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迁西县范xx、史xx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380547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迁西县范xx、史xx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记迁西县范xx、史xx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记迁西县范xx、史xx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记迁西县范xx、史xx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记迁西县范xx、史xx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迁西县范xx、史xx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迁西县范xx、史xx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迁西县范xx、史xx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记迁西县范xx、史xx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端午节过后,正是栗乡栗花怒放的时节,浓郁的花香弥漫在栗乡上空,好像在欢迎这位从四川灾区赶回的抗震英雄,同时也在传颂着这位共产党员和他妻子的先进事迹。范xx和史xx夫妇家住迁西县三屯营镇王寺峪村,夫妻二人都曾当过代课教师,在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了十几年。下岗后没有任何怨言,不等不靠自己创业,经过一番拼搏奋斗过着幸福的生活。夫妻二人都非常有爱心,谁有了困难那他们都主动帮助,作为共产党员的范xx,更是时刻不忘为党旗增辉。201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强震,震情非常严重,电视台对震后灾情进行了24小时的滚

2、动式报道。范xx,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看到电视上的报道,再也坐不住了。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去四川抗震救灾。这个想法萌生后他没有片刻的耽搁,马上和妻子史xx商量,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心思,语重心长的对丈夫说:“文军,我知道你的心思,放心去吧,我不会拖你的后退”。丈夫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工业滤布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地握住了妻子的手。妻子当即为丈夫筹集资金3万元,并和丈夫商量怎样去救灾。当范xx的好友王立春、王金东和管会军得知他要去救灾的消息后,也都积极要求一同前去。4人经过一番商量,决定于5月14日自费赶往重灾区之一的绵阳市安县秀水镇去送救灾物资。范xx出资3万元,连同其余三人共同筹集了1

3、0万元,购买了矿泉水、方便面、棉被、帐篷等救灾物资。又凑了14000元用于租车和路途的费用。经过50多个小时的星夜兼程,4人带着物资带着对灾区人民的爱来到了秀水镇灾区。到达以后,范xx一行人不顾长途赶路的疲惫,马上投入到当地的救灾工作中。搬货物、运物资、搭帐篷、护理伤员、清除废墟,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尽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丈夫去现场抗震救灾了,家里的妻子却时刻地牵挂着丈夫的安危。他能吃上一口热饭吗?能睡上一宿踏实觉吗?平时呆惯了的身子还能熬得住吗?惦念归惦念,有一点她非常清楚。现在国家有难,正是党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丈夫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又怎能不冲在前面为党和国家分忧,为灾区

4、人民解难?他深深地理解丈夫,同时又天天祈盼丈夫把救灾物资送到地震灾区后平安归来。丈夫去灾区现场救灾了,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以自己的方式为灾区奉献了爱心。在当地还没有提倡捐款时,听说唐山红十字会正在组织抗震救灾捐款,就马不停蹄地带着在迁西一中上学的儿子范大伟一起来到唐山红十字会,为灾区捐款1000元。5月21日在电视上看见县妇联号召全县人民献爱心的报道后,又带着一位朋友来到迁西县妇联,拿出1000元,又拿出200元替儿子捐上,将这1200元交到县妇联人员手中的时候,她说,咱们妇联号召捐款,我必须得响应。在她影响下,其朋友也在捐过一次(1000元)的情况下又捐款500元。没过几天,学校也开始号召

5、捐款,儿子范大伟又在学校捐款200元。用史xx的话说:我是一名党员的妻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按照当地救灾指挥部的要求,范xx等人几天后返回迁西。当他得知县委组织缴纳的抗震救灾“特殊党费”的事后,连家都没顾得上回,直接来到镇里又交纳了“特殊党费”5000元。此讯传开,附近的村民在范xx的带动下纷纷来到镇里捐款。四川余震不断,灾情时刻在发生。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场面,一双双无助的眼睛,让这个铁睁睁的汉子一次又一次热泪直流。5月22日,范xx再次踏上了赶往四川的道路。一路上他心里别无杂念,只想快点到达灾区。这次范xx来到了都江堰地区的抗震前线。在那里他护送灾民,照顾灾民,运送救灾物资,不肯浪费一分钟的时

6、间,而且忍饥挨饿,把节省下来的食品留给灾民。用当地指挥部对他的评价来说:“这个来自唐山的小伙子,话少,拼命”。更让人感动的是,范xx和团市委的“专家心里咨询队”取得联系,自己每天出资200元租车,为专家们顺利工作提供保障。“只要灾区需要,我愿最后一个撤离”。这是范xx在电话采访时有力而坚决的话语。丈夫奋战在抗震前线,家里的事可忙坏了妻子。由于从电视上看到灾区接二连三地发生余震,部分已经疏通的交通要道再次中断,许多灾区地区已形成堰塞湖险情,余震山体滑坡时刻威胁着救援人员和灾区人民的生命。史xx虽然很担心也很着急,滤布但她不能表现出来,还要抽时间去安慰年迈的公婆,白天忙里忙外,晚上一个人呆在家里,

7、她怎么也睡不着觉,她担心丈夫的安危,她真后悔当初没和丈夫一起去前线救灾。看电视报道灾情成为她每晚的必修课,累了睡了,流着眼泪醒了还看。她多么希望从电视里看到丈夫那熟悉的身影呀。6月15日,范xx这位义无反顾投身抗震救灾的普通共产党员回来了。妻子来接他时,看到他憔悴的样子她再也控制不住了,任激动的泪水湿润了双眼。当别人问起她为什么在这么做时,她铿锵有力地话语再次感染了我们。“我是一名党员的妻子,我要永远支持他为党为人民贡献力量。并且我也要以一名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范xx一家共捐款捐物5万余元。虽然他们捐款是有价的,可他们那份爱心却是无价的。我们也深

