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200th高压煤粉锅炉热力计算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38991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200th高压煤粉锅炉热力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200th高压煤粉锅炉热力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200th高压煤粉锅炉热力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200th高压煤粉锅炉热力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200th高压煤粉锅炉热力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200th高压煤粉锅炉热力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200th高压煤粉锅炉热力计算(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题目: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 基层教学单位: 学 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200t/h高压煤粉锅炉热力计算设计技术参数1锅炉蒸发量: D1 = 200 ; 2给水温度: tgs = 215 ;3给水压力: Pgs = 11.3 MPa;4过热蒸汽温度: t1 = 540 ;5过热蒸汽压力: P1 = 9.8 MPa;6周围环境温度: tlk = 20 ;7连续排污率: pw = 1.8%8空气湿度: d = 10 g/kg9燃料特性:(1)燃料名称:烟煤1;Car%Har

2、%Oar%Nar%Sar%Mar%Mad%Aar%Vdaf%Qnet,ar,pkJ/kg33.572.2210.170.570.3329.6514.4723.4948.3719507DTSTFT11501300145010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闭式热风送粉,筒式钢球磨煤机;11汽包工作压力11.08 MPa;设计要求1、 校核煤的元素分析数据和判别煤种;2、 确定锅炉的整体布置,并绘制锅炉结构简图和汽水系统流程简图;3、 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4、 锅炉炉膛及主要受热面的结构设计;5、 额定负荷下锅炉的热力计算;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工作量1、 5000字左右说明书一份,包括:A 锅炉

3、设计说明书;B 锅炉结构计算及热力计算书;2、 A1锅炉整体图1张,主要受热面结构示意图2-3张。工作计划1、课程设计概述,布置题目(设计题目、要求),第1天;2、收集资料,第2天;3、校核煤的元素分析数据和判别煤种,第3天;4、确定锅炉的整体布置,并绘制锅炉结构和汽水系统简图,第4-5天;5、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第6-7天; 6、炉膛结构设计,第8天;7、炉膛热力计算,第9-11天;8、主要受热面结构设计,第12天;9、主要受热面热力计算,第13-14天;10、答辩、考核、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第15天。参考资料1、锅炉习题实验及课程设计(第二版),同济大学等院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4、、锅炉课程设计,赵翔 任有中,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3、锅炉原理及设备,叶江明,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4、锅炉原理及计算(第二版),冯俊凯 沈幼庭,科学出版社,1995;5、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李加护 闫顺林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指导教师签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年月日 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指导教师评语:成绩: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答辩小组评语:成绩: 评阅人: 年 月 日课程设计总成绩:答辩小组成员签字:年 月 日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一、校核煤的元素分析数据和判别煤种1.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

5、校核Car+Har+Oar+Nar+Sar+Mar+Aar=33.57+2.22+10.17+0.57+0.33+29.65+23.49=100%2.以空气干燥基为基准的元素成分的计算(已知Mad=14.47)换算系数:K=(100-Mad)/(100-Mar)=(100-14.47)/(100-29.65)=1.216空气干燥基元素成分: Cad=KCar=1.21633.57=40.82 Had=KHar=1.2162.22=2.70Oad=KOar=1.21610.17=12.37 Nad=KNar=1.2160.57=0.69Sad=KSar=1.2160.33 =0.40 Aad=K

6、Aar=1.21623.49=28.563. 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的计算Qad,net,p = Qar,net,p+25.1(9Har+Mar) -25.1(9Had+Mad)=19507+25.1(92.22+29.65)(100-14.47)/(100-29.65)-25.1(92.7+14.47)=24257.57(kJ/kg)4.煤种判别(1) Vdaf=48.37% , Qar,net,p = 19.507 MJ/kg 11.5 MJ/kg 高挥发分烟煤 (2) Ad = Aar100/(100-Mar)=23.49100/(100-29.65)=33.39 24% Ad 34% 中

