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383890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以改革开放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湘潭市十六中学 谭国强内容提要: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布鲁纳发现法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改革开放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展示这种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导入;带问题阅读;启发解答,合作探究,加强心理教育;问题巩固、再加强心育、作业补救再巩固),并且从四个方面强调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更高要求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布鲁纳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

2、识的一切方法。从教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只作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概括出原理或法则,他们就会因自己发现地去学习,去概括出原理或法则,他们就会因自己发现所感到愉快和成就欲的满足而使学习具有强大的动力,所得知识也会深刻而不易遗忘,并能广泛应用于实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新课程改革倡导发现式、讨论式学习,所以,教师不应该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而应设定一种有助于能独立探究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亲自去探究,这样使学生通过自身探究,得出对问题的认识,体验成功的快乐,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

3、再发展欲望。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也就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以改革开放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作具体的探讨说明。第一步:导入初中学生以引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引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对每堂课以及历史学科的学习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改革开放一课激趣导入,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抓住学生注意力,

4、然后问:这首歌歌颂了哪位历史老人的丰功伟绩?歌词反映了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中国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从而引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为这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当然,导入的方法很多,有悬念导入法、激疑导入法,还有情境导入法、新旧衔接导入法等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导入新课后,则把学生注意力引入下一步。第二步:带问题阅读这是一堂课关键的一步。布鲁纳发现法认为,教师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巧设问题对引

5、导学生思维发展至关重要。设问时要抓住重点、难点,就基础知识点、难点或加强心理教育的切入点设问,改革开放一课阅读时,打出灯片:1、“改革”一词是什么意思?请解释。2、改革是从农村还是从城市开始的?3、农村和城市各进行了怎样具体的改革?4、有人说这种改革是要恢复土地私有制,也有人说是要复辟资本主义,你认为这些说法对吗?5、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6、现在我国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其特点是什么?7、你能说出当时建立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名称吗?第1、2、5题是基础知识点,第3、6、7题是重点,第4题是难点。这样既抓住了基础知识,抓住了重点,也为化解难点,引导学生把握知识,发

6、展学生思维打下了基础。这一步实际上是教师巧定目标,由学生自行探索解答或启发解答的过程,通过思考、解答或启发获得的成功既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也能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材料、处理材料的认知技能。为逐步发展到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定目标,再自我探索解答架通桥梁。布鲁纳认为,发现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的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探索的技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而且发现学习的结果也有利于记忆的保持。从学段发展的特点可以发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思维发展、学习方法的掌握都有一个适应和过渡的阶段,不是进到初一初二就会自学了。在历史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思考、讨论解答

7、教师分层提出的问题。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阅读指导,就会使他们逐步抓住教材知识点,掌握重点,并在教材中发现问题,而教师根据教材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知识和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让他们思考,也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第三步:启发解答,合作探究,加强心理教育这是一堂课最重要的一步,是在第二步教师定出目标,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与第二步相连最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步先由学生解答,对于基础题学生很快能解答,如改革开放中1、2、5、6题。对于分析主观题,如上述一课的问题3、农村和城市各进行了怎样具体的改革?4、有人说这种改革是要恢复土地私有制,也有人说是要复辟资本主义,你认为这些说法对吗

8、?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教材分析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同时放播放历史记录片中华腾飞,让学生明白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但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相反更能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后的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应我国的生产力现状,从而更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通过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再讲解,既突破难点,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启发引导学生回答综合题,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学,能使学生达到德、智、心等多方面协同教育的效果。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学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一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

9、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人、六个人,最多不超过八个人,小组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形式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须在关键处加以点拨,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合作探究的过程既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又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方法与良好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坚定其努力学习的

10、信心;既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观点的充分与否进行重新认识,也有助于培养协作学习的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加深理解。第四步:问题巩固、再加强心理教育、作业补救再巩固根据科学的记忆规律“先快后慢”,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心理品质教育效果,教师先总结知识点,让学生逐步学会归纳总结,发展思维。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单个回答或以抢答形式巩固当堂课的知识点,抓住心理教育的切入点,再渗透教育。最后根据遗忘规律,在问题当时巩固后,稍隔一定时间,以少量体现基础知识、重点的习题在课后再练习补救巩固。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问题的设置上,应当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易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11、有争论性的话题或社会热点问题;二是教师应当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资料的收集、话题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确定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等;三是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预见性,课前能预测出学生将会出现的情况并确定解决的办法;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时,要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使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同时,也存在教师如何驾驭课堂的问题。总之,历史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教学程序,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努力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011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