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热量.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38920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热容、热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比热容、热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比热容、热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比热容、热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比热容、热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热容、热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热容、热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教学内容:第12章 第3节 比热容、热量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分子动理论、内能热量的关系 2、热传递的概念、认识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3、热量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及简单的热量计算三、主要知识点:1、比热容的概念、物理意义 2、物质的物理属性难点:关于比热的实验设计、关于热量的计算三、知识点小结: (一)比热容:1. 比热容:通常,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容是物质的又一种特性;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焦/(千克)。我们在研究某些问题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例如,研究沙子与水谁升高温度快时,我们要选取相同

2、质量的沙子和水,还要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学法指导: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是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我们一定要通过观察、思索和亲身操作,通过水和煤油两种物质的比较认识到:等质量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其吸热或放热不同,这说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吸热本领。2. 水的比热容是4.210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是4.210J;在各种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3. 应用:a. 你知道为什么夏天的沙滩和海水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吗?b. 你知道汽车的冷却液为什么常用水来做吗?c. 你知道我国吐鲁番盆地出现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吗?这种现象在沿海城市会发

3、生吗?d. 自然界和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的现象很多,要会解释其原因。例如,海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因而白天的海风沿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陆风沿地面吹向大海。(二)热量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能量,叫做热量。2. 是一个过程量,我们可以用一些动词来描述:如:吸收、放出、得到、失去等。与内能的区别,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是分子所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可以用具有、含有等词语来描述;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必须伴随热传递的过程,即与外界发生热交换。3. 计算公式:Qcmt4. 单位:J 【典型例题】例1. 烧杯内盛有足量的酒精,因需要被取走1/3,那剩余部分的酒

4、精发生变化的是( )A. 密度B. 质量C. 比热容D. 温度分析:密度与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特性,只决定于物质本身;而酒精的温度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这里的环境的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酒精的温度也保持不变;取走了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酒精的质量比原来减少了,因此变化的是酒精的质量。答案:选B。说明:比热容是物质的又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是无关的。例2. 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 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析:冰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在此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动能增加,因此

5、内能增加,而在此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即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比热容也发生了变化。答案:D说明:当然对于有些物质而言,不同状态它们的比热容可能不同,这可以从图像上看出。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才不会错。再如: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t乙B. t甲t乙C. t甲=t乙D. 无法判断16. 焦耳是哪些物理量的单位 ( ) A. 热量、功率、功的国际单位; B. 热量、功、能量的国际单位; C. 功率、效率、功的国际单位; D. 热能、效率、功的常用单位。 17. 关于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比热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 物质的比热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 物质的比热跟温度的变化量成反比; D. 比热是物质的特性,可用C=Q/mt计算。 18. 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吸收热量之比是1:2,升高温度之比是2:1,那么组成这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