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34课(导学案教师).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38853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34课(导学案教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34课(导学案教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34课(导学案教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34课(导学案教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34课(导学案教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34课(导学案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34课(导学案教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单元第3、4课(导教案,教师版)最全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 3、4 课)【课程目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明朝内阁、 清代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导学步骤】(一)课前预习1、阅读课本,依照导教学设计梳理基础知识,写下我的疑问和知识树,完成预习自测和研究题目。2、重点预习:( 1)汉至元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选官、用官制度。( 2)明清内阁制、军机处。(二)课堂授课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1知识梳理、简介。2 1分组谈论,完满研究结论。32小组黑板显现。2显现“预习自测”答案4 3小

2、组交织谈论。53谈论。64朗读、记忆显现4谈论、总结;深度挖掘。 / 【知识梳理】【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代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初郡国并行制。1、中朝决策: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2、解决王国问题:秘书担当尚书令、 侍中等,参加军国景帝平定七国之汉乱,汉武帝宣布“推大事恩令”。2、特点:削弱相权。选官、用官制度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医生当官的主要路子。魏晋三省制度: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九品中正制,南北朝门第选官。唐代中期,地方设1、三省六部 制:中书省(决策)、门1、隋朝成立节度使,安史之乱进士科,科举后形成藩镇盘据 ,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尚书制形成。隋唐严重削弱中央集

3、2、谈论:权。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1)打破特2、特点:三省互相 管束和监察,削权垄断,扩大弱相权,皇权独尊。统治基础;将地方军权、行政1、中书门下 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 2)提高官权、财政权收归中长官行宰相职权;员文化素质;央:充足中央 禁军, 2、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3)加强中宋派文官担当 知州,切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分央集权。设通判监察。化事权)3、特点:削弱 相权 。1、行省制度中书省取代三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执行宰相职权。元2、西藏为宣政院辖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表现为1、君主专制:削弱 相权,加强皇权 。特点2、中央集权: 中央严格控

4、制 地方,不同样意地方有独立的行政系统。【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宰相制度的取销1、原因:君主专制,相声威迫皇权。导火线:胡惟庸案2、内容: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作用: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演变( 1)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2)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开始参加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出现。( 3)内阁票拟权,皇帝批红。2、宰相制度与内阁制度比较宰相制度内阁制度职权总领最高行政权,参加侍从顾问,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最高决策。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批红。影响对皇权有必然的限制作加强君主专制。用。三、军机处的成立1、中枢分权:康熙帝设南书斋

5、,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限制,集权于皇帝。2、雍正帝创立军机处( 1)皇帝钦定等级不高的亲信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2)影响:君主 制 展到 峰。【 】1、君主 制中央集 制度不断 化的原因( 1) :封建 的分别性,自 自足的自然 (根根源因) ;( 2)政治:封建王朝和地主 治的需要;( 3)理 :儒家思想的 展和完满(思想基 ) 。2、君主 制中央集 制度的影响 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 一和大 模的 社会建 。消极:( 1)政治:简单 致暴政和腐 ,人民 境 劣。( 2) :固守 耕和自然 ,控制工商,阻拦 本主 萌芽的 展;( 3)文化:

6、扼制 新,阻拦科技文化 步。【 自 】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 因 功于西周的 制,西周政治里 然有深邃的 族色彩, 而共主 名 下的地方分 系统与秦此后一 的君主独制格局 渭分明。 ”(王家范中国 史通 )以下 资料的解 ,不正确的选项是A“共主”指西周 了 力的高度集中 B以血 关系 保持“ 族色彩”C“西周的 制”主要指 行分封制D“地方分 系统”指地方有 大自主2春秋 期, 子 :“克 者,上医生受 ,下医生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表示春秋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碰到冲 B以郡 的系统宽泛成立C春秋 期已 行察 制 D血 政治隶属关系获取空前加 3“格物、致知、 意、正心、

7、修身、 家、治国、平天下”被后辈称 大学的“八条目”, 以自我完满 基 ,通 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 种从个人到 “家”再到“天下”的 次 展的关系源 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 制D中央集 制4关于西周 亡的原因,司 迁 是“烽火 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 亡一 中 合运用了考古 、 文和文件 , 同 又 系当 的地表形 特点, 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 治 构决定的,其 亡的外面重要原因主若是西北地区少许部族的侵 。你 A司 迁的 点属内因决定外因 ,吻合 史史 B李峰的 点有考古 及文件 等 依照,真 可靠C两人分 从不同样角度探 西周 亡的原因,均 一家之言D由于年代久 ,两人的 点

