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和站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403701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拌和站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拌和站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拌和站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拌和站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拌和站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拌和站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拌和站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现场条件1三、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2(一)混凝土最大需求量计算2(二)材料量计算2(三)设备选型2四、组织机构4五、搅拌站设计4(一)拌和站设备配置5(二)平面布置及规划5六、搅拌站管理制度8(一)搅拌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8(二)事故分析与解决制度9(三)搅拌站环境、安全检测制度10(四)原材料进场、实验、检测工作流程图14七、质量保证体系框图16(一)混凝土搅拌站砼生产质量保证体系17(二)搅拌站拌制混凝土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20(三)混凝土拌合站部门职责21(四)搅拌站防污、排污环保措施24混凝土搅拌站规划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捧古隧道起讫里程:DK986+90

2、5DK906+275,全长9370m,该隧道出口止于第泗河右岸山谷陡坡上,计划该洞口向小里程掘进施工;大茶山隧道起讫里程:DK906+326DK916+268,全长9942m,该隧道进口起于第泗河左岸山谷陡坡上,计划该洞口向大里程掘进施工;在捧古隧道出口与大茶山隧道进口间设肖家箐中桥,孔跨形式为:(12+16+12)m刚构中桥,该桥中心里程为DK906+300,全长44.66m。为满足其两隧一桥施工混凝土的需要,拟在第泗河下游设1座混凝土搅拌站,集中供应当段线路施工混凝土需要。二、现场条件经现场勘察,捧古隧道出口、大茶山隧道进口处在第泗河左右岸山谷陡坡上,肖家箐中桥跨越第泗河,其附近沟深、谷窄

3、,无满足建设搅拌站的平坦地形。经现场调查,在第泗河下游,距施工区500m处有较平坦耕地,但需进行大量土石方挖填及河道改道,拟在该处设此施工区混凝土拌和站。搅拌站至洞口距离小于500米。选址位置处为第泗河沟谷间农田用地,远离居民区,对本地居民生活无干扰。附近无高压线、炸药库等危险源。进料及至施工区的道路运用新建施工便道即可。地质情况为:重要为石灰岩,表面有薄层覆盖土,承载力满足规定,无低洼、滑坡等不良地质地段。施工用水运用第泗河河水,水量充足,可以满足施工用水需求。砂、石料拟由附近合格的石料加工厂供应。三、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本混凝土集中搅拌站重要供应捧古隧道出口、肖家箐中桥、大茶山隧道进口3个工

4、点混凝土需要。混凝土供应原则:在施工期间一方面满足隧道施工进度,在其间隙期供应肖家箐中桥混凝土(因其工程量较小,对标段工期不能构成影响),则拟按隧道进度指标进行混凝土拌和站设计。(一)混凝土最大需求量计算根据调查及现场实际资源配置,日最大混凝土需求量计算如下所示:1、以级围岩每延米混凝土用量为计算依据级围岩每延米:拱墙及仰拱混凝土22.94m3;填充混凝土9.88m3;拱墙及仰拱喷混凝土12.35m3;合计每延米混凝土量为45.17m32、按隧道每月成洞160米计算,每月混凝土用量为7227m3。3、单口天天混凝土用量为240.9m3,最大用量小于250m3。本横洞进正洞后,向大、小里程同时掘

5、进施工,两个工作面,混凝土最大用量小于500m3。 (二)材料量计算根据以上天天最大混凝土需用量,则天天材料用量为:水泥小于200T,碎石用量小于400m3,砂子用量小于200m3。(三)设备选型1、混凝土搅拌机选型拟选用HLS90混凝土搅拌机,每2.5min(含进料、搅拌、出料时间)搅拌1盘混凝土, 1台每盘理论量为1.5m3,实际每台盘混凝土量搅拌量按1.45m3计,则每小时搅拌混凝土量为:1.4560/2.5=35m3;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天天混凝土最高用量为500m3,500/35=14.3小时;单台90搅拌机14.3小时就可以完毕。所以,设计2HLS90型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

