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中外改革潮流(学生版).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8390507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中外改革潮流(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10-中外改革潮流(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10-中外改革潮流(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10-中外改革潮流(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10-中外改革潮流(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0-中外改革潮流(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中外改革潮流(学生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0中外改革潮流一、选择题1. (2022北京门头沟一模)“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这段材料指的是商鞅变法的A.背景B.目的C.过程D.影响2. (2022四川广安二模)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和兵役;开垦山坡荒地,十年不收赋税。”材料中的建议所反映的意图是A.罢免贵族的政治特权B.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C.增强秦国的经济实力D.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3. (2022.天津滨海新.一模)秦国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我国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改革。两次改革获 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巩固了

2、国家的统治基础B.顺应了当时历史开展的趋势C.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D.得到贵族阶层的有力支持4. (2022江苏南通一模)孝文帝下诏: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指北方的代州)来者,姓 或重复,皆改之。这一举措A.沟通了胡汉之间的婚姻B.加快了北魏封建化进程C.缓解了当时的民族矛盾D.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5. (2022山东宁津县育新中学模拟预测)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人来 说,西方成为效仿的典范,以便更好的加强中国的实力以对付西方。“中国人效仿西方的结果是A.到达了自强求富是目标B.完成了近代的工业化C.使中国确立的民主的政治制度D.局部抵抗了外国资本

3、的入侵6. (2022河南南阳一模)除生产枪支弹药之外,洋务派军事企业还制造“制器之器”。如18671904年,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了车床138台,刨床、钻床等117台;福州船政局自行制造机器66座;天津机器制 造局能够自行制造电机、电线、电引的机器。这反映了洋务企业的大机器生产方式A.完全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厂劳动B.推动了我国工业近代化开展C.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D.使中国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7. (2022广东佛山.二模)容闵为中国近代留美第一人。19世纪40年代,他提出“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 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协助曾国藩赴美购买机器,提出幼童

4、出国留学 计划;19世纪90年代,他支持维新变法运动;1908年,他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据此可知,容闵的一生致力于()A.国家出路的探索B.对工业化的追求C.封建政体的变革D.争取民主的斗争8. (2022重庆石柱三模)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奋斗、振兴中 华的新起点。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岌岌可危,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厄势,引起了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化。这 一论断是基于甲午战争A.引导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转变B.推动了中国政治机构现代化转型C使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探索D.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9. (2022辽宁沈阳一模尸罗新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

5、衡政二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 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 的稳定开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未来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威胁B.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C.罗斯福“新政”旨在摧毁资本主义经济,颠覆资本主义制度D.罗斯福暂时通过“新政”辅助美国渡过困难,过后终将废除10. (2022.山东德州,一模)观察名为彼得一世剪胡须的漫画,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C.使俄国确立了资本

6、主义B.标志着农奴制度的废除D.削弱了沙皇的专制权力11. (2022广西贵港.二模)改革和革命是推动社会开展的巨大动力。俄国为摆脱落后局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命。阅读下面俄国开展进程示意图,“? ”处应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彼一一世改革:一 1861年皮革-二月改革十月改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丫o: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域临时政府;:工E手世吧:二乂卫N哂羽上缕也*A.仿效唐朝制度建中央集权制B.结束幕府统治开展资本主义C.摆脱殖民统治 获得民族独立D.废除农奴制度 开展资本主义(2022.安徽合肥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模拟预测)“日本新领导人(注: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 不加

7、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 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以上内容主要反映了A.明治维新由日本天皇所主导B.自立自强是改革的首要目标C.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文明D.保存封建制度是改革的前提12. (2022山东济南一模)下表表达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梁新机场地下水道12. 2万幢66. 4万英里7. 7万座285个2. 4万英里A.整顿金融体系B.调整农业政策C. “以工代赈”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3. (2022山东泰安一模)下表是1928-1940年苏联局部产业产量增长表,表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程1928 年19

