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题.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391834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测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点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2011高考北京卷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心态的作用。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社会心态是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

2、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要的作用,A没有强调社会心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没有说出社会心态的作用;C符合题意,D与题目无关。2(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6)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

3、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A B C D3(2011高考江苏卷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 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 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答案】A 5(2011高考山东卷24)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

4、哲学道理是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来源:学.科.网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法律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本题答案选C.其它项不符合题意。6(2011高考浙江卷29)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

5、.B.C.D.【答案】A 【解析】政权更迭、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政治制度与上层建筑范畴,失业率、财富分配属于经济基础范畴。作答本题首先排除选项,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另外题干强调的是探究政权更迭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探究社会经济萧条、滑坡的原因,故排除,符合题意,答案为A。7(2011高考海南卷16)“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这首家喻户晓的娘子军军歌歌颂了1931年在海南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红色娘子军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先后参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等50多

6、场战斗,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红色娘子军的光辉事迹反映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自己解放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作用。说法不对。8(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材料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1959年,西藏掀起异常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

7、8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物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的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材料二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1959年至201

8、0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019亿元,平均增长过12%。“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3)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12分)9(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

9、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12分)【答案】(

10、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祖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解析】本题是综合考察文化生活的主观题。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卷没有了文化生活的选择题,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活材料题。这也吻合文化生活的学科性质。第二问,是哲学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学科综合题,本来二者就有密切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要展开叙述。考点二:人生价值的实现1(2011高考广东卷35)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

11、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A. B. C. D. 2(2011高考江苏卷23)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 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有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 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A B C D3(2011高考江苏卷33)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

12、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 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题干意思是说明,是否选择信守诺言、是否为了奉献而甘愿寂寞,人们都有各自的标准,反映了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确定的,C符合题意;价值实现不仅取决于人们的选择,还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A错误;人的价值因自己在不同时期的价值选择而发生,B错误;D正确,但题干没

13、有反映正确和错误之分。4(2011高考四川卷2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A. B. C. D. 5(2011高考天津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

14、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A说法绝对,不选;传统与现代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B说法错误,具体内涵不能说亘古不变;C说法正确,体现了传统道德对我们的今天价值选择的影响;D说法不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6(2011高

15、考重庆卷31)2010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的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态度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点。A项说法错误。个人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B说法错误,也是将人生价值的实现全部归结为主观因素。C说法错误,走向了另外的一个片面,平凡的人也能实现人生价值。D说法正确,吻合题意。强调了正确价值观的作用。7(2011高考安徽卷38)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