童,旗妇联已初步对全旗 1355 名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地址等内容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针对留守儿童实际情况,组建了 200 多名的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有效开展了助教、助学、助养活动,全旗 549 名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得到爱心人士救助。旗妇联还积极争取到内

7、蒙古妇联.爱心人士何崇本先生助学项目。项目用于救助我旗 56 名贫困孤残儿童,每年度 10 万元,三年共计 30 万元。为呼吁. 上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制作了留守儿童留守的爱专题片,并在旗电视台奈曼纵横栏目播放。同时,在旗第四小学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家园,家园内设电子阅览室、心理亲情室、音乐绘画室、体育活动室、周末影院等,配备了 17 名爱心妈妈,1 名心理教师。家园建立以来,有 50 多名留守流动儿童得到.各界的救助。 二、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形成原因 (一)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

8、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的年龄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二)从家庭认识来看,家长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这是形成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的主要原因。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还有现在大部分农民的生活

9、条件好了,生活宽裕了,对子女的教育也重视了,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孩子从 5、6岁开始就离开父母,送到镇内或旗政府所在地读书,交给小饭桌监管。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三)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流动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10、,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整体发展来看,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严峻的现实使务工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主要是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他们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三、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11、,为留守流动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利于留守流动儿童自立自强性格的培养,同时也是留守流动儿童群体产生的直接原因,使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生活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或农活,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 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调研结果看出,大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难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代沟问题更加明显,溺爱现象比

12、较严重。而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相隔不是很远,但见面的机会也很少,大部分一个月只见一两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更重要的是亲情的缺失。 (二)心理问题突出。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流动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因素影响成为了问题孩子。 (三)意外伤害

13、问题严重。留守流动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面临拐骗、打架、斗殴、抢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南部山区的孩子,由于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也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往往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高 出很多。 (四)学习情况堪忧。一方面,由于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使得他

14、们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受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识的制约,使得他们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重养轻教,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的倾向比较明显。 (五)身心健康亟待关注。014 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流动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

15、,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 四、对策和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流动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家庭、整个.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构建组织管理、职能保护、.呵护、学校监管、亲属监护五大关系网络,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建议近期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 采取措施: (一)提高认识

16、,把关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留守流动儿童是我国经济.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家庭、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积极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切实摆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程。 (二)扎实推进,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和建设中,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