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通市港闸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40648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南通市港闸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南通市港闸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南通市港闸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南通市港闸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南通市港闸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南通市港闸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南通市港闸区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括号内)()1学生阅读材料时,能一目十行,这反映了其 的品质较好。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注意分配注意转移()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的进程是 。先慢后快 先快后慢匀速发生变化无常()3在概念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提供的概念例证 ,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获得错误的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变本质属性,不变非本质属性 不变本质属性,变非本质属性变本质属性,也变非本质属性 不变本质属性,也不变非本质属性()4学生对教师演示或描绘的现象感到惊奇与困惑,这属于社会性情感中的 。责任感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5“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反映了个

2、性的 。稳定性 整体性社会性独特性()6影响人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是。气质 能力性格兴趣()7某儿童的实足年龄岁,智力年龄岁,其智商水平属于。低常 正常偏下正常偏上超常()8安静沉稳、反应迟缓、情感含蓄,这是典型的一般表现。胆汁质 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9做事认真,待人真诚,这反映了性格的。态度特征 情感特征理智特征意志特征()10生理成熟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范围 准备状态现实水平 内部矛盾()1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相对稳定的、典型的总体特征。这反映了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不稳定性()1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表明的教学原则是

3、。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13 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A教育漫话 B教学与发展 C教育诗篇 给教师的建议()1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反映了教师素养的方面。A职业道德B知识水平C心理素质 专业能力()15国家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各门学科的课程目标应包含。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认知、情感、意志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情感、动作技能()16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弄懂道理,从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样的德育方法是。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行为锻炼法 品德评价法()17认

4、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这种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18“学会学习”实质上是指。A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19“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A连续性B创造性C长期性 示范性()20今年9月,将在南通举办第九届,这将是我市有史以来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性艺术盛会。A亚洲艺术节B国际文化节C国际艺术节 中国文化节二、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填在题前括号内)()1用彩色粉笔标示板书的

5、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理解性。()2丰富儿童的表象储备是促进儿童想象发展的途径之一。()3机械识记就是死记硬背,学习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4交往需要、认识需要、成就需要,都是社会性需要。()5人的意志水平主要表现在克服困难的水平上。()6多血质是最好的气质类型。()7动机水平越高,活动的效率也越高。()8接受学习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应该予以淘汰。()9新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1月6日起开始实施。()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11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12当前我国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13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也就

6、越强。()14教师的专业知识就是指学科专业知识。()15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16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是指不一定要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来进行。()17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主张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18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是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19举一反三的现象可以用学习的迁移理论来解释。()20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今年起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得分评卷人复查人三、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请选做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多答不计分)1课堂教学中如何防止学生注意的分散?2如何改善信心不足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3上好一堂课有哪

7、些基本要求?4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5简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及其教育启示。6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答第 题:得分评卷人复查人四、分析题(本题15分)老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途”,小明的回答是“造房子、建学校、铺马路”,小芳的回答是“砌花坛、打狗、敲钉子”,小刚的回答是“当板凳、在地上划线”。请回答:(1)你更欣赏哪位学生的回答,为什么?(2)请谈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五、论述题、设计题(本题15分,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不计分)学生观是对学生的基本认识与根本态度,也是对学生采取教育影响的出发点和依据。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智力以及人格上的差异

8、等,是学生观的核心。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面对信息密度大、传播速度快、价值取向多、个人自主强的网络世界,不少学生很难把握自己,往往沉湎其中。请以“网络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设计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敬爱的党组织:经过一段时期的初级党校学习,我的心境自然澎湃而又亢奋。其实,无论是谁,这种难得的熏陶刚过,思想上和认识上都会大有一吐为快的强烈之欲望。这对深刻理解中国*始终是一个最先进的党、最伟大的党,始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楷模,也始终是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等等,以及正确选择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下是

9、我的心得体会: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我们的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有它的阶级性,人民性,先进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先进性。而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赋予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等越来越发达,因此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内涵、新的标准和新的特征,做到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将“三个代表”写入了新的党

10、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先进性作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界定,具体地、明确地揭示出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理解。其次,通过学习我进一步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是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力量。真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是能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最终实现*而奋斗终生。我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上的入党一生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是一生一世的,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须坚定信念,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行动。再次,我懂得了入党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11、是一个充满考验的过程,不是你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听了几位优秀学生党员的入党经历,学到了我们不仅要在组织上积极要求入党。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一位入党积极分子的作风,时时刻刻,用党的标准提醒自己,什么要积极主动的去做,什么要积极同违背党标准的做斗争。入党的过程,便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便是升华自己的过程。当然,我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

12、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由巨大的反作用。通过这次的学习, 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入党动机,优秀党员决不是套在自己头上用于炫耀的光环,而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组织上的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党一生一世。在学习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恰恰印证了这一点。看着那些面对党旗宣誓的*员,我感动了,我感到了作为*员的骄傲,也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也一定要成为一名*员。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自觉的加强自己,争取得到更大的提高。汇报人:*2012年3月31日【1】 【2】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