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14839.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38920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1483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产管理1483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产管理1483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产管理1483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产管理1483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1483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14839.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管理一、生产管理概述(一)、生产管理概念 生产管理就是企业对生产活动的管理。 企业的生产活动是按照预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产品品种、质量、数量、成本和交货期等方面,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和用户满意的产品的过程。生产管理就是对这一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换句话说,生产管理就是同产品制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由于企业生产活动的范围不同,生产管理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也就是实现产品产量和进度为目标的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能力核算、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进度控制和生产作业核算等。 广义的生产管理是对全部生产系统的管理,它是对人、

2、财、物的输入,计划、标准等信息的输入,经过生产制造过程,输出产品和劳务,再利用信息反馈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控制的全部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技术准备、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和相应的管理工作。它除了包括前面所说的狭义的生产管理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企业生产方向和规模的确定,工厂布置、质量管理、设备和工具管理、物资管理、能源管理、劳动组织和劳动定额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二)、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生产管理的任务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生产活动中,根据经营目标、方针和决策,充分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将输入生产过程的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

3、来,经过生产转换过程,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丁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生产管理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质优价廉的产品,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 2全面完成企业生产计划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包括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交货期及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和设备利用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3合理组织劳动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4加强物资、能源管理,合理利用物资、能源,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资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

4、率,建立合理的物资储备,减少资金占用。 5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不断采用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管理要实现上述任务,就需要做很多工作。这些工作按管理的职能来划分,大体上可分为准备、组织、计划和控制四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艺技术方面的准备。人力的准备。物料、能源的准备。设置完好运转方面的准备。 2、生产组织。生产管理所讲的组织,是生产过程组织与劳动过程组织的统一。生产过程的组织主要解决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协调衔接;劳动过程的组织主要解决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生产过程组织与

5、劳动过程组织是企业生产活动计划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两者必须实行动态平衡,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要随着企业经营方针、经营计划的变化而变化。提高生产组织形式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应变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生产计划。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 4生产控制。是指围绕着完成生产计划任务所进行的各种检查、监督、调整等工作。其作用在于完善生产组织,实现生产计划,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本。 为了经济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必须明确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这两种职能的关系。生产计划是生产控制的依据,生产控制是实现生产计划的手段。如果生产计划不正确,生产控制就会变得复杂化,不仅工

6、作量增加,而且会导致生产秩序混乱、失控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生产计划按期完成。(三)、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能否生存,要看企业经营的好坏。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全局,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这种管理体制上的变化,使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执行性的地位,但在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表现在: 1、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基本部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基本保证。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在计划期预期要达到的经营成果。经营目标是一种理想状态,要把这种理想状态转变为

7、现实,即从目标上昂转化为现实产品,必须通过产品的控制过程,靠加强生产管理来实现。否则经营目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产品不讲盈利,经营就失去了实际内容。所以,生产管理是为企业经营创造物质财富,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 2、搞好生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干变万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并及时地生产出来,有效地将其投放各个市场。 3、加强生产管理,有利于企业领导搞好经营决策 决策是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核心,是执行各种管理职能的基础。不论管理者在企业组织中

8、的地位如何,决策都是他们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企业搞好了生产管理,企业有了一个正常稳定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企业领导就可以摆脱日常大量烦琐的事务性工作,而集中精力抓好企业的经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管理又是属于基础性的管理工作,搞好生产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四)、生产管理的指导原则 1、按需生产 按需生产的原则,就是按照市场需要来制定计划和组织生产,按期、按质、按量、按品种向市场和用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劳务。2、经济生产 经济生产的原则,就是用较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因为只有生产出的成果超过生产中的消耗,也就是使产出大于投入,

9、企业才能增加积累,生产才能不断发展。3、均衡生产 均衡生产的原则,就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按照计划规定的进度,使各个生产环节和各道工序,在相等时间内,完成相等的或稳定递增的工作任务,并充分负荷、均衡地出产产品。组织均衡生产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科学管理的要求。 4、准时生产 准时生产原则,就是按照生产计划规定的时间进行生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原材料、在制品和半成品都做到按必要品种、必要规格、必要时间,必要数量来供应,决不提前和推后。 5、文明生产文明生产的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建立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良好的生产秩序,使各生产环节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协调进行。 6、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

10、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可以保障员工劳动的安全,防止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促进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保证均衡生产的顺利实现。 7、科学生产 科学生产的原则,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符合现代化工业生产要求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生产。(五)、生产过程组织1、生产过程组织的概念 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开始,直到把它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它的基本内容是人的劳动过程,即在劳动分工和协作的条件下,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工具,按定的步骤和方法,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成为工业产品的过程。2、生产过程的构成 不同行业由于产品结构和工艺特点的不同,生产过程的形式也

11、不完全一样。一般地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 生产服务过程 上述四个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基本生产过程是核心,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重要的前提,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都是为基本生产过程服务,并且为更好地实现基本生产过程创造条件。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都是由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所组成。 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目的,是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最佳、时间最短、耗费最小、效益最高。为此,企业生产过程组织必须努力实现以下要求: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工序之间的流动,在时间上是紧密衔接、连续不

12、断的,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不是在进行加工、检验、运输,就是处于自然过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比例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必须根据产品生产的要求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即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人人数、机械设备数量、生产效率、开动班次等等,都必须互相协调。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节奏性是指企业及各个生产环节在相等的一段时间内生产相陕或稳定递增数量的产品,使各工作地负荷充分并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前松后紧、时松时紧等不良现象。 (4)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平行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工序在时间上采取平行作业,对产品的各个零件、部件尽可能地组织平行加工制造。 (5)生产过

13、程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生产过程适应市场多变的特点,能灵活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为了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企业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不断采用先进合理的生产组织方法,把生产与消费、企业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企业具有持久强大的竞争力。 (6)生产过程的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以最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以及资金的占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生产成果。 四、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一)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概念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就是指研究企业内部各生产阶段和各生产单位的设置和运输路线的布局问题,(二)影响企业生产单位组成的因素 1企业产品方向。企业的产

14、品方向规定着企业出产产品的品种,决定着企业应建立哪些生产单位。2产品结构与工艺特点。3企业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首先,企业的专业化形式不同,相应地要求建立不同的生产单位。其次,企业协作化水平不同,相应地要求有不同的生产单位组成。4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规模愈大,它所需要的生产车间愈多,车间的规模也相应地扩大。在大型企业中,往往建立几个同类工艺性质的车间。除以上因素外,厂区的集中与分散、厂区面积的大小、物料运输量等,也是影响企业生产单位设置的因素。(六)、生产计划的概念和内容生产计划就是企业为了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或顾客要求的产品,所确定的在什么时候生产,在哪个车间生产以及如何生产的总体计划。

15、 企业的生产计划是根据销售计划制定的,它又是企业制定物资供应计划、设备管理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依据。生产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和预测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计划方法、正确制定生产计划、库存计划、生产进度计划和计划工作程序、以及计划的实施与控制工作。二、集团公司E系统机构设置介绍1、嘉陵集团管理图S系通统M系统D系统E系统二、重庆工厂现状及规划1、在S和D系统中承上启下作用,接受M系统的考核、监督2、按“五保一控”相对独立运行三、精益生产介绍1、精益生产概念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