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39094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具有山区特色的中学体育教学之路摘要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我市体育课程的改革有了一定的改观。但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师的素质、分布和待遇,体育设施以及评价体系等还没有多大的改善。文章对我市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市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浅谈一些对策和思考以及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市体育课程改革有所裨益。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体育教师素质、分布;对策和思考;发展趋势、 引言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有四年之余,体育课程改革也确实为学校体育带来了新的起色。从“全国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抽样问

2、卷调查所给出的资料来看,我国大部分大中小城市过去体育实践领域中存在的一个令人十分诧异的现象相当多学生的“厌体”状况(对体育课而不是对体育活动的厌恶),现在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绝大多数的学生不是厌恶而是喜欢上体育课了;体育老师斩草除根过去那种随便应付体育课堂的教学,甚至采用“放羊式”教学的现象也较为少见了。体育教师们的整体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采用多种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投入到体育课程改革中。虽然国家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四年之余,但是在我省部分贫穷落后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因素,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的状况。因此,学校体育建设的步伐,体育课程的改革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这几年来,我市

3、课改办、片区、学校采取教师岗前培训、片区教研、课堂教学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广大一线教师不断适应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成效是有所改变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师角色功能的转变,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评价促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城区小部分学校得到了一定的贯彻与落实。但在现有的教育大环境、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的环境下,以“农村”为特色的我市体育课程的改革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困惑,制约着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故此,对我市体育课程的现状分析研究,浅谈其对策和发展趋势,对我市的体育课程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

4、现状2.1“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和色彩还比较严重受体制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我市体育教育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和色彩还比较严重。绝大多数的学校体育课的内容,基本上还都是“清一色”的竞技运动教学内容,“健康第一”的思想,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调查观察发现,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整节课都是老师在系统地原始地教一两个技术技能动作,教学内容基本上还都局限于田径和大球类。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更谈不上什么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了。2.2体育教师素质的欠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呼唤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角色的转换、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然而,我市的体育教师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其中乡镇、农

5、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尤其突出,主要表现在:1)从事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知识面窄。有的教师就连本学科的知识也很单一,更谈不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2)教师知识更新差。表现为教师知识陈旧,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做不到按照课程改革的需要自学相关知识。3)教师观念转变滞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一些教师思想保守,缺乏创新,对课改的认识不正确或不深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直接影响课改新观念的形成,造成学科之间、教师之间课改工作的不平衡。4)课堂教学困惑重重。课改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学体系,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我们发现,有

6、的教师课放的很开,学生天马行空,课堂纪律难以维持;有的课动不动就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海阔天空,但就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有的甚至是纯正的“放羊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5)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少,穿着新鞋走着老路,对各种信息的操作能力也很欠缺。体育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在对100所初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中,有67所学校根本从来也没进行教过教育科研活动,占问卷的67%。在对近

7、100名中小学教师专题访问中,他们对新课程、新课标有一定的了解,但总体上来说是比较肤浅的。2.3 教师分布不合理2001年以前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和城区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村小、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调查显示城区学校的体育教师81.2%为大专或以上学历,然而,在乡镇中学大专学历的不到50%,本科学历的极少。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绝大部分是中专(或中师)学历,有的小学甚至连一个体育教师也没有,体育课都是由其他课任教师代上的。全市还有部分属于计划外教师,既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8、,又加重乡、村及农民负担,更谈不上课改的质量了。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2.4 体育教学设施落后 城区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相对来说还算勉强过得去,当然,椐调查访问发现有部分省一级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缺乏,就是一个班上体育课要上一节篮球课,每个学生也不能有一个篮球。乡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经费十分紧张,无法添置课程改革所需的软硬件。很多乡镇、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特别在一些农村小学,连一片像样的可供上体育课的地方也没有,更谈不上什么煤渣跑道、

9、塑胶跑道和体育馆了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体育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对23所中小学校体育课进行调查访谈,发现绝大多数的体育课都是因为场地和教学设施的制约,而不得不按原来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2.5 教师待遇偏低,体育教师不被重视以至师资外流我市地处粤北贫穷落后山区,教师工资待遇偏低。特别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市级学校好于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好于村小,村小教师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奖金、

10、福利,广大农村教师极不公平。而现在教师工资实行县区统一发放,县区财力有限,保现有教师工资尚有很大困难,更无力负担新增教师工资。这两年正值初中、高中学龄人口入学高峰,教师缺编严重,而区财政无力支付缺口教师工资。然而,在我市体育教师一直以来都不被看重,特别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可有可无的现象如今仍未得到改变。因此,近年来原本就少有的一些优秀的中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都辞去职位而奔向了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因为制度的问题,一些师范院校大中专体育毕业生无法按需分配到位,以至减员的同时却得不到有效的补充。 2.6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在传统的体育考试和教学评价影响下,应试教育的痕迹还十

11、分突出,考什么,学什么,练什么。在评价方式上,偏重于生物性评价,只关注运动成绩的提高,不考虑个体差异、体育态度和情感。体育考试和体育课成绩是以运动成绩的高低来决定,这在一定程度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对体育课不感兴趣。2.7 学生“厌体”现象有所改善但不明显过去体育教学大纲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课程实施方案,统一的评价管理模式”。而这使得体育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能顾及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一味追求统一。教出来的学生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也导致了学生的畸形发展,使学生

12、产生了对体育课反感情绪,而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在这一方面作了较大改善,不再一味追求统一与规范。体育教师可在能达成学习领域的目标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多注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本就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空间”的体育课也自会受到学生的喜爱。调查访谈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喜爱体育活动,但有一半以上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中女生尤为突出。另外,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在我市大部分学校还是一片空白,到底如何开展,心中无数。、 我市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3.1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

13、,并非要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要改变以往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和正规化,完全将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移植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倾向。因为,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体育课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其它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其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技能,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学,对运动技能学习的测重点是什么,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原有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体系,走向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的健身体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丰富课程内容,体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确立了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即只

14、设置明确的目标,不规定具体内容。然而,我市的体育课程和设置应充分重视根据我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在学校的地方特色,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开设多种的小型化的课程,以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还要注意加强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要求体育教师会技术教育,也要会健康教育)。3、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突破了传统的灌输接受式的单一教学方式,强调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研学习,使学生在体能、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得到整体发展。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市的体育教学仍然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

15、强化体育的健身育人的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按照体育的功能划分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需要对体育教师这一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需要加速体育教师的职业专门化的过程,体育教师先是一位教育者,再是一位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转变;由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引导者转变;由增强学生体质的训练者向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转变。3.2 体育教学观念要转变转变传统教学“重教轻学”的倾向;转变传统教学“重传授轻发展”的倾向;转变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转变传统教学“重统

16、一性轻差异性”的倾向;转变传统教学“重单向交流轻多向交流”的倾向。3.3 建立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师培训机制培训方式应以岗位培训为主,坚持“教学研结合”与“教学做合一”的培训原则。1、专题讲座与示范课结合,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并上示范课。2、送教下乡,上示范课。教育主管部门可组织一批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直接送教上门,上示范课,并进行咨询指导。3、观摩培训,学校可采用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观摩优质课、教学能手示范课、观摩课。观摩后教师进行研究,对照别人找差距,提出自我改进、提高的思路或设想。4、自我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研平台,从集体听课、评课、研讨或教学专题中汲取精华、丰富自我、完善自我。3.4教育管理者的观念转变大多教育管理者习惯“规范管理”,凡事按部就班,遇事参照惯例,教师也就缺乏张扬个性,学生缺少标新立异。因此,教育管理者应顺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大胆探索,重构科学高效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