8、都是主 臆 均不足 信5史学胃 思勉 :“自泰 一全国起至 分裂以前止, 一 期是中国初入老百姓政治的 代。 ”此“老百姓政治”在当 指A分封制B 功授爵制C三公九卿制D郡 制6司 迁在史 李斯列 中 : “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 王,功臣 侯者,使后无 攻之患。 ”以下 目资料信息的本 理解,最正确的选项是A必然了秦代 一的 史意 B必然了秦代地方行政系统建 的功能C敏 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 制最主要的不同样点7. 有人在 述秦代的政治 革 : “ 是一个划 代的打破和最 人听 的政治 构,没有封国封爵, 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 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 竟会跟老百姓一

9、, 竟没有 有土地, 更没有 有奴隶群。 特别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 着 么大的巨 ,大惑不解。 ”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 “巨 ”A. 加速了秦代的 亡B. 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C. 加 了地主 内部的矛盾D. 缺乏 有的理 基 8史学家唐德 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 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 型, 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 武。 ” 种“社会政治大 型”主若是指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B从分封制到郡 制C从百家争 到思想 一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9唐德 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 史三峡 ” ,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 迁分 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 段。 “从封建 帝制, 生于

10、商鞅与秦皇 武之 , 三百年” 。 以下各 不属于 一 型 期特点的是A. 族政治向官僚政治 B. 青 文明向 器文明 C. 神 政治向世俗政治 D. 分裂盘据向 一王朝 10一位西方学者 秦始皇: “成立了 的 制制度, 一制度以个人 信 基 ,而不考 世系和教育。 ”从人 政治文明 展的角度看, 一政治 向的 极意 主要在于A从 族政治向官僚政治 B从井田制向小 C从分 政治向 制政治 D从 功政治向文治政治 11. 通典 官 :( 武帝)“令 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 邑皆 属郡。自后 侯王唯得衣食租税。 ”关于以上资料的 法正确的选项是A. 法不避皇 国戚以警示 族官僚B. 改

11、 初郡 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格局C. 加 中央 地方的 密控制D. 立 侯只享受租税而无治民 并受所在郡 督的制度12 穆在国史新 中 : “ 代宰相是首 制,唐代宰相是委 制。 ” 反响的 是A. 代宰相位高 重B. 唐代宰相 力下降C. 宰相数量逐 增加D. 皇 不断加 13史 :“始置 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 。 ”反响的朝代是A. 朝B. 唐代 C.宋代 D. 明朝14 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 中 : “中国之教,得孔子此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此后行;中国之境,得 武此后定。三者皆中国之因其中国也。 ”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C 郡 制D君主 制中央集 制15“史

12、”“史 ”“史 ”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 ,史 即 史事 ,史 即 史事件和 史人物的 , 史 即是以科学的史 作指 , 来解析大量可靠的史 ,此后得出的科学 。以下 唐代三省六部制度的表达属于“史 ”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 省、 下省、尚 省,三省的 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 省 下省尚 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相 大威 皇 而出 的政治危机,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 造,此后 朝基本沿 种制度16唐制 定中男(男丁 l6 以上至 21 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 22 以上 成男)才服兵役。封德彝曾提出中男服役的建 ,并获取太宗 可。但魏征拒 署文件 致最 此提 没有通 。据此可知,当 魏征供 于A尚 省B中 省C兵部D 下省17. 唐代中枢机构中 省、尚 省和 下省的精 分工体 了A施政 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 相 的 新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 的重要 步18 克思指出:“小 人数众多。他 的生 方式不是使他 互相交往,而是使他 互相隔断, 他 不能够自制代表自己, 必然要 人来代表他 。 他 的代表必然要同 是他 的主宰, 是高高站在他 上面的 威, 是不受限制的政府 力。”依照上述资料能够得出的 是A 克思反 皇 主 B儒家学 是中国封建 制主 的理 基 C小 人数众多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