6、施工进度对混凝土的需要。标书中设计为单台120型混凝土搅拌站,符合标书承诺。2、罐体选型由以上计算可知天天水泥最大用量为:100T;受运送或其它因素影响,为保证现场施工,拟选6个100T水泥罐,可存储600T水泥,能满足6天以上生产需要。初步选定混凝土内需加粉煤灰外掺剂,其各配备100T存储罐即可。3、变压器选型根据调查:单套混凝土搅拌机功率150kW,再加上其它生产、生活用电80kW,空损系数按0.85考虑,拟初步选定500kVA变压器即可满足该拌和站施工需要,同时设一台30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4、混凝土运送车选型根据混凝土需求量计算,每小时混凝土用量约35m3(含喷射混凝土及二衬混凝

7、土量),拟初步选定混凝土运送车型号为8m3/车,每车加工、运送消耗时间共需40min计,同时考虑到机械维修保养等因素,则需混凝土运送车辆选用4台。5、其它设备为满足施工需要,选用两台装载机、一定数量潜水泵、1台地镑等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四、组织机构搅拌站设站长1人,副站长2人,实验工程师1人,实验员1人,材料员兼调度员1人,电工及维修工1人,装载机司机2人,混凝土搅拌机司机4人,混凝土运送车司机8人,门卫兼验票员1人,厨师1人,共23人。组织机构框图如下图1所示。五、搅拌站设计(一)拌和站设备配置本拌和站配备以下设备:两台强制JS1500型搅拌机、拌和楼、自动计量系统、操作间、料仓、料斗、上料

8、输送系统、料罐、地镑、水泵、装载机、变压器、备用发电机组、配电柜等,相关设施有配电箱、蓄水池、污水解决池等相关配套设施。具体设备配备见表3所示。表3 投入重要设备登记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1混凝土搅拌机JS15002台8配电柜1个2料 罐100T8个9配电箱5个3计量系统1套10装载机50C2台4操作平台1套11地 镑100T1台5料斗(含输送系统)15m38个12潜水泵6台6发电机组300kw1台13砼运送车8-10m34台7变压器500kw1台14生活车1辆(二)平面布置及规划本混凝土搅拌站设立于第泗河山谷间,距洞口500左右,遵循“布局紧凑、少占良田地”为

9、原则,搅拌站实际占地面积为10850m2(16.7亩),站内共设立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砂石料存放区(分待检区域和检查合格料区域)、砂石料筛洗区、砼运送车停放区、办公区、工地实验室、蓄水及污水解决区等区域。具体平面设计图见图2所示。图2 搅拌站平面布置图1、场地地基解决、基础及地面硬化A、本混凝土搅拌站设立于旱地内,一方面对地表素土进行清除,然后对露出地表的岩石进行机械破除或松动爆破,对个别地基承载力达不设计的区域采用三七碎石土进行换填、分层(每层高不大于30cm厚)压实解决,再对地基表面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度达95%以上。换填三七碎石解决的地基见图3所示。图3 换填三七碎石土示意图

10、B、主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具体设计图见图45所示。D、料仓基础:一方面对料仓基础进行换填解决后,再浇筑20cm厚混凝土填筑。E、房屋及围墙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宽为30cm,深度不小于30cm。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小于1.5%,四周设排水沟,办公区和生活区进行绿化。场地地基解决、基础及地面硬化施工工艺流程为:清表(素土)换填软基并压实整平、压实构筑物基础施工硬化地面(C20混凝土)。2、道路规划站内作业区、进站便道20m范围内、及出站至洞口运送道路均采用C20混凝土进行硬化解决,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0cm。具体道路规划平面图见图6所示。3、排水设