8、知,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爱心之花就永远不会凋谢。真地很想感谢范xx夫妇,因为他们带给灾区的不仅是我们唐山人民无私的爱,更是迁西人民的深情厚谊。“只要灾区需要,我愿最后一个撤离。”这是一名普通党员的心声,也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声。201X年6月24日附送:第 页 共 页记邮政支局优秀投递员先进事迹记邮政支局优秀投递员先进事迹记邮政支局优秀投递员先进事迹侯xx从北京参加完 全国邮政系统先进表彰大会 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获得的奖金中拿出3000元钱,在郧县南化塘镇建立了 侯xx温馨邮路基金 。这项基金专门用于帮助邮路上的贫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一个善良的好信使 1991年,18岁的侯xx

9、初中毕业。他一心想离开农村,在社会上独自闯出一番天地。在父亲再三劝说下,他极不情愿地接过了老人家的一个邮包和一双解放鞋,踏上了邮路,开始了他的投递员生涯。 南化塘镇是郧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镇。在侯xx负责投递的三条邮路上,总共有15座山、17条河、225个投递点,服务人口两万余人。每次出班,侯xx都是背着30公斤重的邮包,跋山涉水,风雨无阻。16年来,他没有错投、误投、丢失过一封邮件,村民们都说,侯xx是一个好信使,值得信赖。有的村民还为他送去两只汉白玉雕刻的信鸽,表示感谢。 当被问到 你为什么能在漫长而枯燥的邮路上坚持下来 时,心地善良的侯xx回答:是乡亲们渴望外界信息的眼神,和他们中的一

10、些人贫困的生活状况,时常触动我,使我渐渐打消了 放弃投递员这个苦差事 的念头,下决心建一条 温馨邮路 ,改变乡亲们的生活。 一次与贫困生的巧遇 201X年7月的一天,阴雨连绵,侯xx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投递邮件。经过磊石河村时,车子要上一个泥泞的坡。侯xx吃力地推着车往上走,几乎推不动时,突然感觉车身轻了不少,回头一看,一个衣衫破旧的小男孩儿正在使劲地帮助他推车。 这个男孩儿给侯xx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通过向乡亲打听,侯xx得知,男孩儿叫李德利,是镇中学的学生。他家境贫寒,爷爷、奶奶年迈体弱,父母长年多病,李德利随时面临着辍学。 窘迫的家境却有着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侯xx被深深地打动了。他

11、买了学习用品和衣服,送到李德利家中,叮嘱他要好好学习。从那之后,候强每次出班路过他家附近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李德利家多望一眼,心中总有些放不下的感觉。新学期开学时,父母没有钱交学费,李德利不得不辍学在家。侯xx听说后,立即骑车赶到他家,送去了学费。 今年春天,侯xx主动找到学校,正式把李德利确定为长期帮扶对象。李德利的生活有了保障,学习成绩迅速上升,成为班上的优等生。侯xx也经常在投递途中来到学校,向班主任了解李德利的学习情况,并且会当面夸奖他几句。每次听到表扬,李德利都会露出甜甜的微笑。 4年中,像李德利这样的贫困学生,侯xx一共资助了4名。 一块科技实验田的故事 磊石河村有一块醒目的牌子,

12、上面写着:邮政服务 三农 科技实验田。责任人:侯xx。 这块 三农 实验田的面积近两亩,主人叫计有才,今年53岁。他的妻子患有重病,长年卧床不起,子女又都不在身边。连续几年,工业滤布计有才因买不起良种和化肥,自己又缺乏种植技术,同样的地,他的收成却不足别人的三分之一,计有才时常眉头紧锁。 近几年,党中央持续关注 三农 问题,邮政积极响应号召,利用广阔的网络优势展开服务 三农 工作,侯xx更是雄心勃勃。去年,他竖起了牌子,表明了要利用这块实验田帮助计有才全家脱贫致富的决心。选种、选苗、买肥、施肥 侯xx承担起了他家大部分农活儿。 为了深入了解科技知识,熟练掌握种植技术,只要一有时间,侯xx就埋头

13、钻研。每次出班回来路过 实验田 ,他还叫着计有才到田里仔细观察,发现病虫害及时对症下药。 就这样,侯xx与计有才起早贪黑,耕耘着希望。天道酬勤,到了收获的季节,计有才当年收入千元。拿到钞票时,计有才展开了眉头,露出了笑容。 科技实验田能致富的消息迅速传开,滤布村民们陆续找到侯xx,请教种植方法。侯xx毫无保留地将掌握的技术传授给了大家。 一片服务 三农 的艳阳天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南化塘镇的村民需要购物时都要跑到山外面,费时费力。虽然侯xx有时可以顺路帮他们带回一些东西,但仍是杯水车薪。 后来,国家有了服务 三农 的优惠政策。侯xx抓住时机,从201X年开始,率先在邮路上建立起了9个 邮政

14、三农 服务站 ,为村民配送物品。 给村民配送物品时,侯xx从不盲目,一定要是最符合村民需要的,他才着手准备。侯xx还自费印制了1000余份宣传资料,向村民详细介绍邮政配送物品的价格、性能、使用方法等,有的放矢地拓展业务范围。在正常配送的基础上,每当村民有特殊需求时,打一个电话,侯xx就会及时送货上门。 目前,南化塘镇80%以上的消费品都是来自侯xx设立的 三农 服务站 。在9个 三农 服务站 中,有5个已经被评为 县级邮政精品服务站 。磊石河村 三农 服务站 今年还被评为 市级邮政精品服务站 。3年来, 三农 服务站 的销售金额达到12.1万元,为当地村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为邮政服务 三农 撑起了一片艳阳天。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