8、40 年增幅钢(万吨)4301830326煤炭(万吨)355016600368棉织物(亿米)26. 7839. 5448谷物(万吨)7300955031A.苏联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C.苏维埃政权建立B.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D.苏联新宪法的公布14. (2022云南昆明一模)苏联于1922年年底成立,曾经辉煌一时,但是它的光环随着1991年阿拉木 图宣言的签署而消失。它光环消失的原因有()外敌入侵导致国家灭亡苏联模式造成苏联社会矛盾尖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结果A.B.C.D.15. (2022辽宁葫芦岛模拟预测)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

9、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这里“红旗悄然落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东欧剧变B.苏联解体 C.北约东扩D.华约解体16. (2022.福建.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家族名册)。商君相 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怨恨)。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即秦惠王)立,秦惠王车裂君商以徇。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交战65次。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58次3次4次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材料三 禁胡语,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 说鲜

10、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 姓。为了北魏政权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孝文帝改革中并没有忽略民族交融的问题。实行汉制,使汉 族人民与鲜卑族更好地在文化、行为习惯方面相互适应,增加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各民族之间的 团结融合也是非常有利的。摘编自王典读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1)据材料一,概括引起秦国“宗室我怨望”的变法内容;并分析导致商鞅“车裂”惨局的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秦军战绩的特点。(3)据材料三,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制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4)综合上述两那么材料并结

11、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两个历史事件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答案】(1)按军功授爵。遭受宗室贵族反对;失去统治者(秦孝公)支持。(2)胜绩居多,败仗较少。(3)禁胡语,改说汉话;改18. (2022重庆南川.一模)古今中外许多政权都注重加强国家治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某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表达在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 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摘编自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材料二1978年7月,一次旨在打破国营工厂“大锅饭的改革,在广东清远氮肥厂悄然展开。厂里拿出

12、 5万元设立综合奖并与产量挂钩,按照多劳多得的原那么分给工人,结果奇迹发生了。第二年,产能大幅度提 升,工厂扭亏为盈。初尝改革甜头的清远,随后在其他县办国营工厂推行“超额利润提成奖: 今天,回望这 一改革尝试,确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大包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摘编自经济日报材料三 费孝通1945年曾说:“我们得感激罗斯福,因为他找着一个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的来解决现代 社会秩序中矛盾的方案。当然每个国家有他(它)特殊的传统、特殊的问题、在答复共同的时代主题时, 也必然有他(它)特殊的方式我们不得不成认,不管各国解决这共同的课题的方式怎样不同,最终的 目标是一样的。也许受此影响,1947年出版的

13、初级中学适用外国史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趋于 正面:“罗斯福执政之后,献身于国内复兴事业,重新调整国际经济关系,担任适于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 当政数年,成效大著;第一届任期未终,国内经济状况几已恢复原状”虽然这一评论在民国时期的历史 教科书中未居主流,但可算得适时反映学术动态,有助于学生对大洋此岸的罗斯福新政形成客观的认识。摘编自中华读书报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措施的 作用。(2)根据材料二,归纳其改革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目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的方案是指什么

14、?(4)综上所述,你有何认识。19. (2022.湖南娄底.一模)资本主义是近代以来历史开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原始欧洲的全部文明在17世纪期间归纳成两大事实,即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国革命就是 这两个事实的首次冲撞。(法)基佐欧洲文明史材料二:俄国在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也是个落伍的国家,所以那时在西洋的大舞台上,几 乎没有俄国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纪末,正当我们的康熙年间,俄国幸而出了一个大彼得,他以专制皇帝 的至尊,变名改姓,微服到西欧去学造船,学炼钢。后来他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家到俄国去,都助他搞 维新。那时许多的俄国人反对他,尤其是首都莫斯科的国淬党。他不

15、顾一切,奋斗到底,甚至迁都到一个 偏僻的,但是滨海的涅瓦河旁,因为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 大彼得立的,他是俄罗斯民族大英雄之一,所以今日的斯大林还推崇他。蒋延敲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假设早脱其劣,携手西洋诸国断 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日福泽渝吉脱亚论(1)材料一中为了平衡“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国设计了什么制度?(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大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请举出“废旧制,立新政”的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大国崛起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