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活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385706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量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量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量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量活动》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活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活动》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活动教学设计主备人:何容妹审核人:复核人: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8页测量活动。学生分析:学生通过近四年来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的测量方法,因此,本节课知识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同学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新知。教材分析:“测量活动”这一内容,教材呈现的是在教室里进行测量活动的一个情境。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课桌等物体来进一步感受体会小数的意义。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学生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

2、,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以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它知识奠定基础。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学努力体现了标准倡导的理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节课教学设计自然、衔接连贯,其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主动权,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培养综合学习能力。本节

3、课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把时间和空间充分留给了学生,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充分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出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为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实际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再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使学生能用小数来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重点:学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难点:能用整数部分大于或等于1的小数表示一个物

4、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具准备:软尺数条、天平、实物投影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空。0.5里面有( )个0.1, 0.05里面有( )个0.01。8个0.1是( ), 0.042里面有( )个0.001。8.64的8在( )位上,表示( )个( );6在( )位上,表示( )个( );4在( )位上,表示( )个( )。2、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 设计意图: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二、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板书课题:测量活动)。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估一估,量一量,用软尺测量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学生测量后汇报:小组1:长6分米,

5、宽45厘米。小组2:长60厘米,宽45厘米。小组3:长6分米,宽4分米5厘米(师板书记录)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探索新知1、学习把厘米、分米转化为米。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结果,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生1:三个小组的结果不同。生2:不是结果不同,而是单位不同。生3:我同意他的意见,因为三个小组使用的单位不同,所以我们一眼看不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只有将他们的结果化成同一个单位才能看出他们的结果是否相同。师:这个同学的意见很好,同学

6、们想一想长度单位除厘米和分米以外,还有哪些?生:米和千米。 师:请同学们用“米”为单位表示出课桌的长和宽。(小组内讨论活动)交流汇报:生1:我们小组用“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米=10分米,1分米=米,那么6分米=米,也就是0.6米。宽是45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米,45厘米就是米,也就是0.45米。生2:我们用厘米作单位表示。我们测量的课桌长是6分米,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60厘米米,也就是0 .60米,宽是4分米5厘米,4分米=40厘米,4分米5厘米=45厘米,45厘米是米,也就是0.45米。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1米=10分米 6分米=米=

7、0.6米1米=100厘米 45厘米=米=0.45米60厘米=米=0.60米(全班齐读两遍)生3:(提出质疑)课桌的长怎么一个是0.6米,一个是0.60米?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生:0.60米等于60厘米,也就是6分米;0.6米等于6分米,0.60米和0.6米是相等的。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师强调: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大小不变。所以小数末尾的0一般可以省略不写,就像我们过去学习的0.50元和0.5元是相等的。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主动权,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培养综合学习能力。本节课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把时间和空间充分留给了学生,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

8、平台,让学生在充分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出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2、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填空。25厘米米( )米 8分米米( )米 6厘米米( )米 40分米米( )米 (2)完成课本第7页的填一填(学生立刻投入到活动中去,气氛活跃)活动完毕,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针对性的练习题,可以起到及时反馈的作用。四、拓展练习1、称质量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活动,同学们掌握了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现在同学们在小组内用天平称一下数学课本、文具盒的重量,并用“千克”表示出来。(生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生汇报:小组

9、1:数学课本260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0.18千克师:你是怎样想的?小组1:我们认为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一样的,因为1千克=1000克,数学课本是260克=千克=0.26千克,文具盒180克=千克=0.18千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其他小组表示认同)2、猜体重。师:大家来猜一猜我的体重是多少?(生争先恐后的猜测)生1:50千克生2:55千克师:告诉你们吧,老师的体重是58千克300克,谁能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出来?生:300克=0.3千克,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了用小数表

10、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3、即时练习:(我会填)125克=千克 85克=千克 2.5千克=( )千克( )克1千克200克=( )千克 32千克500克=( )千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将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小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让学生尝试主动获取新知的喜悦,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深刻。从而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生1:我觉得

11、在课堂上自己动手操作,很有意思,我学得很快乐。生2:我不但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还知道了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生3:我知道了无论是长度单位还是质量单位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六、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第8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板书设计:测量活动1米=10分米 6分米=米=0.6米 1米=100厘米 45厘米=米=0.45米60厘米=米=0.60米180克=千克=0.18千克260克=千克=0.26千克300克=0.3千克 58千克+0.3千克=58.3千克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学的主导作用,引入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前引导学生复习了以往的知识,

12、这样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我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获取新知,并且敢于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体验测量,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尝试主动获取新知的喜悦,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深刻。学生先分组测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再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学生对6厘米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和85克写成用千克做单位的小数掌握得不好。还要进一步理解和运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