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苦难【学习目标】1、品位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2、让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独立探讨以提高问题研讨的能力,加深对苦难的认识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哲理【学习难点】联想具象化的直面苦难的故事,从中领悟面对不同悲剧时许许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珍藏在自己的内心,化为一种人格力量课前准备】1、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著名诗人、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曾著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销量均突破十万另有《守望的距离》等散文集,以及《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多部译著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2、资料链接面对苦难,生命常青真正热爱生命充满激情的人,不是他面临的苦难越来越少,而是他承受苦难的能力越来越强 ——周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史铁生《我与地坛》两只青蛙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一只牛奶罐里,罐里还有为数不多的牛奶,但是足以让青蛙们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灾。
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这么高的一只牛奶罐,我是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在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时,并没有放任自己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地告诫自己:“上帝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发达的肌肉,我一定能够跳出去它每时每刻都在鼓足勇气,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奋起、跳跃不知过了多久,它突然发现黏稠的牛奶变得坚实起来原来,它反复跳动,已经把液状的牛奶变成了一块奶酪!不懈的奋斗和挣扎终于换来了自由的那一刻,它从牛奶罐里轻盈地跳了出来,重新回到绿色的池塘里3、预习思考(1)我们面对苦难时,应保持怎样的心态?(2) 面对着自然悲剧,孤立无助的我们应该怎么办?(3)当我们经历了苦难后,我们就是英雄了吗?为了更好的理解文句的意思,我们再来欣赏周国平先生的另外两段话: “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把自己独独看做例外我们不是英雄做英雄是轻松的,因为他有净化和升华;做英雄又是沉重的,因为他要演戏我们只是忍受着人间寻常苦难的普通人教学过程】一、诵读欣赏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浑浑噩噩( )苍穹( )慰藉( )瘟疫( )荒谬( )芸芸( )众生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她 不住内心的喜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更加炯炯有神。
2)人物雨花石出自天然,石中画面呈现了人物的形体,其线条简繁有度,色彩丰富,色调和谐,人物形象 3)人民法院经审议,认定该裁决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当予以撤消A.掩盖 惟妙惟肖 违反 B.掩饰 绘声绘色 违反C.掩饰 惟妙惟肖 违背 D.掩盖 绘声绘色 违背C (掩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封建糟粕不名一文,应当统统扔进历史的垃圾堆B.在班级开的主题演讲会上,小丽侃侃而谈,绘声绘色,同学们都听呆了C.腐朽的清政府开门揖盗、引狼入室,与帝国主义签定了许多出卖国家主权的不平等条约D.国民党军队纪律败坏,许多士兵在上司的带领下,竟然明火执仗,公开在大街上抢劫二、文本研习1、整体感知(1)课文节选了八段文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在自然悲剧面前,我们注定失败,但我们咬牙坚持,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第二部分(第4—7段)应该认清苦难的消极性,不用浮夸的言辞美化苦难,遮蔽苦难的真实面貌第三部分(第8段)作者否定了世俗对苦难英雄的错误期待,指出苦难英雄也只是我们芸芸众生的一员,对苦难的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常常不为人知,也无法言说。
2)人生苦短,风云难测《直面苦难》中作者对苦难阐发了三个观点,请学生在阅读文本后指出①面对自然苦难,我们应以最真实的勇气挺立而不倒下,以此维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②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③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3)《直面苦难》的主旨是:本文作者谈了自己对苦难的认识,对传统的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的传统观点进行了质疑,指出了人类在苦难面前的孤立无助,赞美了软弱的人在苦难面前的伟大尊严2、重点探究(1)自然悲剧包括 地震、海啸、瘟疫、绝症…… 2) 对待的感受原因结局社会悲剧精神优于恶势力正义感支撑历史的公正含笑受难 英雄自然悲剧无法自慰 感到卑微没有灵魂的敌手 没有上帝孤立无助 众生总结:作者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面对生活中平凡的苦难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无奈、失败三、反思总结①我们面对苦难时,应保持怎样的心态?(不美化苦难,不畏惧苦难)②面对着自然悲剧,孤立无助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不能因此倒下,我们要维护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③当我们经历了苦难后,我们就是英雄了吗?(作者对此进行了否定。
他说: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其实,苦难英雄也只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四、内容评述 《直面苦难 》不追求分析论证的环环相扣,而是用诗一般跳跃的语句、具象化的阐发,直接点明思考的结果周国平的语言透露着深邃的哲理思考,具有极强的雄辩力,所以,尽管他较少运用事例,但他从多角度展开的或言简意赅或充满诗意的论说,反能把道理说得更透彻五、课后巩固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2、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
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洼池效应”指: 3.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课堂小结】洪水爆发、流感盛行是种苦难,亲人的突然离开是种苦难,战争的爆发是种苦难……古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苦难,但正如文章中所说的“人总无法避免那个一切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面对苦难,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勇气是打败一切难题的有利武器,拿出勇气,勇敢地面对苦难,克服苦难,定会拨开雨雾见天明 面对苦难,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自信是攻克苦难的坚强后盾,唯有自信,我们面对苦难才会有百折不饶的魄力。
面对苦难,我们应该有无穷的力量,力量是战胜苦难的持久的长矛,力量的无穷才会让我们将苦难彻底的粉碎 记得有首歌曾这样唱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生不会随随便便成功”生活中的苦难,我们无力让它不存在,我们要让它彻底消失,唯有我们去努力的去克服它克服苦难,我们的生活才有意义,生活才过得美好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