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补落花诗》品读.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382982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夫之《补落花诗》品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夫之《补落花诗》品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夫之《补落花诗》品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夫之《补落花诗》品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夫之《补落花诗》品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夫之补落花诗鉴赏原诗:记得开时事已非,迷香逞艳炫春肥。尽情扑翅欺蝴蝶,塞耳当头叫姊归。桃李畦争分咫尺,松杉云冷避芳菲。留春不稳销尘土,今日空沾客子衣。翻译:依稀记得花开日,已是花事凋谢时。争娇斗艳夸颜色,尽散清香占高枝。引来蝴蝶翩跹舞,不闻杜鹃带血啼。桃李纷争脚下地,寸土必争到咫尺。青松翠杉耸云天,远离尘俗避无耻。春天脚步不停歇,香消花残萎大地。纵使清香客子喜,春去不回空沾衣。赏析:“迷花逞艳炫春肥”,是说花开而香气袭人,让人迷醉,在春日阳光里大肆炫耀肥厚的花朵和娇艳的色彩。而他们却全然不知道有人“记得开时事已非”,原来纵使花开艳丽芳香,但早已不是胜春时节。拟人化写花,让花儿自我表演一番,正

2、好为作者借花写人做了有力的渲染,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表面写花,骨子里写人,借“开时事已非”来暗指南明立国之时,时局早已是今非昔比,面目全非,而昏庸的南明最高统治者福王却还在沉湎于声色犬马,醉生梦死,以为小朝廷可以苟延残喘,偏安一隅。颔联“尽情扑翅欺蝴蝶,塞耳当头叫姊归”,是写春花尽情招引蝴蝶,惹得蝴蝶在花间尽情煽动着翅膀寻欢,却闭目塞听,不闻杜鹃凄苦的啼叫。由花而写到蝴蝶与杜鹃鸟,显得与花事关联紧密。而借此比喻福王朝马士英、阮大钺等勾结邪佞,倾陷正直之士,并堵塞言路,不听取贤良之士的逆耳忠言。一个“欺”字,表明权臣为非作歹,欺上瞒下,欺君误国,同时也有力的鞭挞福王的昏庸无能,偏听偏信,落得被欺。

3、还可以作这样的解读,权臣欺压忠良之士,欺骗正直之人,就像花朵骗得蝴蝶在枝叶间扑打一样,骗得忠良之士枉费心力,瞎折腾一番。“塞耳”也非常形象的揭示了昏君佞臣不愿意察纳雅言的丑态。颈联,“桃李争畦分咫尺,松杉云冷避芳菲”,春日里浓艳的桃李不仅在色泽上争娇斗艳,而且为了脚下那一片土地也争斗不已,虽是咫尺之地,却也针锋相对,寸土不让;而那高耸直刺蓝天的青松翠杉早已远离那凡俗的龌龊争斗,栖身于清凉的云层里,不屑与那些红得发紫的花儿为伍。一“争”一“避”,两相对照,妍媸自现。奸臣权贵为争权夺利而尔虞我诈的险恶用心和丑恶嘴脸昭然若揭;正直高洁如松杉的忠臣义士那冰清玉洁超尘脱俗的情怀和品格跃然纸上。而借花写人,来得含蓄蕴藉,藏而不露,有所针砭,也是绵里藏针,意味隽永,因此值得品味咀嚼。尾联,“留春不稳销尘土,今日空沾客子衣。”前一句挽合首联,“留春不稳”正是“事已非”,正因为花开之时就已经是春意阑珊,想留住春,岂不是痴心妄想。而零落成泥,化为尘土便是落花的必然命运。纵使今日花香沾惹上了客子衣,又能怎么样?岂不是白费功夫。这是残春之花的自然写照,也是南明王朝昏君佞臣无所逃脱的必然结局。诗歌就这样以一种沉痛而悲苦的心情,借咏叹落花写人事的复杂,人心的险恶,国运的衰微。写得形象而贴切,写得意味深长而含而不露,写得含蓄蕴藉而耐人寻味。2015/6/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