7、灰分煤 (3) Mar=29.65% , 22% Mar 40% 高水分高挥发分煤 (4) Sd= Sar100/(100-Mar)=0.33100/(100-29.65)=0.47 Sd=0.47% 1% 低硫煤(5) ST=1300 1350 ,Qar,net,p = 19.507 MJ/kg 12.5 MJ/kg 易结渣煤 综上,该煤为高水分,高挥发分,中灰分,低硫且易结渣的烟煤。二、 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1.炉整体的外型选型布置,选择形布置的理由如下:(1)锅炉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除尘器等设备均可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建在地面上;(2)对流竖井中,烟气下行流动便于清

8、灰,具有自身除尘的能力;(3)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的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4)机炉之间的连接管道不长。2. 受热面的布置在炉膛内壁面,全部布置水冷壁受热面,其他受热面的布置主要受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本锅炉为高压参数,汽化吸热较少,加热吸热和过热吸热较多。为使炉膛出口烟温降到要求的值,保护水平烟道的对流受热面,除在水平烟道内布置高、低温对流过热器外,还在炉膛出口布置半辐射式的屏式过热器。为使后屏过热器中的传热温差不致过大,在炉顶及水平烟道的两侧墙,竖井烟道的两侧墙和后墙均布置包覆过热器。3.汽水系统(1)过热蒸汽系统流程汽包顶棚过热器进口集箱炉顶及尾部包覆过热器管束尾部包覆过

9、热器后集箱(悬吊管过热器管束悬吊管过热器出口集箱)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上集箱尾部上下侧包覆过热器管束尾部上下侧包覆过热器下前集箱水平烟道左右侧包覆过热器管束水平烟道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上集箱屏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进口集箱对流过热器管束对流过热器出口集箱集汽集箱汽轮机。(2)水系统流程给水省煤器进口集箱省煤器管束省煤器出口集箱后墙引出管汽包下降管下联箱水冷壁上联箱汽包。三、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1) 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V0 =0.0889(Car+0.375Sar)+0.265Har-0.0333 Oar=0.0889(33.57+0.3750.33)+0.2652.22-0.033310.17=

10、3.2450(2) 烟气容积 理论氮气容积:V0N2 = 0.79 V0 += 0.793.2450 += 2.5681 三原子气体RO2的容积: VRO2 = VCO2 + VSO2 = 0.6287 理论水蒸气容积: = 0.111Har + 0.0124Mar + 0.0161V0 = 0.1112.22+0.012429.65+0.01613.2450=0.6663 理论干烟气量容积:= V0N2 + VRO2 = 2.5681+0.6287=3.1968 理论烟气量容积: = V0N2 + VRO2 + =2.5681+0.6287+0.6663 = 3.8631 名称V0V0N2V

11、RO2计算结果()3.24502.56810.62870.66633.19683.8631(3)此高压锅炉燃料为高水分,高挥发分,中灰分,低硫且易结渣的烟煤。因ST=1300,1200ST1400,采用固态排渣,选取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为1.20。选取飞灰份额=0.9。 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受热面积入口漏风出口炉膛、屏式过热器(l,ps)0al=0.05,aps=0 1.20高温过热器(gwgr)1.200.031.23低温过热器(dwgr)1.230.031.26高温省煤气(gsm)1.260.021.28高温空气预热器(gky)1.280.031.31低温省煤气(sm)1.3

12、10.021.33低温空气预热器(ky)1.330.031.36烟气特性表符号炉膛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1.20 1.20 1.23 1.26 1.28 1.31 1.33 1.20 1.23 1.26 1.28 1.31 1.33 1.36 1.2000 1.2150 1.2450 1.2700 1.2950 1.3200 1.3450 3.8458 3.8945 3.9918 4.0730 4.1541 4.2352 4.3163 0.6767 0.6775 0.6791 0.6804 0.6817 0.6830 0.6843 4.5225 4.5720 4.6709 4.7534 4.8358 4.9182 5.0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