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人教必修3).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407615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人教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人教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人教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人教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人教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人教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早晨诵读 必修基础 课标梳理课标点击: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新青年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2)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3)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4)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二、新文化运动:1、主要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

2、,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3)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成为新文学的典范。随堂简练 随堂练习 达标过关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

3、条件是( ) A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其统治 B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直接影响2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3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其中“民主”的含义是指( ) A三民主义的”民权”思想 B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C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 D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4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主要是由于( ) 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C儒家思想落后于资产阶级文化 D儒家

4、思想阻碍资本主义发展5导致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上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屡史事件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一 C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兴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李大钊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8简要叙述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选择题1B 2A 3B 4A 5A 6D二.非选择题7.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和科学。内容: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第 1 页 共 6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