11、计本搅拌站场内地面按中间高,两侧设2%横坡,四周设60*40cm盖板水沟,再集中汇聚到污水解决池,通过滤解决合格后才进行排放,混凝土运送车在规定地点进行清洗,污水经污水解决池解决合格后才可排放。具体排水系统见图7所示。图6 站内道路规划平面示意图图7 搅拌站内排水系统设计图4、搅拌站站界采用砖砌围墙,并用水泥砂浆抹机,围墙内、外表面刷防水涂料,并适当美化。大门立柱采用砖砌,立柱上悬挂拌合站站牌。5、搅拌站内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实验室均采用组合彩钢板房,区域进行绿化。6拌合楼封闭设立,减少或防止灰尘污染空气。存料场地设轻型钢结构彩钢顶棚,骨料间用隔墙隔开,不得混仓。7、施工用电设计每台混凝土搅拌

12、机功率150kW,再加上其它生产、生活用电60kW,拟初步选定500kVA变压器即可满足该拌和站施工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搅拌机施工用电高压接入点与捧古隧道1号横洞施工用电采用同一接入点,然后接入搅拌站变压器,经变压为施工用电与生活用电,接入总配电柜,从主电线分线,分支器三相五线进入电箱,下线套PV塑管。开关箱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门、锁完好,有防雨、防尘措施,箱内无杂物,箱内有良好的通风孔,每箱都挂上安全用电等其它危险标志。电箱内设150安刀闸一个,漏电断路器60安四个或三个,延时为0.2秒,内设绝缘板,所有电器为,内六角或外六角对接,GB线耳,电箱另加设双重接地。每分电箱均反

13、复接地,分电箱漏电开关延时为0.1秒。分电箱设总开关一个,一闸一漏电一桩机。其它用电设备均为单个开关控制,照明接2.5平方电缆接聚光灯。同时设一台30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8、拌合站信息化设计按照沪昆客专贵州段信息化规定,统一设立视频监控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六、搅拌站管理制度(一)搅拌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搅拌站仪器、设备的检定和使用(1)搅拌站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工作由实验员按照检定周期的规定报告项目部计量负责人合理安排检测时间。(2)搅拌站根据检定结果和状态应统一贴上合格、准用、停用标志。 (3)实验员应将检定合格证复印件贴在仪器上,原件应由项目部实验室保管。(4)仪器设备应由专人使

14、用保管。使用人在使用完毕后要准确及时的填写使用状态、时间及使用人。(5)仪器设备使用人负责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勤保养勤维修,电子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定期充电。(6)搅拌站仪器、设备的使用应满足说明书上的规定。(7)仪器设备使用后,必须填写使用记录,具体记录所进行实验项目及实验结果。2、仪器、设备验收及使用(1)仪器到货后,由实验室联系检测机构和检测员及采购人员验收。验收合格的仪器,填写仪器验收单后交公司设备部相关人员签收。(2)需在现场准备的辅助设施,其技术条件应满足相应实验检测项目的准、规范、规程规定。(3)运回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对仪器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并办理归

15、还手续。如仪器损坏,应及时解决。3、仪器设备台帐及档案(1)所有仪器设备均建立完整、具体的台帐。(2)仪器检定需建立周检计划台帐,检定周期应严格控制,避免发生仪器未及时检定的情况发生。检定证书原件由实验室统一管理,存于仪器档案中。(3)自校仪器应建立校验台帐,自检周期应严格控制。用于校验的仪器、计量器具应通过计量检定。校验人员必须按照校验指导书的规定对仪器进行校验。检查结果应真实、可靠。记录要完整,记录采用作业指导书规定的表格填写。校验工作结束后,检查报告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作为该仪器使用的依据。校验记录由资料保管员保存。(4)搅拌站仪器设备档案实行“一机一档”。(5)每一仪器设备的档案内容涉及: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书或自校记录、使用记录、维修保养记录、调遣情况记录等资料。(6)仪器设备的档案应随仪器的调遣而转移。接受方除检查仪器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小语种语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