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 新修订.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38984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 新修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复习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 新修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复习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 新修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复习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 新修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复习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 新修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 新修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 新修订.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最好的资料给最好的自己!【高考化学复习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时间:20XX年X月X日【高考化学复习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时间:2021-07-08 高考复习中有诸多环节,其中,例题的设置与处理是复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复习中通过更有效地加强例题的设置与处理才能体现课堂的实效性,使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应对高考。 一、课堂例题的选择 我对于例题的认识是它不只是课本设置的或练习册上设置的标有“例题”二字的题目,它应该具有代表性,即它很典型,能体现我们要讲解的知识点,突出主干知识,最好能拓展,即有弹性。尤其是高考复习的例题,它一定不是单薄的,应该具有广度、深度,套用化学对

2、金属物理通性的描述,应该是具有延展性。所以,一道好例题的出现势在必行,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当我在复习过量计算时,前期整理了大量的习题,阅读了很多参考书,其中很多习题都是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我有一本叫做十年高考(19982021)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的参考书,我把其中涉及过量计算的内容整理了一下结合我们日常的计算把这部分内容整理为两类:我给它们起了两个名字,1.普量直观型;2.特量延伸型。所谓普量直观型,就是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数值,直接带入判断,确定过量,以少计算为准。这一类是最普通的过量计算,它具有过量计算的最一般特征:有且只有一个反应,不会因某反应物的多少而使反应继续发生新的

3、变化,并在一个反应中有两个量,做起来是比较容易的。所谓特量延伸型,这一类型会因某物质的过量而使反应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一般会出现两个反应,这时题目的难度就增加了。主要的题型有硫化氢的燃烧,可溶性铝盐溶液与强碱的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等。这几种题可以说都很重要,即使不作为例题也必须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进行强化。所以,挑一道例题就变得不容易了,经过反复斟酌我选定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作为例题,原因有以下几个:1.反应具有连续性习题具有代表性;2.高考题中出现多次习题具有重要性;3.题目可以采用多种解法习题具有拓展性。此类计算可以采用讨论法、极值法,守恒法,直平法等。

4、讨论法最普通最繁琐,但一定首先去讲,因为它最原始最易被接受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讲较好的极值法,使学生的思维上一个层次,即使上不来,也有第一种解法做铺垫,完成这一解法后再讲守恒法,守恒法是化学解题中最重要的一种技巧,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化学思维,在这里一定要花够时间下够资本,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最后的直平法最简单,但使用时会受限制。这样的讲法排序,遵循了人们在认知事物时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同时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的境界:当我们把知识掌握的相当熟练以后,再去处理习题就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例题的修改 例题不一定拿来就可以直接用,它是为我们讲清一个知识点而

5、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要适当地处理它,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注意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使改编后的习题更加适应我们的教学,这样就可以保证它服务的质量。我在例题的修改中主要做了这样一些工作:数据处理,问题改编,调整次序等。我曾在多次的教学观摩和教学比赛中见到过这样的情形,授课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出了一道对应的习题,可是数据极难处理,学生的运算占用了处理这道题目的大部分时间,而知识点对应部分早已跃然纸上。这样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还冲淡了教学重点。有经验的化学教师都知道,在化学题目中的大多数数据多是和相对分子质量、22.4等这样的特殊数据有关的数值,所以,我们化学老师要

6、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化学不是数学,数学在这里只是辅助,尤其是计算,虽然学生计算能力差,可换个时间去加强它。因此,如果一道例题或习题数据太难处理,教师要及时更改调整,以保证化学学习的实用性。另外,在习题设置的次序及问题改编中,习题的问题设置不同教学效果不同。例如,我在讲硝酸时,在对相关部分的习题进行整理之后,归纳为以下几个重点题型:1.硝酸的性质;2.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3、硝酸还原产物的确定;而按重点来讲要突出类型2,但又不能把它放在首位,要由类型1做好铺垫。类型1考查学生对于硝酸性质的认识,巩固性质之后加强了应用及计算,而学生未必能很好地认识这一点,所以,在针对例二的选择时,原题为:将1.9

7、2g铜粉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粉全部溶解,放出标况下1.12L的气体,计算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在这个反应中硝酸体现两方面的性质:酸性和氧化性,这一问题在类型1中已经反复强化,但这是处理类型2的重要原理,由于这是计算不是性质问法,所以,很多学生想的不到位,解决起来有困难。因此,我把问题设置为:(1)计算体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2)计算体现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3)计算消耗硝酸的总物质的量。经过这样一改,每一问都变得非常容易,学生很快就有了答案,一道复杂的计算题就这样逐层解决了。当然,如果不这样设问,而是在讲解的时候逐层剥开也可以,但这就需要老师完成的多,学生做得少,不易理解,效果差很

8、多。还有一次,我在讲镁铝与酸碱溶液反应的性质时,选了3道题并按下列顺序排列,分别是: 1.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 B.6:3:2 C.3:1:1 D.1:1:1 2.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 A、1mol/LH2SO4溶液 B、18mol/LH2SO4溶液 C、6mol/LKOH溶液 D、3mol/L/HNO3溶液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 ,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

9、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之所以把第二道题放在这个位置,我是经过一番琢磨的,因为金属与酸反应是金属的通性,是金属性质的重点,而铝与碱溶液作用是铝的重点知识,为了很好地衔接这两个点,第二题的四个选项恰好覆盖了这两个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接受起来就更加自然流畅,这道题放在中间起到一个过渡作用。另外,在讲第二道题的C选项时,遇到一个问题,是先把知识点复习完再讲题还是通过讲题来复习知识点,考虑到思路的自然顺畅,所以,在这里我以题带点,把铝与碱溶液反应的特点,即把题中反映出的知识题带出来进行讲解,这样

10、给人感觉很舒服,并且教学也不落死套,灵活自然。 三、例题的归类 化学这门学科中的题目是很散的,无论在教科书里还是练习册里都很难直接找到有把题目归类,或类型归纳的特别完整全面的时候。比如,我在复习第六章第三课时硫的氧化物时,练习册中的这部分内容共有30道题,这些题对应的知识点是很散的,我自己动手把题做完后,题目的类型已分的非常清晰,共为三类:1.二氧化硫的还原性;2.二氧化硫的漂白性;3.二氧化硫的检验。其中有27道题分属于这三个类型。经过这样的知识整理,原本杂乱无序的内容变得整齐有序,教师讲的轻松,学生学的明白。此外,在归类中不一定只是按题目归类,比如,我在复习阿佛加德罗定律的相关知识时,我把

11、题干中带有“NA”的题叫做NA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综合性很强,常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每个选项都可以代表一些知识点,因此,我采用了把32道选择题的128个选项归类讲解的办法,抓住各个题目的特点:如1.看标况想状态;2.特殊结构型;3.氧化还原型等;4.阿佛加德罗定律的应用等。通过这次训练,学生彻底掌握了这种题的解法,并且能迅速地看出题目设置的陷阱,就包括普通班的学生解这类题现在也是游刃有余。致自己的励志语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所谓的成功,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浪花,从不伴随躲在避风港的小表演,而始终追赶着拼搏向前的巨轮。天道酬勤,加油,加油,再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